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亲王:清初8铁帽子王中最尴尬的一个,非嫡妻所生,不配享太庙

雍亲王府王妃 2024-08-18 14:29:09

1636年皇太极正式登基称帝,将国号“后金”改为“大清”,效仿明朝正式颁布封爵制度。这年四月,皇太极将自己的兄弟子侄们,按照军功册封爵位:

二哥代善(太祖嫡次子,大妃哈哈纳扎青所生)被封和硕礼亲王;

皇太极得到象征皇权的制诰之宝,决定登基

堂弟济尔哈朗(叔叔舒尔哈齐第六子,其生母为乌拉部贝勒布占泰的女儿)被封和硕郑亲王

十四弟多尔衮(太祖第十四子,生母为大妃阿巴亥)被封和硕睿亲王

十五弟多铎(多尔衮同母弟)被封和硕豫亲王

长子豪格(皇太极继妃纳喇氏所生)被封和硕肃亲王

岳托(生母为代善发妻李佳氏)被封和硕成亲王

十弟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兄)被封多罗英郡王

侄儿杜度(太祖嫡长子褚英之子)被封为多罗安平贝勒

七哥阿巴泰(太祖侧福晋所生的庶子)被封多罗绕余贝勒

此次皇太极一共封了六位亲王、一位郡王、两位贝勒,这次分封爵位基本上奠定了满清两百多年历史上存在的铁帽子王的基础。

顺治帝年仅6岁登基

崇德八年顺治帝登基后,郑亲王济尔哈朗与睿亲王多尔衮被封为辅政叔王,阿济格晋封为亲王,岳托的儿子罗洛宏被晋封为多罗衍禧郡王,而皇太极第五子、侧妃所生庶子硕塞被封为多罗承泽郡王;顺治八年,硕塞凭战功被晋封为和硕承泽亲王。

此时清朝已经先后两次大封王爵,但是也没有明确地确定这些爵位就是世袭罔替的爵位,之后这些爵位有的被削爵,比如英亲王阿济格;有的被降爵,比如成亲王岳托;有的则是被改爵,比如礼亲王代善,其孙杰书承袭的是康亲王爵位;再比如和硕承泽亲硕塞,其子博果铎承袭的是庄亲王爵位。所以这些爵位在传承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制度化。

一直到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在恢复多尔衮睿亲王爵位时,恢复了诸王最初的封号,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世袭罔替的制度终于明确下来,如此也便有了“八大铁帽子王”的俗称。

在这八大铁帽子王爵位中,有一个爵位是十分尴尬的:

非嫡妻所生

不配享太庙

如此便可见其地位

其功绩声望也远在另外七王之下,就像是一个凑数的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爵位一样。

八大铁帽子王

这个爵位便是和硕庄亲王(承泽亲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01始于皇太极庶五子

在康熙皇帝之前,不管是太祖皇帝努尔哈赤还是太宗皇帝皇太极在时,都是只有嫡子才有继承皇位(汗位)的资格。比如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病逝后,真正有资格继承汗位的便太祖嫡次子代善、嫡五子莽古尔泰兄弟二人、嫡八子皇太极、嫡十五子多尔衮兄弟三人,至于太祖其他的儿子全部都是庶子,不仅没有继承汗位的资格,而且其建功立业的机会也较少;

再比如崇德八年皇太极病逝时,皇太极的儿子中,真正有资格继承皇位的除了肃亲王豪格(皇太极继妃那拉氏所生),便是皇九子福临(庄妃所生)、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西宫贵妃所生)。在皇太极登基称帝前,大妃所生的儿子便是嫡子,登基后“崇德五妃”所生的皇子便是嫡子;始于其他侧妃与庶妃所生的儿子全部都是庶子,压根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崇德五妃(庄妃、皇后哲哲、宸妃海兰珠、西宫贵妃、东宫淑妃)

然而从康熙皇帝开始,大清便不再如此:

康熙皇帝是顺治帝庶三子

雍正是康熙帝庶四子

乾隆是雍正庶四子

......

大清第一代庄亲王(承泽亲王)硕塞,是皇太极的侧妃乌拉那拉氏所生。在女真男子可以有多位妻子,称之为平妻,其中管理家务的便是大福晋,也就是大妃(相当于皇后的位置)。硕塞的生母既然是侧妃,硕塞自然便是庶子的出身。

皇太极所有的皇子中,除了大妃与“崇德五妃”所生的皇子外,其他虽然都是庶子;但庶子与庶子的地位也是大不相同的。毕竟还有“子凭母贵”一说,也就是说生母的位份直接影响了皇子的前途与地位。除了侧妃外,皇太极的后宫中地位最低的便是庶妃(小福晋、格格)。

