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养生:重在疏肝,健脾

轶睿康康 2025-02-19 18:56:42

昨天(2月18日)是开春以来的第二个节气,标志着雨水开始增多。同时气温逐渐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万物开始萌动复苏。天气变化频繁,在广东地区还要经历“回南天”,人体也容易出现一些不适。

雨水时节的养生原则

饮食调养:柔肝健脾,温润祛湿

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中医五行观念中,肝属木,脾属土,木旺则土衰,所以此时应注重疏肝养脾,保持肝气平衡,此时养生重点在养肝。

饮食应以清淡、温和、易消化为主,适当减少酸味食物的摄入,增加甘味食物,以养脾气。甘味食物如红枣、豆芽、豆苗、芡实、山药、胡萝卜、茼蒿、芹菜、丝瓜、柚子、甘蔗等,这些食物既能滋养脾胃,又能促进消化吸收。

随着雨水的增多,人体湿气慢慢变重,容易受湿邪侵袭,出现食欲不振、身体沉重等不适症状。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如薏米、红豆、莲子、芡实、茯苓、白扁豆、冬瓜、鲫鱼等。食疗方推荐薏米红豆粥,健脾的同时,还能帮助祛湿。

如果你在春天感觉肝气不舒,容易生气、郁闷的话,推荐一些茶饮,如玫瑰花、合欢花、茉莉花等泡水当茶饮,以芳香理气、舒缓肝郁。有助于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起居养生:防寒保暖,顺应自然

虽然气温开始回升,但昼夜温差大,容易出现倒春寒。早春时节注意增减衣物,脾胃气虚、脾胃虚寒的人更要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寒引发腹泻等疾病。这个时节室内湿气容易过重,特别是广东地区的“回南天”。洗完头之后要尽快吹干,避免湿邪内侵。可以使用除湿器或放置竹炭包等物品来吸附湿气,避免湿邪滞留。

熬夜耗伤肝血,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晚上22:30前入睡,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养肝护肝,提高身体免疫力。

春天还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空气中花粉、尘等过敏原增多,容易引发过敏症状。鼻炎、过敏群体可以早晚以温水洗鼻、毛巾热敷面部特别是鼻翼两旁的迎香穴,有助于减少过敏性鼻炎的发作频率和缓解鼻炎症状。

运动保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人体阳气初升,可以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这些运动方式既能促进气血运行,又能避免过度消耗阳气。特别是老年人,晨练不宜过早,应该在气温较暖的白天进行。

运动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避免高强度运动导致身体劳累,阳气过度消耗。提醒大家运动前做好热身,拉伸肌肉和关节,避免运动损伤。运动后也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

结语

雨水时节,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调整养生策略,从饮食、起居、运动和心理等多个方面入手,保持身心健康。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科学的起居习惯、适当的运动锻炼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季节的变化,迎接春天的到来。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