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大物博,城市如繁星,每座城市的名字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印记。然而在众多城名中,有一座城市堪称独一无二——它以一位道士的名字命名,1300多年来从未改名,如今更是富得流油。
这座城市,便是广东省茂名市,而那位道士,就是潘茂名。
不少人或许对“茂名”二字司空见惯,未必细究其来历。但若追根溯源,便会发现这并非简单的地名,而是历史长河中,一段医者仁心、道者无私的传奇。
一、潘茂名:从“处士”到“仙人”的传奇人生潘茂名,生于西晋太熙元年(公元290年),粤西人士。史书对他记载不多,多散见于地方志和民间传说,但正因如此,他的事迹反倒在民间流传得更为广泛,甚至带上了几分“神仙”色彩。
潘茂名幼年聪慧,性情恬淡,不喜仕途,反倒对道学、医术情有独钟。东晋永嘉年间,天下动荡,流民四起,瘟疫肆虐,潘茂名选择了与世无争的“处士”之道,云游四方,济世救人。民间称他“潘仙”,不仅因其医术高超,更因其品格高洁,仿佛不食人间烟火。
二、悬壶济世:道士的医者仁心东晋咸康八年(公元342年),粤西雷州半岛一带突发疫病,来势汹汹,村庄之间人心惶惶,官府束手无策,许多医者更是望而却步。但在这危难时刻,潘茂名挺身而出,带着弟子们深入疫区,昼夜救治。
据传,这场瘟疫类似于恶性疟疾,病者高烧不退,寒热交替,极易丧命。潘茂名采取了“内外兼治”的方法:一方面,他用道教常用的艾草熏蒸法,净化空气,防止病毒蔓延;另一方面,他用自制的中草药煎汤给患者服用,还教村民如何自制草药防护。
有一则传说至今仍为茂名当地人津津乐道:一名病人高烧不退,家人哭声震天,但潘茂名凝神屏息,一边把脉,一边用艾灸穴位,片刻后病人竟然出了一身大汗,烧退人醒。围观百姓无不惊叹:“真乃仙人下凡!”
三、道教文化的传承者:炼丹与修身潘茂名不仅是医者,还是道教丹鼎派的重要传承者。丹鼎派分内丹与外丹两支,外丹以炼制金石为主,追求“金液还丹”;内丹则讲究调息养生,以身心为炉鼎,修炼精气神。
据《潘仙全书》记载,潘茂名对炼丹术颇有研究,但他不同于一般追求长生的道士,而是将炼制的“丹药”用于治病救人。比如,他用黄精、灵芝、茯苓等草药,配合炼制的矿物粉末,制成了“固本培元丹”,专治虚劳之症。
传说他常年服用自制的“草药丹丸”,精神矍铄,步履如飞,直到83岁羽化而去。百姓不忍他离去,便传说他已“得道飞升”,成为“潘仙”。
四、以人名为城名:茂名的1300年坚守潘茂名去世后,粤西一带的百姓为感念其恩德,纷纷捐资修建“潘仙祠”,年年祭拜。到了隋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当地士绅联合上书,恳请朝廷将当地命名为“茂名县”,以永世纪念这位医道双修、救人无数的“仙人”。
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朝廷正式批准“茂名”之名,自此,这座城市的名字再未更改,哪怕经历宋、元、明、清,甚至近现代的行政区划调整,“茂名”二字始终稳如磐石,成为中国唯一一座以道士名字命名的城市。
五、富得流油:千年古城的崛起千年之后,茂名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名城,更成为了广东乃至全国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尤其在石化产业上,茂名可谓“富得流油”。
茂名石化工业基地,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石油加工基地之一,年加工原油能力超2000万吨,被誉为“南方油城”。正所谓“地下藏油,地上有金”,这座古老的城市,因石油而焕发了现代活力。
与此同时,茂名也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农业基地,盛产荔枝、龙眼、香蕉等热带水果,而滨海旅游资源同样丰富,浪漫海岸、放鸡岛等景点,每年吸引无数游客。
六、精神传承:不朽的“潘仙”之魂时至今日,茂名街头巷尾仍流传着关于潘茂名的故事。在茂名市区,潘仙祠香火鼎盛;在高州境内,潘茂名的故居遗址也成为文化遗产,吸引无数游客前来凭吊。
更重要的是,潘茂名“医者仁心、无私奉献”的精神,早已成为茂名城市文化的象征,激励着一代代茂名人砥砺前行。
古人云:“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潘茂名正是践行了这一道德准则,才得以名垂千古,成就一座城市1300年的不朽传奇。
今天,当我们走在茂名的大街小巷,看到城市的繁华与富饶,或许很难想象,这一切的背后,竟是一个道士的名字,一段跨越千年的医者仁心。
正如茂名人的一句俗语:“潘仙在,福气在;茂名兴,万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