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的一天,毛主席如往常一样批阅文件,当时秘书给主席送来一封信,这封信是一个名叫陈掖贤的人写来的。
毛主席看完信后,十分震怒。因为这个陈掖贤这封以《忆秦娥》词牌填词的书信,实则是一封带有讽刺信的书信。
陈掖贤
工作人员不知道发生了何事,直到毛主席递过书信,他们看后也皱起了眉头:此人确实太胆大了!
随后,毛主席询问道:这个陈掖贤是何人?
可当工作人员说出陈掖贤母亲身份时,毛主席的怒火一下降了下来,陷入了沉默。
当工作人员询问:该当如何处置时,毛主席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话,最终陈掖贤没有受到追究。
这不禁让我们产生了好奇,这个陈掖贤是何人,为何突然写一封讽刺信给毛主席?他的母亲又是谁?为何毛主席在得知其母亲身份后,原本感到愤怒的他,陷入了沉默,最后又说了什么,最终没有追责于陈掖贤?
陈掖贤给毛主席写信
1960年,正是国家经济较为困难的时期,陈掖贤作为教师,当时工资虽增加了不少,但由于他自己不能够合理分配使用,到了月底总是没有饭钱。
眼前的这一切遭遇,让陈掖贤感到忧虑和痛苦。而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可以说是直接导致他写信给毛主席的导火索。
1960年秋天,父亲陈达邦,得知陈掖贤生活状况后,便领他到政协礼堂餐厅用一种餐券,吃了一顿“红烧狮子头”。
这一顿饭,让他思想上起了很大波动,理想主义的陈掖贤认为:这种“优待”,那是党没有和人民群众一起渡过难关,而自己也享受了“特权”。
此后想到在街上遇到的忍饥挨饿的百姓,再想想那用餐券兑换来的“红烧狮子头”,以及自己作为烈士后代,住在中南海,同众多国家高层领导人的子女一样享受优厚待遇。
这种反差,让他痛苦不已,心里越来越苦恼。
有一次,有同学邀他去跳舞,他说:“外面那么多人缺吃少穿,哪有心思跳舞?”
在这后不久,家乡又传来饿死人的消息,陈掖贤终于忍不住了。他提笔给写信,提出了饿死人的事情和时期所作出的一些失误决策,还把人民生活艰苦的情况以《忆秦娥》词牌填词,写下了那封带有讽刺意味的信。
因住在中南海,陈掖贤找人直接送到了毛主席那里。
这才有了开头发生的那一幕,毛主席看后,十分震怒。询问这个陈掖贤是何人,一旁的工作人员如实回答:他是赵一曼的儿子。
听到赵一曼这个名字,原本心情很不好的毛主席,陷入了沉默......
陈掖贤就是宁儿
陈掖贤,正是抗日女英雄,“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之子。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23年冬,18岁的赵一曼勇敢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6年,加入共产党,并担任共青团地委妇女委员、宜宾妇联和学联党团书记。
1927年,白色恐怖盛行,我党不少人士遭遇不测。党中央为了保存和发展党的队伍,组织大批青年干部,前往苏联学习,赵一曼也在其中。
在这期间,赵一曼结识了有着共同革命目标的陈达邦,因为志同道合,在接触中,两人相知相爱,在苏联期间经党组织批准,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1928年,国内白色恐怖愈发严重,我党地下成员受到很大的创伤,此时组织急需优秀干部投身地下工作,尤其是女干部。
得知此情况的赵一曼,当时已有5个月的身孕了,一边关乎孩子的安危,一边是党的革命事业,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的赵一曼,最终决定回国投身革命。
陈达邦在《忆一曼》的回忆录里记载过这件事情:当赵一曼将自己想法告知陈达邦时,陈达邦考虑其安危,建议生下小孩再回去。但被赵一曼拒绝。并且以求学为重,拒绝了陈达邦回国照顾她的请求。
赵一曼毅然回国,1928年年底,她被委派到宜昌从事地下工作。
初到宜昌,人地生疏,日子可想而知有多艰难。而她肚里的孩子,也正是在这艰难的环境里生下来的。
赵一曼看着孩子,心里有很多愧疚,为期望儿子将来可以“安宁无事”,为此,取名为宁儿。此后几年,赵一曼一直带着儿子颠沛流离,辗转南昌、九江、上海,从事秘密工作。在这期间,可谓是受尽苦楚。
她领着儿子讨过饭,被敌人追捕过,也曾在儿子脖颈上套过草圈,佯装成沿街卖子的穷妇,期间的经历绝不是“艰难困苦”几个字所能道尽的。
所幸的是,一路走来,有惊无险。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蓄意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
党中央为了加强东北的抗日斗争,决定派一批干部去那里工作,赵一曼要求前往,可看着身边乖巧懂事的宁儿,她有了后顾之忧:此去东北,定是凶险万分,带着宁儿显然不切实际,该怎么办?
