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6岁,望着病榻上82岁的母亲,我觉得做女儿比做儿子更难

乔诗韵吖 2025-02-24 00:32:12

“妈,你醒醒,我是小雅。”我握着母亲枯瘦的手,指尖传来的是粗糙的触感,像极了阳台上那盆被我忘记浇水的茉莉。她眼皮微微颤动,却始终没有睁开。病房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混杂着一丝淡淡的婴儿奶香,那是隔壁床新生儿的味道,生命的开始与结束,在这里交织,让人觉得格外讽刺。

1. 迟到的女儿

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是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我正和客户在酒店谈合同,手机里不断传来短信提示音,是母亲发来的,问我什么时候回家吃饭。我当时不耐烦地挂断电话,想着等签完合同再给她回过去。结果,合同没签成,母亲的电话也再没打来。

现在想来,那大概就是我与母亲渐行渐远的开始。我忙着工作,忙着应酬,忙着在职场上证明自己,却忘了,母亲也在一天天老去。我总觉得时间还很多,总觉得以后还有机会弥补,却忘了,人生最经不起的就是“以后”这两个字。

做女儿,真的比做儿子更难。 儿子可以理所当然地享受父母的爱,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的付出。而女儿,却总想着要回报,要证明自己,要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可是,当我们真正有能力回报的时候,父母却已经老了,甚至已经不在了。

我看着母亲苍白的脸,心里充满了愧疚。我甚至想不起上次好好陪她聊天是什么时候了。记忆里,总是她絮絮叨叨地问我工作怎么样,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而我,总是敷衍了事,甚至觉得她很烦。

她年轻的时候,也是个爱美的女人,喜欢穿旗袍,喜欢戴珍珠项链。可是自从父亲去世后,她就再也没有打扮过自己。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我和哥哥身上,却忘了好好爱自己。

时间轴:2024年5月12日,上午10:32,母亲陷入昏迷。 楼道里传来一阵嘈杂声,是护士在抢救病人。我突然想起小时候,母亲也是这样抱着生病的我,在深夜里奔波。那时候,她就是我的全世界。2. 泛黄的离婚协议

我从包里拿出那份泛黄的离婚协议,咖啡渍已经渗透到纸张里,那是我和前夫争吵时,不小心洒上去的。离婚已经五年了,我一直没有再婚。不是因为还爱着他,而是因为我害怕再次受伤。

离婚协议上的日期是2019年10月26日。 那天,楼下的桂花刚好落完第三瓣。我记得很清楚,那天阳光很好,但我却觉得格外寒冷。

前夫是个很优秀的男人,事业有成,长相英俊。可是,他却不懂得珍惜我。他总是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我。我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感情也越来越淡。

我曾经试图挽回这段婚姻,可是,我发现我们之间已经没有了共同语言。他喜欢谈论他的事业,他的朋友,他的客户。而我,却只想和他分享一些生活中的琐事,一些小小的快乐和烦恼。

情感心电图:平静(最初的爱恋)→波动(争吵与冷战)→峰值(离婚)→回落(孤独与失落)。

我曾经以为,离婚会让我解脱。可是,我却发现,离婚只是让我陷入了另一种痛苦。我失去了家庭,失去了依靠,也失去了对爱情的信心。

我看着母亲,突然觉得,也许我应该勇敢一点,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也许,我应该放下过去的伤痛,重新开始。

