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是明朝末期宫廷中发生的三个案件,合称“明末三案”,或者“晚明三大疑案”。这三个案件彼此关联、先后发生,虽然案件发生在宫廷,可是影响却遍及朝野上下。涉及明神宗、明光宗、明熹宗三位皇帝,内阁、言官、后宫、宦官、外戚等多方势力均牵扯其中,是了解明末政局的重要切入点。
明末三案的具体案情其实并不复杂,持续的时间也并不长,但是其影响却一直到了后来魏忠贤专权、崇祯帝即位、甚至南明时期。在这30年里,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都曾把三案作为政治斗争、排除异己的工具,明末党争愈演愈烈,这也成为了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明末三案之所以发生,究其根源,主要还是因为明神宗,也就是万历皇帝,在立储问题上的犹豫不决。
明神宗
明朝的皇位继承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万历皇帝的皇后一直无子,按规定,应该立其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可是,万历皇帝很不喜欢这个儿子,这是因为长子朱常洛,是他去给母亲李太后请安的时候,无意间宠幸了一位服侍李太后的宫女后生下来的。起初他都不想承认,是李太后命人取来了《起居注》,证明有这件事,他才被迫承认的。所以可想而知,他对这个无意之间得到的儿子的态度了,基本没啥感情,因此,一直没有立他为太子。
李太后
万历皇帝喜欢的是三子朱常洵,因为这个儿子是他最宠爱的郑贵妃生的,他想立朱常洵为太子。可是,却引起了朝廷中拥护传统礼法的正统派大臣们的不满,他们纷纷上书皇帝,反对废长立幼,请求尽快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但是万历皇帝置若罔闻,镇压这些大臣,后来干脆就一直拖着。而支持郑贵妃母子的外戚、还有投机逢迎的官员,也在暗中使绊子。
双方自此展开了长达十五年的“国本之争”,无数正统派大臣被贬职、罢官、杖责。最后终于迫使万历皇帝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册封已经20岁的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太子之位虽然已定,却并不稳固。一来,太子的根基不稳。万历皇帝是在群臣与李太后的压力下,才被迫册封的,保不齐后面会有什么变化。
二来,郑贵妃母子并不甘心。此时被封为福王的皇三子朱常洵并未按规定去封地,而是留在京城。直到万历四十二年(1614),在朝臣的压力下,福王才就藩洛阳。郑贵妃的父亲、伯父、哥哥,也在四处活动,谋划废黜太子。他们很清楚,一旦太子登基,等待他们的就是灭顶之灾。
明末三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首先发生的是梃击案。万历四十三年(1615)五月初四的晚上,一个手持木棍的男子,闯进了太子居住的慈庆宫,打伤了看守宫门的宦官,接着又闯入了前殿的檐下,在那里,被一些宦官抓住。
刑部经过审讯,才知道这名男子叫张差,是个卖柴草的人,由于柴草被烧,非常气愤,于是进京告状。在路上,有两个人告诉他告状没有状子,可以拿木棍代替。他信以为真,拿着木棍,闯进了皇宫,还打伤了人,最后被抓了。刑部官员认为他是个疯子,主张判处斩首。
这个审判结果,传了出去,引起了很多官员的不满,这其中很多人都是东林党人。他们纷纷上奏,说此人入宫行凶,必定有人指使。刑部只定张差一人有罪,显然是要杀人灭口,包庇幕后真凶,应该重审,查出真正的元凶。当时有不少官员怀疑是郑贵妃等人所为,目的是杀害太子,让福王上位。
