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的党委书记吴金印,今年已经82岁高龄了。
几十年来,他始终扎根在他热爱的土地上,多次婉拒了晋升的机会。
已至耄耋之年的他,如今依旧坚守在岗位上。
造田解决温饱问题1966年,吴金印主动请缨要前往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工作。
于是,24岁的他就被分配到了太行山腹地有名的穷山沟——狮豹头公社。
狮豹头公社的群众们,九成以上都还依赖着国家的统销粮和救济来维持生计。
一遇上干旱,不要说粮食,就连基本的饮水都是奢望。
在靳庄村深入调研时,吴金印亲眼目睹了村民们生活的艰辛。
清汤寡水的饭菜,满是补丁的衣裳,无一不触动着吴金印的心。
他暗自发誓,一定要让这片山区摆脱贫穷。
吴金印出生在河南一个农民家庭。
他深知,这片养育了他的土地对于农民而言,是无可替代的宝贵财富。
在那个物质匮乏、饥荒频发的年代,解决村民的温饱问题成了他最迫切的使命。
面对当地土地稀缺的困境,吴金印大胆提出了削山造梯田、闸沟造地的计划。
在狮豹头乡任职期间,吴金印带领村民利用农闲时间,在河沟里搞券洞造田。
开凿山洞、修筑水库、架设桥梁,修建明渠和暗渠……
这些工程不仅显著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更让荒沟变成了良田,秃山披上了绿装。
在吴金印的领导下,共计造地2400亩,粮食产量也飞跃式增长。
狮豹头公社从依赖统销粮的困境中走了出来,开始为国家贡献爱国粮。
吴金印的努力,给当地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善。
他们终于吃上了梦寐以求的白蒸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份笑容,是给吴金印的最好回报。
1987年深秋,吴金印赴任唐庄镇党委书记。
唐庄镇地形复杂,人多地少的困境,像一座大山,压得当地群众喘不过气来。
吴金印将自己之前在狮豹头乡积累的造地经验,运用到了唐庄镇。
两年的时间,他带领村民们在后山沟、十里沟等原本荒芜的土地上,开垦出了2000多亩良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09年在唐庄镇开工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
这对于本就人多地少的唐庄镇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面对这一难题,吴金印再次展现了他的智慧。
他利用工程的剩余土进行闸沟造田,新造出了1810亩耕地,比工程占地还多出了近400亩。
这些新生的土地,被用来安置因工程搬迁的村民。
人均达到了1亩多,让他们的生活有了新的保障。
这一创举,被当地百姓称为“吴氏造地法”。
在吴金印的带领下,唐庄镇的面貌早已大变样。
几十年来,他坚持不懈的造地,使得唐庄镇新增耕地达到了1.8万亩。
昔日的贫困之地,如今已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田地。
造地要投入不少的人力和财力,面对外界的质疑与不解,吴金印总是坚定地回应:
“造地不仅能够解决当前的贫困问题,更能够为子孙万代留下宝贵的财富。”
工业引领经济飞跃吴金印是农民出身,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
但他也明白,造田可以解决温饱,可要想让百姓钱包鼓起来,就必须走出一条工业发展的道路。
唐庄镇是吴金印掌舵时间最长的地方,他深知这片土地所蕴含的潜力。
通过对当地资源的深入调研,吴金印为唐庄镇的未来描绘了清晰的蓝图:
农业生产多样化,工业发展置于核心。
唐庄镇的西部是一片山区,除了石头以外,什么都没有。
鉴于此,吴金印采取了“靠山吃山”的务实策略。
为了开发这片资源,他首先着手解决了基础设施问题。
修建了水泥路,架起了高压线,为涉石企业的创办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他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群众积极投身到涉石企业的创办中来。
在吴金印的推动下,沉寂多年的荒山沟变得热闹非凡。
一座座石厂、石灰窑和采石场拔地而起,年产值高达1亿多元。
1998年,吴金印受邀前往广东进行参观学习。
这一次参观,开阔了吴金印的眼界。
从广东归来后,吴金印的心中充满了新的想法与激情。
他决心筹建一个工业园区,以此作为推动唐庄经济腾飞的引擎。
为了这个大胆的创新举措,唐庄镇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精力。
十余年的时间,就先后引来了包括百威啤酒、北新建材等40多家上市企业。
这些企业的到来,为唐庄带来了经济的繁荣。
百威英博啤酒集团择址唐庄,不仅是因为该地环境与基础设施齐全。
更重要的是,吴金印的不懈努力与真诚深深打动了他们。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领导者,什么是真正的为民服务。
在人生的耄耋之年,多数人会选择颐养天年。
然而对于82岁的吴金印来说,每一天都充满了斗志。
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但吴金印的工作热情仍然很高。
很多时候,他比年轻人还有精神。
在调研的现场,他总是脚下生风。
他思路清晰,对各项政策都了如指掌。
他几十年如一日地每天早晨6点起床,半夜睡不着就起来读书、整理工作笔记。
在吴金印的带领下,唐庄镇人民的生活日益富裕,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美丽的景色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访客。
在吴金印看来,唐庄镇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相比发达乡镇,还有不小的差距。
许多计划尚未完全落实,让他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因此,他觉得自己必须更加珍惜时间努力工作,才算对得起党和群众的信任。
他将自己比作发挥余热的“夕阳红”,还要为唐庄镇的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1]张全景.太行公仆吴金印[N].河南日报,2019-09-26(033).
[2]乡镇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吴金印[J].党建研究,2019,(02):65.
[3]一楠.吴金印:“群众支持就有底气”[J].劳动保障世界,2019,(0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