赵一曼找到丈夫的妹妹陈琮英商量,表明了自己的想法,说自己决定将宁儿留下。最终一合计,决定将孩子送到其伯父陈岳云家。
因为她们考虑到陈岳云没有孩子,而且经济条件也好,宁儿放在他那里,生活有保障,也更安全些。
想到即将要和孩子离别,赵一曼心如刀割,但国将不国何以为家。是为了党的事业,为了革命工作,也为了宁儿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他暗自告诉自己:一定要把宁儿送出去。
为了有个念想,次日,赵一曼抱着宁儿坐在高背藤椅上照下了那种照片,然后和陈琮英一起将宁儿送到武汉。
赵一曼和儿子合照
然而她们将宁儿送到陈岳云家时,发现他们对于宁儿的到来,似乎并不高兴,尤其是嫂子,一直板着脸。
赵一曼作为母亲,将这一切自然看在眼里,她虽预感将儿子留在这个,他的日子并不会好过,几次要抱着宁儿返回,可眼前的革命形势和环境,根本不允许她这么去做。
赵一曼只得在哥嫂面前,渴求他们帮忙照顾,说尽了各种感激的话语,最终硬着心肠,流着泪,离开了向她哭着扑来的宁儿,奔赴东北抗日。
赵一曼英勇就义
临出发去东北时,赵一曼思念儿子心切,时常看着照片悲伤流泪。之后她意识到带着这样的心情去东北抗日打仗,显然是不行的。
为了减少对儿子的思念,她将那种自己和儿子的合照,寄给了在四川宜宾的好友郑双壁,并嘱咐道:日后有机会,请将此照片转交给二姐李坤杰。
此后,赵一曼开赴东北,也是在这时,她化身赵一曼,在东北致力于抗日救亡行动。
赵一曼作战英勇,巾帼不让须眉。1933年,曾率领200人的游击队员击溃了伪自卫团五百余人,击毙日伪团长。后出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
她领导的游击队接连让日伪军受创,敌人惊恐地称她为“手持双枪、红装白马的密林女王”。
然而在刀刃上游走的她,意外还是在不久后降临了。
1935年11月,在一次与日军作战的过程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撤退,腿部不幸中弹,因失血过多昏迷,后被日军俘虏。
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便连夜对其进行了审讯。
在狱中,无论日本人动用哪种酷刑,她都没有吐露任何信息。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罪行。
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痛得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
“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
1935年12月13日,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还想从她口中获取重要口供,为此,将她送往医院监视治疗。
住院期间,赵一曼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两人在赵一曼的影响下,受到教育,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
1936年6月28日,在董宪勋与韩勇义的帮助下,赵一曼逃出敌营。
可不幸的是,2天后,伤势稍有好转的赵一曼就急着赶往抗日游击区,不料在途中遭遇前来搜捕的日军,再次被捕。
之后,日军直接将赵一曼带回哈尔滨审问,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电刑等酷刑,企图从她口中得到有用的情报,但赵一曼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
日军恼羞成怒,最终将她送回珠河县,准备将其处死“示众”,以儆效尤。
在英勇就义前,赵一曼给儿子留下了那封载入史册的家书: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遗书片段
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思念与愧疚。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英勇就义,年仅31岁
陈掖贤的结局
与此同时,她的宁儿寄宿在陈家后,取名为陈掖贤。此后一直生活在伯父家。
事实如赵一曼所料,陈岳云夫妇并没有给他多少爱,在陈掖贤成长期间,常常挨打受骂,可以说这段经历给他带去了很大的影响,导致他性格孤僻。
这样压抑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42年,父亲陈达邦从国外回到武汉,陈掖贤这才从父亲那里得到一些温暖。
也从那时起,父亲和他一起,丈夫寻找爱妻,儿子寻找母亲。一直找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没有下落。
而事实上,母亲赵一曼的名声,陈掖贤早有所闻。
在1951年的时候,电影《赵一曼》上映,陈掖贤很喜欢这部电影,对电影中的英雄赵一曼很是敬佩,然而为他所不知道的是,电影的中的赵一曼正是他他日夜思念的母亲!