不久之后,经过刑部主事王之寀的再次审讯后,查出了一些新信息。张差说他之所以来到京城,是乡里人推荐的,来跟着一个宦官,听他的吩咐。他来到了一个大宅子,出来的宦官把他带到了宫门口,并给了他一根枣木棍,叫他进去之后,见人就打死,打死了人,会救他的。
这份审讯记录一出来,更是引起了舆论大哗。言官纷纷上书,要求继续审讯。在五月二十一日,刑部会集了十三司的司官以及之前参与审理此案的人,进行会审,这次一审,可不得了,张差爆出了更大的猛料。他说出了那个宦官的名字叫庞保,而他进入的那个大宅子的主人是刘成。这两个人和他说:打了太子,吃穿不愁。
庞保、刘成都是郑贵妃身边的宦官,这似乎证实了之前一些官员的猜测:郑贵妃是幕后之人。于是,连内阁首辅方从哲也上书,要求严审,查出真凶。万历皇帝被迫同意了。此时郑贵妃十分害怕,她求万历皇帝压下此事。
但是万历皇帝表示,事态发展到如今地步,他也没办法,要郑贵妃去求太子。于是郑贵妃就去求太子,她表示自己冤枉,求太子救她。太子同意了,让群臣不要再继续深挖了,既然已经审出来是张差做的,杀了他就行了。但是群臣不答应。
最后还得是万历皇帝亲自出面,他已经有二十多年不上朝,也不见大臣了。为了这事儿,专门把群臣召集到了慈宁宫,把太子和皇孙也叫来了。万历告诉群臣,你们这样做是在离间我们父子,说自己很疼爱太子,福王也都已经就藩了,我要是想立别人,不早就换了吗?而且你看皇孙都这么大了。
这其实就是在让群臣放心,自己肯定不会换太子的,让群臣别太敏感。太子也顺着万历的话说,要是群臣再闹,那就是陷我于不孝了。
既然皇帝、太子都这么说了,群臣没办法,也只能同意。最后让法司下令杀了张差,了结此案。后来庞保、刘成也被处死了,梃击案结束。
梃击案带来的结果,就是使太子的地位更加稳固了,福王彻底与帝位无缘。关于郑贵妃到底是不是幕后真凶,一直争论不休。不过,确实有一些人认为,这事儿不会是郑贵妃做的,以郑贵妃的头脑,她绝不会蠢到采用如此低端且毫无胜算的手段去行刺太子,这除了引火烧身外,不会有任何好处。甚至有人怀疑是太子自导自演的,目的就是为了嫁祸给郑贵妃,从而稳固自己的太子之位。但是真相究竟如何,已经不可考了。
在梃击案结束五年多后,也就是万历四十八年(1620),万历皇帝驾崩,太子朱常洛登基,这就是明光宗。
明光宗
为了缓和关系,郑贵妃向明光宗进献了8位美女。明光宗之前由于担心太子之位不保,一直在刻意压制自己的欲望,活得很压抑,此时他已经登基为帝,再无顾忌,便也开始沉溺于酒色之中,自然也就笑纳了这8位美女。
明光宗由于从小不受万历喜爱,受到冷遇,身体一直不太好,现在整天沉溺于酒色之中,身体更是一日不如一日。明光宗在登基十天后,便卧床不起了。宦官崔文升给他看病,开了泻药,服下之后,一夜之间竟然腹泻三四十次。
当时的鸿胪寺寺丞李可灼,说有仙方能治病。明光宗召他进宫献药,李可灼所献的是一种红色的药丸,“红丸案”就是这么得名的。明光宗服用之后,感觉身体好了很多,于是让李可灼再进献一丸。服用之后,次日清晨,皇帝驾崩了。明光宗在位仅一个月,是明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关于红丸到底是什么药?一直以来都争论不休,有人说是春药,有人认为是丹药,还有人觉得是补药。但无论是啥,当时明光宗的驾崩引起了轩然大波,正统派官员(很多都是东林党人)他们想到崔文升原来是郑贵妃属下的人,李可灼是由内阁首辅方从哲带进宫里的。于是认为,崔文升、李可灼弑君,应该处以极刑,并且还要查出幕后主使之人。那还查啥呀,听这意思,这些人心里早就认定是郑贵妃干的了。
方从哲看到群臣议论后,争辩说服用红丸是先帝的决定,先帝服用后觉得好,并夸奖李可灼是忠臣。他还利用身为内阁首辅有代拟遗诏的方便,在遗诏中以先皇的口吻夸奖李可灼,并赐银币。他想以先皇的口吻,压住此事。
结果不仅没压住,朝臣纷纷指责他也是弑君之人,群情鼎沸。最后,方从哲顶不住压力,上书刚登基的明熹宗,也就是天启皇帝,请求辞官退休,皇帝应允了。