所以硕塞虽然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但是起点相对而言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在顺治元年被直接册封为多罗郡王,而非贝勒或者更低的爵位了;就连嫡福晋都是孝庄太后亲自挑选的,出身极为高贵,是议政大臣费扬古的女儿乌拉那拉氏(费扬古福晋是穆尔祜的女儿,而穆尔祜是太祖曾孙)

被封郡王后,硕塞便跟随大军一起南下,讨伐李自成的农民军;

顺治二年,又讨伐南明福王;

顺治三年,围剿蒙古苏尼特部;

顺治五年,平定姜瓖之乱;

因为多次立下赫赫战功,顺治六年便被晋封为和硕承泽亲王,这一年硕塞年仅21岁。

之后硕塞得到弟弟顺治帝的重用,管理兵部,参与议政,掌管宗人府;

只可惜顺治十一年,年仅28岁的硕塞病逝;康熙十年,硕塞被追封为和硕承泽裕亲王。

硕塞虽然年轻,但却是名副其实的文武双全,不仅能上战场杀敌立功,而且还能吟诗作画,尤其是山水画,世人对其评价颇高。在八大铁帽子王中,硕塞是唯一一个文武双全者。

然而即便是如此,硕塞还是去世的太早,若是能长寿而终的话,不仅爵位可以世袭罔替,凭着硕塞的赫赫战功配享太庙也不在话下。然而历史不能假设,只能惋惜。

为此硕塞成为满清初期八大铁帽子王之中,最为尴尬的一个:

并非父亲嫡妻所生的嫡子,是庶子的出身

也没有得到配享太庙的殊荣

至于另外七位铁帽子王,除了克勤郡王岳托外,另外六位均得以配享太庙;而岳托是和硕礼亲王代善发妻李佳氏所生的嫡长子。

如此,便可见硕塞在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中的地位。

可能有人会问:硕塞即便是再战功赫赫,毕竟28岁便去世了;其爵位为何会成为铁帽子王爵位呢

这其实跟雍正与乾隆两位皇帝,有分不开的关系。

02远支变近支

硕塞病逝后,其嫡福晋乌拉那拉氏所生的嫡长子博果铎自然是板上钉钉的王爵继承人。

顺治七年(1650年)博果铎出生,顺治十一年硕塞病逝时,博果铎尚且只有5岁。博果铎承袭王爵时,改号为和硕庄亲王,即便是到了乾隆朝乾隆皇帝也没有恢复和硕承泽亲王的名号。

雍正元年,74岁的博果铎病逝,但是博果铎无子承袭爵位。

硕塞除了博果铎外,还有三子;按照法理的话,雍正理应从硕塞其他的儿子中挑选一位承袭爵位,或者是从硕塞孙儿中挑选一位过继给博果铎为嗣子,承袭王爵;在硕塞的孙儿中,确实也有合适的人选:

硕塞次子博翁果诺(博果铎同母弟,被封为惠郡王,后被革爵)的次子伊泰的儿子明赫

硕塞次子博翁果诺第五子福苍

福苍长子球琳、次子扎普

这四位硕塞后代都可以承继庄王大宗,但雍正谁也没有选,而是将自己的十六弟胤禄过继为博果铎为嗣子,承袭和硕庄亲王爵位。

对于雍正而言,博果铎以及博翁果诺的后代都属于宗室远支,而胤禄不同,属于宗室近支。

胤禄是康熙宠妃顺懿密妃所生的第二个儿子,从小便十分聪慧,精通数学与音律;雍正登基之初也急需要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胤禄在康熙朝时从未参与夺嫡,对于雍正而言是一个极为重要需要巴结的弟弟。白白送给弟弟一个世袭罔替的王爵,胤禄又岂会不感激雍正呢?

而且据说,在康熙晚年的时候,博果铎卧病在床,康熙曾去庄亲王府探望过堂兄,见堂兄无子侍奉左右,实在是于心不忍,便说到:庄亲王怎么可以无人照料呢?将十六阿哥过继过去吧。

康熙在时,胤禄并未真正过继庄亲王一脉;

等到雍正登基后,才真正让十六弟胤禄为博果铎嗣子。

就这样,和硕庄亲王便从宗室远支变为宗室近支。

这其实对于雍正加强皇权也是十分有利的,毕竟远支堂兄弟或者侄儿,又怎么比得上亲弟弟对自己忠心耿耿呢?

