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贞儿:前半生是明宪宗心中的天使,后半生化身为祸害江山的恶魔

醉波看过去 2025-04-05 19:58:37

一天,周太后问儿子朱见深:万贞儿究竟美在什么地方,你对她那么痴迷?

周太后不理解儿子的审美,其实情有可原,因为万贞儿身体肥胖,声音粗犷,更像个男人,怎么看都不讨人喜欢。

更何况,万贞儿比明宪宗大17岁之多,与周太后年龄相仿,这两个女人站在一起,不像婆媳,更像是姐妹。

朱见深不但对万贞儿“盛宠不衰”,而且选择性忽视其他妃子,甚至不惜为其废后,周太后对此感到颇为困惑,才有此问。

朱见深面对周太后的诘问,一向不善言辞的他,终于说出了深藏在心里的秘密:

我之所以喜欢他,不是因为她的长相,而是因为她能安抚我的心灵,有她在身边,我才能安心。

彼抚摸,吾安之,不在貌也。

周太后听罢,摇了摇头便走了,自此之后不再干涉明宪宗与万贞儿的私生活。

01

万贞儿出生于宣德五年(1430年),山东诸城人,父亲名叫万贵,他还有三个兄弟,分别叫做万喜、万通、万达。

由于祖上有军功,所以万贵世袭了指挥佥事一职。

像万贵这样的家庭,在明朝可以划分为低等官宦家庭,明朝中后期,皇后、妃子多出自这样的家庭。

大约在万贞儿四岁的时候,万贵因为犯罪遭到贬黜,他深感自己上面没人,于是想到一个办法:把女儿送入宫中,万一选上了妃子,自己也好有个依靠。

于是,万贵托朋友帮忙,把万贞儿送入宫中当了宫女。

由于万贞儿乖巧懂事,结果被明宣宗的孙皇后,也就是日后的孙太后看中了,留在孙太后身边侍奉。

万贵这么做,其实是在进行一场豪赌,以万贞儿的人生当赌注,因为明朝宫女能选中妃子的概率很低,大多老死宫中,过一辈子孤苦无依的生活。

不过,万贞儿的运气很好,因为她遇到了贤明的孙太后,孙太后对她很好,也很照顾她,让她在安稳中健康长大。

1449年,大明朝迎来一场大浩劫,万贞儿却迎来了人生转折。

这一年,孙太后的儿子明英宗朱祁镇不顾朝臣阻扰,执意御驾亲征瓦剌,结果在土木之变中被瓦剌大军消灭数十万大军,他本人也被俘虏。

消息传回北京,孙太后震惊不已,在群臣的劝说下,她立朱祁镇的异母弟朱祁钰为新皇帝,让朱祁钰率文武百官保卫大明江山。

为了不使朱祁镇这一脉的皇位断绝,在孙太后的坚持下,她将年仅两岁的孙子,也就是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

期初,朱祁钰对自己能当上皇帝,感到很满足,但随着他逐渐尝到了权力的滋味,他便产生了一个阴暗的想法:让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取代朱见深成为皇太子,让江山在自己这一脉传承下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朱祁钰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将东宫太监、宫女都换成自己人,从而为朱见济的入主做铺垫;再比如,朱祁钰积极拉拢群臣,让群臣上表改立太子,他甚至不惜用官位和钱财贿赂大臣。

