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263 年的那个秋天,三国的形势变幻莫测,蜀汉步入了其命运的黑暗阶段。
钟会率领着十多万的兵马,兵分好几路,从斜谷、骆谷朝着汉中进军,那阵势就如同澎湃的潮水一般,来势汹汹,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与此同时,邓艾带着三万多人从狄道出发,径直冲向沓中,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牵制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率领三万多人从祁山启程,快速朝着阴平桥头行进,企图截断姜维的退路。魏兴太守刘钦率领东三郡的两万人马,和魏军主力汇聚在一起,构成了强大的攻击力量。
【01】
当时,蜀汉的防线到处是破绽。除了陈仓道,魏军在各个重要路线上都安排了大量兵力,西边用六万兵力紧紧地牵制着姜维,东边则有十多万大军以迅猛如雷的态势冲向汉中。
姜维原先主张“不获取大的利益”,施行放敌进来再打的策略,然而在这危急时刻,本应作为奇招的游动军队却迟迟不见归来。等到钟会大军已然进入骆谷,邓艾逼近沓中,刘禅这才发觉情况糟糕,赶忙派廖化去支援沓中,以防止姜维投降,还让张翼、董厥前往阳安关。可这一切都已经太迟了,此时汉中的兵力稀少,仅有一万多人,就算依照姜维的安排,让王含驻守乐城、护军蒋斌驻守汉城,各自率领五千人进行收缩防守,也没办法抵御魏军的进攻。
钟会到了汉中盆地以后,没打算在汉乐二城这儿多费工夫,让李辅、荀恺各自带着一万人去把这两座城给围了,而他自己带着十多万大军径直朝着阳安关去了。
阳安关的守将傅佥,政治方面没毛病,可惨被心存怨气的副手蒋舒给坑了。打仗前,蒋舒吵着要出去打,傅佥则坚决要守好城,他俩意见不一致。没想到,蒋舒居然带着兵出城,向魏军先锋胡烈投降了。胡烈趁机偷袭阳安关,傅佥奋力作战,最后为国捐躯了。
阳安关乃是汉中的要害之地,就这般令人惋惜地被攻破了。曾记得,曹操大军猛烈攻打都未能拿下,靠着山神“帮忙”才侥幸成功;刘备激战一年多,就算占据优势还斩杀了夏侯渊,也没法把它攻取。这般险峻的关隘,只因用人失误,让蜀汉遭受沉重损失,姜维的战略完全失败,钟会借机发布檄文劝蜀地军民投降,除了汉乐二城等少数几个地方外,汉中基本上全都换了主人。
再说那姜维,在知晓魏军已然进入汉中之后,这才赶忙带领军队撤离,然而却被邓艾的追兵紧紧咬住不放。
王欣等人在强口川把姜维给追上了,双方一番激烈交战之后,姜维打了败仗往后退。这时候姜维的退路被诸葛绪给截断了,还好姜维脑子转得快,带着队伍从孔函谷绕到了诸葛绪的后面,装出要截断他粮道的样子,实际上是朝着武都的方向逃跑了。
诸葛绪惊慌失措地往后退了三十里,姜维借此机会跨过阴平桥头,和从北边赶来增援的廖化相聚。然而在途中得知阳安关已被攻破,他们只好调整计划,蜀汉将领放弃了白水关和汉寿这两个重要的要塞,大家径直奔向剑阁,想要守住这最后的一道防线。
然而,他们没想到,这一放弃防守的行为,给后面的失败局面埋下了很大隐患。要是白水关还在,就能对阴平桥头形成威慑,邓艾的偷袭也就不会这么顺利了。
到了这个时候,蜀汉在从汉中到阴平的大片区域都被敌人占领了,外边的防线全部垮掉了,就只剩下剑阁这一个险要的地方。
九月的时候,钟会的大军到了剑阁。十月间,各路好消息不断传来,司马昭被封为晋公,晋升为相国,还被加了九锡。就这样,他成功摆脱了曹髦去世所造成的政治难题,得到了不少好处。
这会儿,邓艾可不乐意就这么闲着,他本来的任务是牵制姜维,眼瞅着钟会大功告成了,自己却啥成果都没有,心里特别不得劲。再说了,他年纪也大了,清楚往后能成事的机会不多了,就冒出个特别大胆的念头:绕过剑阁,从阴平道走,直接冲向江油,然后突然进攻成都平原。
【02】
阴平道,长达七百里,那儿荒僻得不见人影,地势坎坷陡峭,军队行进时补给很是困难,差不多可以说是一条“要命的路”。
不过邓艾有他自己的想法:第一,姜维舍弃了白水关、剑阁,北方千里都没了威胁,后面的路没啥可担心的;第二,钟会的大军都在剑阁聚集,蜀汉的增援力量也都到了这儿,他去突袭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第三,邓艾觉得自己很有才能,急切地想要建立功业,想在晚年的时候拼一把。就这么着,他不听别人的阻拦,领着三万将士走上了这条危险的道路,就跟孤注一掷的赌棍似的。
在行军过程中,他们奋力开山通路、搭建桥梁、修筑栈道,粮食断绝,忍饥挨饿,处境极为艰难。当行至马阁山时,道路不通,邓艾率先垂范,把自己用毛毡包裹起来,滚下山坡。他年过六十,却依然拼命奋进,最终带领一万多人出人意料地抵达江油。而江油的守将马邈,在面对这支如同乞丐般疲惫不堪的军队时,其信心早已被《仇国论》所击溃,于是决定投降。
邓艾如神兵般突然出现,致使蜀中陷入大乱,后主刘禅赶忙调诸葛瞻从涪城回绵竹去抵御敌军。诸葛瞻没有选择守城,而是在城外布阵,可能是害怕城中会有叛徒出现。
邓艾让他的儿子邓忠去攻打右翼,师纂去攻打左翼,刚开始打仗没打赢,邓艾特别生气,亲自监督再次作战,最后把蜀军给打败了。
邓艾写信劝诸葛瞻投降,说要封他为琅琊王,还表示能让他风光地回到故乡,但诸葛瞻丝毫不为所动,最终他和儿子战死在沙场上,充分彰显了武侯后人的忠烈气节。
再看姜维,当邓艾攻克江油并向南进军时,他没能即刻分兵去围歼,一直到诸葛瞻战死之后,才开始行动,然而又奇怪地放弃了剑阁,带领军队向东去往广汉。他的这一连串决策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使得钟会的十几万大军能够顺利进入成都平原,驻扎在涪城,蜀汉也就从理论上完全丧失了扭转局面的可能。
姜维的“敛兵聚谷”战略存在失误,在关键节点上应对迟缓。蜀汉还主动放弃了战略要地,救援工作不给力,决策也是一片混乱,就这样,蜀汉一步步迈向了灭亡的深渊。
钟会和邓艾以极少的代价,冲破诸多艰难险阻,实现了这场犹如地狱难度般的征伐。理想和现实相互冲击,个人的选择与国家的命运相互牵连,蜀汉所付出的代价极为惨重,着实令人惋惜,也给后人带来了无穷的慨叹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