值得一提的是,胤禄承袭王爵后,对惠郡王(博翁果诺后代)一脉的堂兄弟以及子侄们十分照顾,体现出了自己作为庄亲王大宗的责任心。比如乾隆皇帝登基后,赏赐给了叔叔胤禄一个镇国公的爵位,胤禄完全可以给自己的儿子,但他却给了博翁果诺的孙儿明赫;在乾隆四年明赫被削爵后,胤禄仍旧分了一些田宅给明赫,如此大度地确值得称赞。

03

胤禄的嫡福晋郭络罗氏虽然为胤禄生三位嫡子,但三子均夭折;如此便只能是胤禄的庶长子弘普被封世子来承袭王爵。胤禄的庶长子弘普是侧福晋李氏所生,乾隆元年时被封为贝子,乾隆二年时奉命掌管銮仪卫事务。

然而却在乾隆四年因受到“弘晳逆案”的牵连(其父胤禄也受到牵连)而被革去贝子爵位。不过随后乾隆又将其封为奉恩镇国公,在胤禄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弘普便是板上钉钉的和硕庄亲王继承人,然而乾隆八年弘普便去世了,年仅31岁。

而胤禄是在乾隆三十一年去世,乾隆并未从胤禄其他的儿子中挑选一位承袭王爵;而是让弘普的嫡长子永瑺来承袭。据说永瑺原名其实为“永琮”,但是在乾隆十一年乾隆皇帝的嫡次子出生后,便想要为其取名为永琮,但是却发现宗室中有一位侄儿也叫永琮。

乾隆便直接下旨,让其改名为永瑺。

乾隆三十二年,其祖父胤禄去世一年后永瑺承袭王爵,后担任镶红旗蒙古都统。永瑺作为铁帽子王之一,还是比较得乾隆重用的,先后任领侍卫内大臣、玉牒馆总裁、掌管宗人府、乐部、左右两翼宗学等,得乾隆准许在内廷行走。

乾隆五十二年,永瑺病逝,终年51岁,被追谥为和硕庄慎亲王。

永瑺无子承袭爵位,乾隆便永瑺的弟弟、三等奉国将军永珂的儿子绵课过继给永瑺为嗣子,于乾隆五十三年承袭和硕庄亲王爵位。

绵课先后担任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等职,嘉庆十八年在林清起义时因射伤一人,而得议叙。

次年嘉庆帝打算木兰秋狝,绵课却借口河桥塌了,让嘉庆帝延期出行。嘉庆帝生气,对其罚俸

道光二年,绵课在修裕陵时不上心,被道光帝直接降为郡王;道光四年恢复亲王爵位;两年后病逝。绵课一共生有十三个儿子,其子奕赓承袭王爵。奕赓自称是“天下第一废物东西”,在道光朝时,曾担任侍卫,但是因为宝华峪地宫进水,而被论罪,并且牵连到了自己的子嗣。

奕赓获罪后,他的十三弟奕镈承袭庄亲王爵位,后来被降为郡王;道光十一年恢复王爵;道光十八年被削爵,发配黑龙江。

奕镈之后,道光帝便不再从永瑺的后代中挑选承袭王爵,而是从胤禄第八子弘曧的后代中挑选。最终选定了弘曧长子、辅国将军永蕃的长子绵护,道光十八年绵护承袭庄亲王爵位。绵护安分守己自然会得到道光帝的重用,先后任都统、领侍卫内大臣、阅兵大臣等职。道光二十一年病逝,终年59岁。

不过绵护无子承袭王爵,所以道光帝便让绵护的弟弟绵諽承袭爵位,道光二十五年绵諽病逝,被追谥为和硕庄质亲王。

绵諽去世后,他的长子奕仁在道光二十六年承袭王爵,后来任右翼近支总族长,并且在咸丰一朝时任御前行走。同治十三年病逝,终年51岁,被追谥为和硕庄厚亲王。

奕仁病逝后,他的次子载勋在光绪元年承袭王爵;

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起,载勋想要依靠借助义和团来达到废掉光绪帝皇位的目的,得到了慈禧太后的重用。八国联军攻入京城时,慈禧西逃,载勋被任命为行在差营大臣。在《辛丑条约》谈判时,载勋被认为是祸首之一,被削爵。同年2月,载勋自缢而死。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载勋的弟弟载功承袭王爵,1916年病逝;

载功病逝后,他的儿子溥绪承袭王爵,1933年去世。

结语

和硕庄亲王系是康熙年间八大勋臣中,是与皇帝血统最近的支系,在大清276年历史中,显赫近200年之久。始于太宗皇帝庶五子硕塞,共传12王。

庄王一脉是八大铁帽子王中入旗比较晚的,一直到顺治元年才被封入镶红旗。

而镶红旗的旗主是多罗克勤郡王(礼烈亲王代善的后代),至于小旗主还有尼堪(太祖皇帝嫡长子褚英的后代),这两个王系都是满清入关之前就封的军功王。

如此,即便是封入镶红旗,庄亲王一系能分到的旗份也不多。

博果铎之后,便转由康熙的儿子胤禄来承袭庄亲王爵位,庄王一脉便从宗室远支变为宗室近支,这在整个大清都是独一无二的;至于硕塞的后人惠郡王一脉,仍及属于远支。

7 阅读:3268

雍亲王府王妃

简介:我是一位历史爱好者,喜欢读历史书,更喜欢畅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