在这些年里,赵一曼的二姐李坤杰也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幺妹李坤泰。一天,郑双璧将一张两寸大的照片递到李坤杰手里。
她一看,顿时热泪盈眶,抱着孩子的就是她的幺妹。
后来,李坤杰通过四川省监察委员江子能先生去北京开会的机会,从何成湘那里打听到赵一曼是四川宜宾人。
李坤杰这时猜测赵一曼很可能就是自己的妹妹李坤泰。
事实也是如此,之后在日伪档案的卷宗里再次验证了照片中的赵一曼就是幺妹李坤泰。
因为在日伪档案里,记载了赵一曼被捕后的全部情况,里面还有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躺着一个受重伤的女人,显得很痛苦,她和在上海抱着孩子照的那张照片一模一样。
在证实之后,李坤杰又打听到了陈琮英(任弼时的爱人)正是是幺妹的小姑子,同时也就打听到了幺妹的爱人陈达邦在北京国家机关工作,儿子陈掖贤在人民大学念书。
李坤杰很快和他们取得联系,并将这一切告知了陈掖贤。
陈掖贤这才确定自己的母亲正是抗日英雄赵一曼。
在知道母亲的全部身世后,陈掖贤为母亲的伟大而骄傲、自豪。陈掖贤捧着那两张母亲的照片,失声喊着:“妈妈!妈妈!.......”
1955年,陈掖贤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工业学院任教。当政府通知他去领赵一曼的抚恤金时,他拒绝了。
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陈掖贤被分配到北京工业学校,任政治课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或许是继承了革命者的因子,陈掖贤把平等、公平看得很重。加之小时候一直在压抑的环境中成长,内心对于那些穷苦百姓有着一份同理心,作为理想主义的陈掖贤,一心想着为百姓发声。这才冒天下之大不韪,给毛主席写下了那封信。
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在看完那封信后,也觉得事情很严重,便问毛主席当如何处置?
毛主席点了一支烟,深吸了一口,感慨的说道:他也是个可怜的孩子!
无疑,毛主席在得知其母亲身份后,感念于陈掖贤是烈士之后,也知道陈掖贤一路过来,遭受过不少苦难。
为此,毛主席最终将其写此信,归咎于年少轻狂,表示不要再追究此事了。
可陈掖贤这些性格上的缺陷,其实早已注定了他的结局。
后来,他父亲陈达邦被康生等人诬陷打倒,陈掖贤百思不得其解,多次提笔写信为父亲申辩,但都未能得到回应。他心里的痛苦不已。
尽管,组织在此后对他多有帮助,然而最终他还是在1982年8月,选择了自缢身亡。
对于陈掖贤为何在1982年自缢,也成为了一个争论。
据陈掖贤的同事袁宝珊回忆,早在1961年春天,北京工业学校党委就察觉了陈掖贤的情绪变化,那段时间,他一直陷入苦闷之中。
当时党委还担心他患了精神忧郁症,给他安排治疗。经诊断后,医生要求住院治疗,陈掖贤在医院轻症病房里住了几个月。
1969年6月,北京工业学校被解散,与精密机械研究所组成第六机床厂,陈掖贤成为了第六机床厂的一名员工。
在此期间,陈掖贤的心情更加郁闷,每天低头上下班,很少与人交谈。加之那时,陈掖贤的爱人经常住院,导致家里经济更加拮据。生活也一直浑浑噩噩。
1974年秋,陈掖贤因为没钱吃饭,饿了4、5天,晕倒在了住处,所幸同事们及时发现,将其送医院抢救。
1981年,在机电院领导的对照顾下,陈掖贤生活改善了不少,然而在第二年,悲剧还是发生了,陈掖贤选择了自缢身亡。
作为烈士之后,陈掖贤受到了组织的照顾,但他并没有很好地为自己创造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这无疑是令人感到痛惜的。
但对于赵一曼这样的国家英雄,国家和人民一直都铭记于心。
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电影《我的母亲赵一曼》上映。这部影片从一个儿子的视角,追忆了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牺牲前的那段故事。
展现了一个年轻美丽的女性,受着人世间难以想象的非人摧残,在痛苦万状中幻见心爱的儿子。穷凶极恶的日寇,最后动用了极其残忍的电刑,她发出撕心裂肺的呼喊,但决不叛变革命。
时代需要英雄,而对于英雄,毛主席向来是比较推崇的,这也是为何毛主席在看到了陈掖贤写去的那封带有讽刺的信件后,还是选择了包容。
就如袁宝珊说的那样:陈掖贤的一生确实是个悲剧,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历史的悲剧。当然,陈掖贤性格方面的缺陷,也是他个人走向悲剧的原因之一。
不知道大家对此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