随着时间的流逝,孙太后愈发觉得,没有父亲庇护的孙儿朱见深,是朱祁钰的眼中钉肉中刺,时刻处在危险当中,必须派一个可靠之人前去守护。

很快,孙太后就想到了万贞儿,毕竟万贞儿是她看着长大的,对自己绝对忠心,而且办事稳妥,也很会照顾人。

于是,二十岁的万贞儿就来到了朱见深身边,由于朱见深处境使然,所以她不但要照顾朱见深的生活起居,还要负责教育朱见深,更是要在朱见深需要的时候,充当母亲的角色。

毕竟,孙太后诸事繁忙,无法常去看望朱见深,周太后虽然本该留在朱见深身边,但也因为朱祁钰的干涉,致使母子分离。

那时候朱见深刚刚咿呀学语,这个是一个孩童急需父爱和母爱的时候,而父母却都不在身边。

尽管不久之后,朱祁镇被瓦剌放回来了,但随即遭到朱祁钰的囚禁,在深宫之中苟延残喘,无法尽到父亲的职责。

周太后虽然能定期去看望朱见深,却也时常遇到阻扰。

那时候,在宫人眼中,太上皇朱祁镇就是落水狗,而朱祁镇的妻儿也危如累卵,随时都有被废掉的可能。

02

朱祁钰的疑心很重,时常担心朱祁镇复辟,为了稳固自身皇位,他认为应该尽快更换储君。

于是,朱祁钰加紧谋划,对群臣进行疯狂暗示,支持改立太子的人越来越多。

在这种情况下,朱见深的处境就越发不妙了,他看起来是身份尊贵的皇太子,实际上得到了待遇还不如普通皇子。

并且,朱见深的东宫还被太监、宫女们严密监视着,偌大的宫殿之内,除了万贞儿之外,他感受不到半点温存。

对于万贞儿而言,她虽然是受孙太后之托,为了感恩,他这才去照顾朱见深的,其实对她个人的前途和发展而言,并不是太有利。

但是,万贞儿很可怜朱见深,也很喜欢这个孩子,她的母性被极大激发,认为自己必须保护好这个无辜的孩子,哪怕拼上性命。

于是,万贞儿一面照顾朱见深,一面与东宫的太监、宫女斗智斗勇,为朱见深“扛雷”,替朱见深抵挡“明枪暗箭”。

最危险的时候,万贞儿甚至遭受了宫女、太监们的围攻,她拼死护卫朱见深,自己则被打得头破血流,却也咬牙坚持。

最终,在万贞儿的保护下,朱见深得以健康长大,殊不知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早已将万贞儿当作母亲,认为自己只要依靠在万贞儿的肩膀上,他就能得到幸福。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不幸的事情终于到来。

1452年,朱祁钰在做好一切准备之后,下诏废除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改立朱见济为太子。

至此,朱祁镇、朱见深父子彻底沦为砧板上的肉鱼肉,随时有被杀掉的风险。

朱见深被废的时候,孙太后其实是反对的,但他更担心朱祁钰改立太子不成,会选择对朱见深下死手,所以选择默许。

朱见深被废之后,被安置在一处简陋的宫中居住,监视他的人更多了,而侍奉他的人,依然只有万贞儿一人。

这对苦命的“孤儿寡母”,吃着简陋的食物,睡在破旧的板床上,每天都提心吊胆,过得十分悲惨。

为了防止有人残害朱见深,万贞儿每晚睡觉都不敢睡得太沉,她把朱见深搂在怀里,生怕一觉醒来朱见深就不见了。

就这样,万贞儿与朱见深度过了五个年头,直到1457年这一年,他们才迎来曙光。

这一年正月,朱祁钰突然得了重病,一度陷入昏迷。

朱祁钰的病,跟他本身体质就差有关,还跟他唯一的儿子朱见济,在被他立为太子的第二年就去世也有关。

尽管能力很出色,但在道德上饱受诟病,皇位也没人继承,于是朱祁钰一病不起。

正所谓趁你病要你命,就在朱祁钰无法正常处理朝政的时候,朝中反对势力开始暗流涌动,投机分子将领石亨、文官徐有贞、太监曹吉祥趁机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位。

朱祁镇复位之后,将朱祁钰关押起来,仅仅一个月之后,朱祁钰就暴毙而亡。

这是朱祁镇的一次绝地反击,朱见深也因此死里逃生,十岁的他被再次立为皇太子。

朱见深一路走来,实在太不容易,在七八年间,一直活得心惊胆战,要不是万贞儿,他即便不被害死,也要被逼得发疯了。

朱祁镇复位的时候,已经27岁了,这个年纪在现在看来似乎不大,但若是放在古代,早已经是几个孩子的妈了,有些人甚至都当奶奶了。

然而,万贞儿却什么也不是,既没有成为妃子,也没有混个一官半职,更没有得到恩赐,找个可靠之人嫁了。

所以,形势迫在眉睫,万贞儿必须为自己打算了,好在朱见深重新成为太子了,她之前是朱见深的依靠,现在朱见深也理应成为她的依靠。

03

万贞儿对朱见深充满感情,毕竟她最青春的年华,都献给了朱见深。

在万贞儿心中,朱见深不是他的儿子,却胜似他的儿子,她最空虚寂寞的时候,是朱见深填补了她的感情空白。

当然了,这种感情不是单向的。

朱见深之前大起大落,在他最需要关爱的时候,是万贞儿陪伴着他,既当爹又当娘,他对万贞儿的感情很复杂,总之他童年时期最重要的女人,不是别人,正是万贞儿。

随着朱见深一天天长大,嘴上有些些许胡须,童年的稚气消散,情感也变得更加丰富,他逐渐发现自己对万贞儿产生了依恋。

随着感情的深入,朱见深又对万贞儿又产生念母情结,继而转化为爱意。

没错,朱见深爱上了万贞儿,万贞儿长期是他身边唯一的女人,在他荷尔蒙开始分泌的时候,万贞儿充当了他的假想爱人。

某一天,这种假想必定照进现实。

大约在朱见深十几岁的时候,有一次他没有控制住,夺走了万贞儿的第一次。

这件事的发生,让万贞儿措手不及,他一直在幻想着,等朱见深继位了,自己会被封个夫人之类的头衔,以朱见深养母的身份享受荣华富贵。

万贞儿唯独没想到的是,自己会成为朱见深的女人,而且是第一个女人!

