“洗马”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官职?

诗词漫游有能力 2025-04-23 11:17:46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在高中语文课本《陈情表》一文中,李密写到晋武帝下诏授予他“洗马”的官职,但因为想要留在家乡照料与自己相依为命的祖母,他向皇上呈上此表“辞不就职”。

那么,这个被李密拒绝了的“洗马”,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官职?

“洗马”是洗马的吗?

“洗马”一词,最早出自战国时左丘明所著的《国语》:“勾践为夫差先马,先或作洗也。”

春秋吴越争霸,越国战败,国君勾践被俘,给吴王夫差当了几年任由驱使的马夫。但这时的“洗马”不能算作官职,只是奴仆。

“洗马”成为一个正式的官职,最早是在秦朝。

“太子出,则当直,一人在前导威仪,盖洗马之义也。”

太子出巡时,在队伍最前面充当先导、以示太子威仪的人,就是“洗马”,又称“先马”,即在马前驱使之意。

秦朝时,太子洗马一年的俸禄为六百石,与郡丞、县令等官职相当,并且能被选为洗马的人,都是当时的世家子弟。

汉初,太子洗马的任命采用任子制,即任用世家或官家子弟为官。洗马作为太子的属官出现,具有辅佐太子政事的职责。

在汉朝时,“太子洗马”是太子太傅或少傅的下属,一共十六人,官阶相当于在宫中负责传达使命等的“谒者”,多是从卿大夫世家或是“吏二千石”子弟中选拔,一定程度上延续了秦朝的传统。

而到了魏晋时期,洗马这一职位的名额变为八人,新增了“典文书”的工作,相当于东宫秘书。

隋唐时设“司经局洗马”,隶属于东宫,置四人,官阶为从五品下,为掌管书籍的官员。

唐《六典》中记载:“洗马掌四库图籍缮写刊缉之事,立正本、副本,以备供进。凡天下之图书上于东宫者,皆受而藏之。”可见,当时洗马的职责相当于太子的秘书长。

此后历朝历代皆有沿袭,直到清朝,洗马不再是太子属官,但仍保留了这一官名,隶属于管理皇子内务的詹事府。

满、汉各置一人,掌经籍、典制、图书刊刻的收藏,其汉员兼翰林院修撰衔,为从五品官。

直到清末,随着詹事府的裁撤,洗马这一官职也被废除。

被误解的“洗马”日常

作为官名时,洗不读xǐ,而读xiǎn。由于洗(xiǎn)马和洗(xǐ)马形同,常有人开玩笑说“洗马”是洗马的官。

明朝成化年间,时任洗马的杨守陈请假回乡,舟车劳顿之后,晚上住在了专供官员夜宿换马的驿站。

驿站的长官驿丞见杨守陈没有什么架子,衣着朴素,不免有些看轻他,随口问道:“你在做什么官呀?”

杨守陈答道:“我在做洗马官。”

驿丞又问:“那你一天洗几匹马呀?”

杨守陈不怒反笑,决定逗逗这个连官职也弄不清楚的驿丞:“没有一个具体的定数,心下高兴就多洗几匹,累了就少洗几匹。”

这时,一个监察御史过来向杨守陈行礼, 这下把驿丞吓坏了,连连道歉请罪,称自己有眼不识泰山。

靠近皇权中心

太子洗马官阶虽不高,不如太子中庶子、太子中舍人那样,在制度设计中便是皇太子的亲密陪臣,但在实际的东宫生活中,太子洗马仍然可以与皇太子保持比较密切的关系。

历史上有不少名人都曾做过洗马。

比如西汉的汲黯(jí àn)。

《汉书·汲黯传》载:“至黯十世,世为卿大夫,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严见惮。”从中可以看出汲黯显赫的家世。

汲黯陪伴汉武帝刘彻度过了太子时期,在刘彻登基后,因为深得其信任,汲黯多次被授以要职,最终位列九卿,被汉武帝称为“社稷之臣”。

还有唐朝的著名宰相魏征,曾经给太子李建成当过洗马,在当时才华便有所显露。

玄武门政变之后,李世民听说魏征以前经常劝谏李建成把他安排到别的地方去,便问魏征:“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

魏征回答说:“太子要是按照我说的去做,就没有今日之祸了。”

李世民见魏征说话直爽,没有丝毫隐瞒,认为他“昔在东宫,尽心所事,当时诚亦可恶。我能拔擢用之,以至今日,足为无愧古人”,便重用了他,最终成就一代名相。

0 阅读:1

诗词漫游有能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