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县豆类杂粮:小食材的大能量

吕梁山花烂漫 2025-03-20 10:23:37

兴县的地势整体西低东高,境内群山逶迤,丘陵棋布,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少雪,夏季短暂炎热多雨,春旱风大升温较快,秋季凉爽天气晴朗。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为杂粮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其成为了杂粮生长的天然乐土。

早在数千年前,兴县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在这里种植杂粮。岁月流转,这片土地上的杂粮种植传统代代相传,从未间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杂粮不仅是兴县人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粮食来源,更是深深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之中。无论是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身影,还是农家小院中飘出的阵阵饭香,都与杂粮息息相关。

如今,杂粮在兴县的农业中依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县杂粮种植面积稳定在 40 万亩左右,年产量达 1.8 亿斤,种类丰富多样,涵盖了谷子、高粱、绿豆、豇豆、莜麦、红豆等多个品种 ,共同构成了兴县农业的独特景观。

兴县的豆类杂粮品类丰富多样,绿豆,颗颗饱满圆润,色泽碧绿如翡翠。在炎炎夏日,煮上一锅绿豆汤,那清爽的口感,瞬间驱散暑气。

红豆,色泽暗红,形状圆润可爱。煮烂后的红豆,口感绵密,带着淡淡的甜味。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铁元素等,无论是做成红豆沙,还是与薏仁一起煮成薏仁红豆汤,都是美味又健康的选择。

黑豆,表皮乌黑发亮,宛如一颗颗黑色的宝石。它的蛋白质含量极高,被誉为 “植物蛋白之王”,同时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黑豆的吃法也多种多样,可以直接煮着吃,也可以磨成豆浆,或者做成黑豆豉。

除了这些常见的豆类,兴县还有豇豆、豌豆、红芸豆等特色豆类,以及莜麦、高粱、黍子等杂粮。它们或颗粒饱满,或色泽鲜艳,或口感独特,共同构成了兴县豆类杂粮的丰富世界。

曾经,兴县的豆类杂粮产业主要以传统种植模式为主,农民们凭借着世代相传的经验进行种植,生产规模较小,技术水平有限,销售渠道也相对狭窄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兴县的豆类杂粮产业开始了现代化的转型之路。

政府高度重视杂粮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资金投入方面,政府统筹整合财政资金,为种植户提供优种、肥料和播种机具,还对科技创新、种植保险等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扶持,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企业投入为补充的投入机制。同时,政府积极推进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中国农科院、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兴县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山花烂漫、清泉醋业、晋绥农林等一批省级杂粮加工龙头企业脱颖而出 。这些企业不断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提高了杂粮的加工转化率和产品附加值。同时,它们还通过 “企业 + 基地 + 农户” 的发展模式,与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品牌建设方面,兴县全力打造 “兴县杂粮” 区域公用品牌,精心培育了 “兴县小米”“兴县大明绿豆” 等一系列知名品牌 。兴县杂粮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口感,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产品畅销全国 29 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至美国、澳大利亚等地 ,真正实现了从 “养在深闺人未识” 到 “酒香不怕巷子深” 的转变。

展望未来,兴县的豆类杂粮产业充满无限可能。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多样的品类、不断发展壮大的产业以及源远流长的美食文化,兴县豆类杂粮已经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兴县的豆类杂粮产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迈进。让我们共同期待,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豆类杂粮产业能够继续蓬勃发展,为兴县的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也为我们带来更多美味、健康的杂粮产品。如果你还没有品尝过兴县的豆类杂粮,不妨赶快行动起来,感受这份来自黄土高原的独特馈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