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一个演员的“鱼与熊掌”,郭富城始自《三岔口》的野望

唐泪 2024-03-28 00:10:41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鱼与熊掌,可兼得否?

当然可以。

但如果不可兼得,你是选择鱼,还是熊掌?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

而如果将视野投放到演员身上,何谓鱼,又何谓熊掌?

我们可以转换一下角度,尝试去思考一下,对于一个演员来讲,大概有些什么东西,是相对比较重要的?

个人认为,大概离不开“演技、电影品质和商业票房”这三项。

其中,演技虽不能绝对与电影品质挂钩,但二者当然有天然的逻辑关联,故合并为一,可作“鱼”,商业票房当然就可作“熊掌”,也反之亦可。

那估计没有一个人,不会想要鱼与熊掌兼得。

但有几人能够做到?

郭富城总是出人意料。

昔年他先练舞、伴舞,后来转入无线艺员培训班,被封“银河十星”后,开始在电视剧里跑龙套,也几乎拿不到什么重要的角色。

所以他在1989年,接拍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飞越危墙》。

而在他拍那个著名的机车广告时,据说已经处于与无线“解约”的边缘。

但没人能够想到,他凭一个广告,征服了台湾万千少女,进而被台湾的经纪公司看上,直接找到无线要人,给他出唱片。

无线其实自己就有唱片公司。

不过他们估计实在是看不上这枚“弃子”,转手就送出去了。

结果郭富城第一张唱片,就卖了超过百万张,次年又连续推出两张百万级销量的唱片,这个成绩一出来,连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的大佬们都坐不住了,有人出来表示,郭富城虽然没有发行粤语唱片,但仍然是香港歌手,遂把最有前途新人金奖给了他。

等到时间再过一年,他与张学友、刘德华和黎明并称“四大天王”。

站在了乐坛之巅。

这个时候,你说他该是演员,还是歌手?

经纪公司帮他接了很多戏,有成龙监制的警匪动作,也有王晶的无厘头,以及杜琪峰和陈木胜的电影等等,类型芜杂。

两年时间里,郭富城拍了十一部电影,还同时面临乐坛转型。

而他唯一满意的作品,只有合作杜琪峰的《赤脚小子》。

从这一点来看,郭富城其实不但对自己要求颇高,也具备电影审美,所以他对台湾朋友说的“香港电影多数是快餐”,看来也是心里话,又或鉴于乐坛竞逐的激烈,加上自己唱跳歌手的定位,他干脆从1994年开始,在电影方面大幅减产,一年甚至拍不了一部电影。

但这样一来,其电影作品反而开始精品化,呈现了诸如《浪漫风暴》、《风云雄霸天下》和《安娜玛德莲娜》这样,商业与文艺兼收的良好态势。

然而在香港电影最后的黄金年代,他始终作品过少。

待到他从乐坛脱身,准备主攻电影,香港电影却已经江河日下。

《三岔口》就出自彼时。

凭这部《三岔口》,他击败梁家辉,当了影帝。

当时有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但次年,他又凭一部《父子》,赢了吴镇宇和李灿森,创下了连庄影帝的壮举,质疑的声音就此消散,绝大多数人,都开始正视郭富城的崛起。

而一般来讲,演员的演技,是不能转化成为商业票房号召力的。

但偶像演员却可以打破这个定律。

换句话说,当偶像演员有了表演上的绝对实力,从长远来看,这种实力,迟早就将可以转化为商业票房号召力。

所以当郭富城连庄影帝,且无论是《三岔口》还是《父子》,在表演上皆足见功力,就再没有人敢小看他。

然郭富城与很多演员不同的地方,是不甘心只做一个偶像。

故而不管是谭家明“启蒙”也好,还是他自己的选择也罢,从彼时开始,他开始追逐表演的难度,并试图在每一次表演当中,突破、创新、创造和蜕变。

这是可以眼见的痕迹。

进步肉眼可见。

到电影《杀人犯》时期,甚至连观众都开始疯魔。

这部李安爱徒周显扬的首作,因“不老症”的设定被人诟病,甚至有不少人,将电影斥作“烂片”,然而却仍有不少人争相进入戏院,只为去看郭富城的表演。

而后的《最爱》、《浮城大亨》,更呈现出来细腻、层次和爆发等独占性的特质。

尤其《最爱》,可称赢尽口碑。

从彭顺、陈木胜、顾长卫到吴宇森、江志强诸人,都对他赞不绝口。

但郭富城恰在此时,表露出来另一层野心,他不止是要追求表演的不断精进,也要重拾偶像派的荣光,亦即追逐商业票房上的成功。

一部《寒战》适时而至。

接下来的时间里。

继昔年那部《风云雄霸天下》之后,他以这部《寒战》,夺得了自己的第二个香港票房年冠,也以2.54亿的成绩,刷新了港片在内地的票房纪录。

两年后,与甄子丹、周润发合作魔幻大片《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票房冲破十亿,三人也成为,首批晋级“十亿票房俱乐部”的香港演员。

次年与陈凯歌合作《道士下山》,票房达4亿。

又一年过后,郭富城领衔的《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破十二亿票房,警匪大片《寒战2》再夺香港年冠、打破香港华语片影史票房纪录,并在内地斩获近七亿票房,并凭《踏血寻梅》夺得自己职业生涯中第三个影帝奖。

电影《无双》的邀约不期而至。

两年后,这部电影上映,悍然夺得国庆档冠军,并攫取了12.74亿票房。

这是其演技、品质与票房齐飞的七年。

无人可以争锋。

然世事总有跌宕。

他后续遭遇了电影品质与票房的双输,无论是《风再起时》、《断网》还是《扫毒3:人在天涯》,尽皆不振。

但这当然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恰如他在最近一个访谈所言,“电影是漫长的过程,你要熬过很多个夜晚,花费很多精力去演好你的角色。电影出来后也不可控,因为你不知道会怎么剪,也不知道剪出来后是不是你想要的,所以只能交给导演,演员享受拍摄的过程就好了。”

有时候不只是不知道会怎么剪,甚至你连镜头的选择,都不能自主。

所以很能理解,为什么有些演员,总想拿起导筒。

而在低回之际,一部《临时劫案》和一个叫“梅蓝天”的角色,又帮他赢尽口碑,诸多嘉许,若雪花般纷至沓来。

故而,虽然求新与创造这条路不好走,却总有惊喜与回报。

新的故事,又将开始。

鱼与熊掌,可兼得否?

郭富城的左手,是《赤脚小子》、《浪漫风暴》、《三岔口》、《父子》、《白银帝国》、《杀人犯》、《最爱》、《浮城大亨》和《踏血寻梅》、《麦路人》、《临时劫案》,右手是《风云雄霸天下》、《寒战》、《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寒战2》和《无双》。

够不够打?

感觉一般人打不动。

而做一个有野心的人,像郭富城这样,挺好。

以为然否?

1 阅读: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