记忆锚点:老式挂钟整点报时,沉闷的钟声在空旷的病房里回荡,仿佛在提醒我,时间不多了。3. 枯萎的茉莉

阳台上那盆茉莉,是我结婚时,母亲送给我的。她说,茉莉花香气淡雅,象征着纯洁的爱情。可是,我的爱情却像这盆茉莉一样,枯萎了。

我一直没有好好照顾它,只是偶尔浇浇水。它长得很慢,叶子也有些发黄。我曾经想把它扔掉,可是,我却舍不得。

嗅觉记忆:茉莉花香,曾经是我最喜欢的味道。 可是现在,我却觉得它有些刺鼻。也许,是因为我不再相信爱情了吧。

我突然想起,母亲也喜欢茉莉花。她总是把茉莉花插在花瓶里,放在窗台上。她说,茉莉花可以净化空气,也可以让人心情愉悦。

触觉描写:毛衣起球处的粗糙触感,那是前夫最喜欢穿的毛衣。 我曾经想把它扔掉,可是,我却一直留着。也许,是因为我还没有完全放下他吧。

我看着那盆枯萎的茉莉,突然觉得,也许我应该给它浇点水,也许它还能活过来。也许,我的爱情也能重新开始。

因果链校验:a.前文伏笔:离婚协议上的咖啡渍,毛衣起球处的粗糙触感。b.人物性格:渴望爱,但又害怕受伤。c.现实案例:身边很多离婚女性,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4. 迟到的理解

母亲的手微微动了一下,我连忙俯下身,在她耳边轻声说:“妈,我在呢,你别怕。”

她缓缓睁开眼睛,眼神有些迷茫。她看着我,似乎认出了我,嘴角露出一个虚弱的笑容。

“小雅,你来了。”她的声音很轻,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妈,我来了,我一直都在。”我握紧她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别哭,傻孩子。”她用手指轻轻擦去我脸上的泪水,动作是那么的温柔,那么的熟悉。

通感转换:心痛,一左胸第三根肋骨持续低温。

“妈,对不起,我以前总是忙着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你。”我哽咽着说。

“傻孩子,妈知道你忙。你过得好,妈就放心了。”她轻轻拍着我的手背,安慰我说。

人性化噪点:“那天是周三…不,应该是周四,你爸…你爸走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天气。”

我突然想起,父亲去世的时候,我也没有好好陪在他身边。我总是觉得时间还很多,总觉得以后还有机会弥补。可是,我却忘了,人生最经不起的就是“以后”这两个字。

地域性语言颗粒:“落雨了,要记得收衣服。” 这是母亲经常对我说的话。个性化修辞:把夕阳比作“煎过头的溏心蛋”,这是母亲最喜欢用的比喻。

我看着母亲,突然觉得,也许我应该放下过去的遗憾,珍惜眼前的每一天。也许,我应该好好爱自己,好好爱身边的人。

记忆闪回干扰:擦肩时警见对方毛衣起球,那是前夫最喜欢穿的毛衣。5. 未来的选择

母亲再次闭上了眼睛,呼吸变得越来越微弱。我知道,她可能真的要走了。

我握紧她的手,在她耳边轻声说:“妈,你放心走吧,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我会好好生活,我会找到自己的幸福。”

初级触点:磨破的婚纱内衬,那是结婚时,母亲亲手为我缝制的。中级触点:总停在7楼的电梯,那是我们曾经住过的房子。高级触点:离婚当天闻到初恋时的桂花香,那是我们第一次约会的地方。

我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我知道,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为了工作而忽略了身边的人。我会好好珍惜每一天,我会努力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冰山对话:我看着母亲,想对她说很多话,可是,我却什么也说不出口。我只是紧紧地握着她的手,希望她能感受到我的爱。禁用绝对化情感表述:“永远爱你”改为“爱到明年木棉花开”。避免直接心理描写,转化为生理反应:“伤心”改为“眼眶发热但流不出泪”。拒绝万能比喻,需绑定具体记忆:不要“心像玻璃”,改为“心像摔过的搪瓷杯”。

母亲走了,带着对我的爱,带着对这个世界的眷恋。我站在病房里,望着窗外,阳光洒在我的脸上,暖暖的。我知道,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故事主旨:珍惜眼前人,勇敢追求幸福。发人深省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人生的遗憾?时间轴:2024年5月12日,下午14:58,母亲去世。 我知道,从今以后,我再也没有母亲了。但是,我会永远记住她,我会永远爱她。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