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创业避坑指南:他用亲身经历告诉你,模型底座不可行!

易论AI 2025-04-18 20:33:14

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氦川科技创始人蒋俊。

本文对蒋俊分享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提炼,如果想与蒋俊这样优秀的AI时代一线推进创新创业实践的超级个体/创业者们交流,欢迎关注我们的交流活动。

以下是部分交流内容,enjoy~

他曾在大厂呼风唤雨,也曾在AI四小龙经历过山车般的起伏。他曾眼见「安防市场崩塌一百倍」,也曾预言「基座模型的商业模式不可行」。如今,他再次All in AI,誓要在「智能体」时代,带领北大联盟的创业者们,打出一片新天地。

他是谁?他究竟有何过人之处?他又将如何实现他的宏伟蓝图?让我们一起走进蒋老师的AI创业世界。

### 弃大厂,逐浪潮:从安防到AI的华丽转身

易小姐:蒋老师您好,您早年从英特尔、IBM等大厂起步,之后又加入AI四小龙,是什么契机让您决定all in人工智能的呢?

蒋老师:说来话长。我北大毕业后在英特尔实习,发现写程序的人太多了,觉得自己卷不过他们。后来去了IBM做销售,之后又去了华为、科达等公司。

每次选择,我都是在「势能最高点」的时候离开。06年外企最火,我跳到华为;华为刚起势,我又去了安防公司。我的原则是,不要等到势头下去再走,要一直在追逐新的浪潮。

真正让我下定决心拥抱AI的,是在安防领域的一次经历。当时是2015年底,我们去新疆做了一次测试。在我的行业内,13、14、15年的时候,人工智能在我们行业里边是什么?是骗子!谁跟你聊人工智能,那时候我一定是个骗子!

但那次测试,一家北京公司做到了98%的准确率,另一家做到了99%,完全碾压!我当时就觉得,人工智能真的要来了,要改变这个行业了。所以我就决定「all in人工智能」。

易小姐:您当时加入的“AI四小龙”是哪几家呢?

蒋老师:这个行业里大家都知道,就不点名了。但我可以说的是,当时我把市面上所有做AI的公司都跑了一遍,最后选择了依图科技。依图给我的感觉很不一样,他们的创始人都是科学家,但又很有商业气质。我当时就觉得,这家公司能做成事。

### 狂飙突进与断崖式下跌:AI创业的冰与火之歌

易小姐:加入AI四小龙后,发展如何呢?

蒋老师:在依图的三年,我们经历了「蒙眼狂奔」。那时候人工智能第一次展现出巨大的威力,我们的业务以每年600%的速度增长,三年时间,公司估值从一两个亿变成了200亿。

但好景不长。18年左右,我们遇到了增长瓶颈。更可怕的是,我们发现了一个更致命的问题:「基座模型的商业模式不可行」。

在四小龙的时候,安防市场整个崩塌了一百倍,把几千亿的市场崩塌了,变成了可能只有10亿的市场。大家都在赔钱,巨亏!这让我意识到,如果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只会重蹈覆辙。

易小姐:那您当时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蒋老师:原因很简单,AI的底层技术,大家都能做,同质化太严重了。这就好比大家都在卖药方,药效都差不多,价格自然就下来了。

而且AI这个行业有个特点,它需要不断地投入研发,不断地烧钱。一旦遇到瓶颈,或者方向错了,之前的投入就全打水漂了。

### 智能体:中国AI弯道超车的终极武器?

易小姐:面对这样的困境,您是如何思考的?又是如何找到新的方向的呢?

蒋老师:我一直在思考,AI的未来在哪里?如何才能让中国的AI超越美国?我发现,美国在AI底层技术上遥遥领先,我们很难在短期内赶上。但是,在应用层面,我们有巨大的机会。

于是,我把目光投向了「智能体」。我认为,智能体是AI赋能千行百业的关键。大模型只是一个求概率的对话系统,它本身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给它加上一层“壳”,加上长期记忆、逻辑思维和使用工具的能力,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

易小姐:那您是如何定义“智能体”的呢?

蒋老师:其实准确点说是人工智能的两个核心技术的叠加,什么叫叠加呢?人工智能最早的一派是这个专家系统和符号主义。还有一派是数学学派,他把超多的数据在打砸完之后,它之后完成了就暴力美学。恰好现在和之前两派结合起来之前他是研究专家系统研究什么之类,他可能会有漏洞,对不对他现在大底座插在那边他的漏洞大模型帮他解决了。

所以说他的东西做的越强大大模型越强大,那整个的专家系统和大模型系统结合的这个系统就有效跟它原来不可行呀。

易小姐:所以您all in 智能体的底气是什么?

蒋老师:我的底气在于,我找到了一个独特的切入点——「城市智能体」。

城市里的每一个路灯、每一辆环卫车、每一个垃圾桶,都可以是一个智能体。通过将这些智能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就可以实现对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

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商业模式的创新。通过打造一个开放的智能体平台,吸引各行各业的企业加入,共同构建一个繁荣的AI生态。

我认为有机会在1年的13年的时间里面翻一千倍,做到独角兽,这个是能做的。

易小姐:您的目标是宏伟的,那么您打算如何实现呢?

蒋老师:首先,我要打造一个「智能体底座」,把城市里传统的软件都变成智能体,插在这个底座上。然后,我要团结各行各业的企业,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共同创新。

更重要的是,我要培养上万名懂AI的工程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智能体应用到各个领域。

### 北大联盟:中国AI的“复兴”之路

易小姐:您提到了“团结”,您是如何团结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智能体发展的呢?

蒋老师:我深知,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所以我发起了「北大联盟」,把北大的企业家们聚集起来,共同打造中国AI的未来。

在2.0时代清华的这个投资人清华派系的人,其实在整个新时代是特别疯狂的。他们集合了投资人集合了原来的一些老的这个他们自己的这个校友企业,然后集合了所有这个学校里的这些院士教授,然后这些都做成了之后,那么媒体自然现在倾斜地方政府自然支持,那它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虹吸效应。

所以我也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光是北大,后面还要团结所有各个领域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易小姐:最后一个问题,您对未来AI创业者有什么建议?

蒋老师:我的建议是,跟着我!哈哈哈,开个玩笑。

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不要盲目跟风。要深入了解行业的需求,把AI技术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更重要的是,要团结合作,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

编者按:蒋老师的创业故事,是一部中国AI发展史的缩影。从最初的摸索,到狂飙突进,再到断崖式下跌,他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考验。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一直在寻找新的方向。如今,他all in智能体,带领北大联盟的创业者们,再次踏上征程。他的目标是宏伟的,他的道路是艰辛的。但他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因为,他代表着中国AI的未来。

0 阅读:0

易论AI

简介:深挖100个AI创业逆袭故事,AI公司创始人,还在披荆斩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