明熹宗
但是这事儿没完,东林党的官员们还不断上书要求严查红丸案。最后是内阁阁臣韩爌,把当时亲眼目睹的事情详细说清楚了,并且告诉皇帝红丸案应该尽早结案,崔文升和李可灼虽然乱用药物,但也确实是奉旨进药,可以适当惩处,其他的不宜继续深究。
天启皇帝同意了,由于韩爌为官多年,处事公正,很受群臣景仰。所以群臣也就不再说什么了,这场风波终于平定。不过,关于明光宗之死是否与红丸有关,依然是一个谜。
最后一个案子是移宫案。明光宗即位之后,迁入了历来都是皇帝住所的乾清宫。由于太子妃已经去世,此时没有皇后,随他一同迁入乾清宫的是他宠爱的李选侍。明光宗住了一个月就驾崩了,根据朝廷规定,李选侍应该迁出乾清宫。
可是李选侍一直不肯搬,还把明光宗长子朱由校控制在自己手中,想以此为砝码,成为皇太后,并干涉朝政。当时群臣想办法把朱由校抢了出来,在文华殿立为太子。李选侍派人去要,让太子回到乾清宫,但是群臣和太子都不乐意,就让太子居住在了慈庆宫。
群臣商议后,决定让太子尽快登基,那就要在乾清宫举办登基大典。于是众多大臣上书,很多都是东林党人,让李选侍马上搬出去。李选侍也与身边的宦官谋划,包括魏忠贤,此时他还叫李进忠,耍了一些手腕,发现没用。于是采用了拖的办法,说肯定迁,但就是不动,一直赖着,还让人散布延期移宫的说法,希望日久生变。
直到新皇帝登基前一天,李选侍还不走,很多大臣忍不了了,他们到了乾清宫外,大声叫喊,让李选侍离开。李选侍见势不妙,被迫当天搬出去了。第二天,太子朱由校正式登基,改元天启,这就是明熹宗。
可是,事情还没结束。不久,李选侍居住的地方失火了,人们奋力抢救,才将李选侍母女救出。这时候反对移宫的官员散布谣言,批评新皇帝忤逆先皇,逼逐庶母,违背孝悌之道。明熹宗亲自解释,说出了李选侍的种种恶行,比如殴打凌辱他的生母、要挟封皇后、妄图垂帘听政。最后没有给李选侍封号,但是看在父亲的面子上,将会厚待她们母女,“移宫案”这才算暂告结束。
三案本来到这儿应该算是结束了,但实际上没有。在明熹宗时期,宦官魏忠贤专权。那些在三案中失败的官员,纷纷投靠魏忠贤,希望重新翻案,打击东林党。魏忠贤自己在移宫案中吃过亏,而且东林党官员经常上疏弹劾他和他手底下的人。于是他发起反击,暗中修成《三朝要典》,全盘推翻了当初三案所形成的结论。当初在三案中出力甚多的正统派官员,杀的杀,贬的贬,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
等崇祯皇帝上台后,消灭了魏忠贤集团,宣布对三案涉事官员进行平反。那些反对东林党的官员,在魏忠贤失势后,又被指为阉党,遭到报复。到了南明弘光政权时期,这事儿又被拿了出来,作为内部不同派别官员之间斗争的工具。
关于三案的事实在当时其实已经不重要了,没有多少人在乎真相。由于三案牵扯势力众多,关系复杂,盘根错节,随着各方势力的此消彼长,三案的结论反复变化。朝廷各派都在利用三案,作为打击政敌的工具,门户大起,党争愈烈。
而之所以会如此,与明朝的政治制度有很大的关系。明朝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了宰相制度,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这一制度变化,导致了内阁的兴起、宦官权力的增强。为了监察百官,还设立了言官制度。
官僚集团被刻意分成了诸多势力与部门,权力分散,相互制约,利益纠葛不断,朝廷内拉帮结派、抱团结党的风气大盛。不同派别党同伐异,任何一件事都能掀起风波,作为攻击对方的口实。
明末的这些官员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派系斗争上,无法精诚合作,国政日益荒废,这也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