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公布,从2024-2025这两年的招生简章信息对比来看,有着如下几点明显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招生专业的增加。2025年重庆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分为2个专业组,第一组有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两个专业,第二组则仅有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两个专业组对新高考省市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均为“物理+化学”。与2024年比较,新增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从本科专业分类来看,该专业归属于能源动力类,是一个典型的工学专业。
往年重庆大学2个强基计划专业招生规模基本上确定在90人左右,招生地域包含了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湖南、广东、江苏、山东等19个省市,2025年招生省市依旧保持不变,但招生专业增加了一个,是否会促使重庆大学强基计划扩招?这个只有等学校具体的计划分配结果揭晓之后方能获知。
关注过2025年强基计划整体情况的网友、高考生及家长都清楚,今年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工科专业大幅度“入侵”强基计划,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增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北京理工大学新增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等,还有更隐秘的方式,像武汉大学数学专业下新增智能科学方向放在人工智能学院培养,再加上此前高校加入的工科专业,由是导致强基计划已经成为工科专业招生的又一地盘。在此,笔者不禁要问,强基计划招生已经慢慢背离了自己设置的“初衷”,会否再一次变相回到原有的自主招生老路上去?
招生专业数量增加了,那是否意味着报考学生被录取专业的机会也同步增加了呢?事实并非如此。重庆大学将3个专业划分为2个专业组,明确规定每位考生限报一个专业组别,本组别内最多可填报不超过2个专业,这个条件非常明确地将学生分为两类,一类为有志于学理钻研的考生,另一类则是走工科升学之路的考生。

第二大变化也异常明显,那就是重庆大学也将招生对象从两个类别进行了取舍,将第二类考生直接入围的资格给取消了,所有考生都必须达到所在省市的特控线之外,再进一步达到学校划定的入围分数线方可参加学校的校测。
在这个变化范围之内,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入围人数规模进一步缩减。可能有考生在想,既然取消了五大学科竞赛考生直接入围的资格,这样势必会导致入围总人数减少,那么学校是否会增加第一类考生的入围机会?事实恰恰相反,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从去年不超过分省总计划数的5倍确定各省入围考核学生人数缩减至4倍,这样带给考生们的压力不少。

第三大变化就是考核内容的调整,考核内容包含了学科能力面试和体育测试,本次调整的是学科能力面试方法。2024年学校学科能力面试主要对考生的好奇心、探究欲、问题意识、质疑精神、意志品质等进行考核评价,而2025年的考核内容调整为对考生的学科潜质、创新能力、科研志向等进行考核评价,考核内容更简洁、更具体、更有目的性。
笔者将重庆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总结归纳为上述三大变化,事实上包含有5个变化,分别是招生专业增加、选择专业组不可跨报、取消竞赛生直接入围资格、入围人数减少、考核内容调整等五个变化,对于2025年想报考重庆大学强基计划的考生,更需要权衡取舍并做出最终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