但是,万贞儿转念一想,这样或许也不错,毕竟自己需要男人,成为皇太子的男人,前途似乎更加光明。

于是,万贞儿接受了这一命运安排,她不知道的是,自己将会受到怎样的挫折。

1464年,朱祁镇驾崩,17岁的朱见深继位为帝,是为明宪宗。

在此之前,万贞儿已经得到了明宪宗的专宠,只不过碍于其身份和年龄,所以并无名分。

朱见深继位之后,他的婚事成为当务之急,但大一开始万贞儿就被排除在外。

原来,早在朱祁镇去世前,就选择了吴氏、王氏、柏氏三人作为朱见深的皇后人选,并且他还公开表示对17岁的吴氏比较满意,让周皇后再考察一下,如果可以就立为皇后。

但是,朱见深却想将万贞儿立为皇后,他向母亲周太后和祖母孙太后提起此事,却遭到了两人的坚决反对,万贞儿非但不能成为皇后,连妃子也别想!

无奈之下,朱见深只得娶了吴氏。

吴氏很优秀,出身名门,长相清秀,知书达礼,颇有才学,其父兄都在朝为官,舅舅孙镗更是在1461年的“曹吉祥之乱”中救国过朱祁镇的命。

吴氏能成为皇后,这没什么可说的,毕竟没人比她更合适了。

但是,在朱见深审美体系中,早就把万贞儿定义为“天下第一美女”,面对美若天仙的吴皇后,他竟然提不起半点兴趣。

于是,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朱见深基本不在吴皇后宫中留宿,而是专宠万贞儿一人。

这就让吴皇后很生气了,心想自己是哪一点比不上万贞儿,要遭受如此冷落?

吴皇后当然不能找皇帝的麻烦了,在手下的挑唆下,他打算给万贞儿一点教训,让她知难而退。

于是,吴皇后行使权力,趁朱见深不再宫中的时候,对万贞儿实施了杖刑。

吴皇后之所以杖责万贞儿,史书说是因为万贞儿“谲智善媚,上宠专宫”,还对吴皇后出言不逊,吴皇后这才没忍住。

原本,皇后打一个宫女,根本不值一提,更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但是,万贞儿是朱见深的心头肉,为了给心爱的女人出头,他竟然废掉了吴皇后,还连带着贬黜了吴氏一族。

一个皇后会因为打了宫女而被废掉,从古至今都很难找到这样的案例,由此可见朱见深对万贞儿的感情有多深!

吴氏被废之后,万贞儿当然无法取而代之,于是朱见深又将之前落选的王氏封为皇后,以此来平息舆论。

王皇后倒是个聪明人,知道万贞儿深受宠爱,所以也不争宠,更不嫉妒,朱见深去她宫里,她就好好伺候;朱见深不去,她也不生气,而是干好自己的事情。

一有时间,王皇后就请万贞儿到宫里来坐坐,以此来拉近关系。

王皇后这么做,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皇后宝座,毕竟吴皇后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至此,后宫之中再也么人能跟万贞儿争宠了,虽然没有名分,却是实际上的后宫之主,没人真的敢把她当宫女来看待。

04

尽管万贞儿受尽恩宠,但她始终缺少安全感,她深知“母以子贵”的重要性,如果要延续朱见深对自己的爱意,自己必须得有个儿子。

更何况,在那个年代,为皇帝生儿育女,才是嫔妃的第一职责,如果万贞儿没有孩子,那么那些反对她的人,迟早要拿这个来说事,到那时她就被动了。

不过,万贞儿已经30多岁了,错过最佳生育年纪的她,还有机会吗?

1466年,在万贞儿和朱见深的不懈努力下,她终于怀孕了,十月怀胎之后,以36岁高龄诞下一个孩子,而且是个皇子!

此前,两宫太后都以万贞儿年纪太大为由,拒绝立其为妃,现在万贞儿诞下皇子,朱见深就有充分理由了,于是第一时间封万贞儿为贵妃。

万贞儿被封为贵妃之后,全家人也跟着享福,万贵被封为锦衣卫指挥使,简直一飞冲天,三个兄弟也都成为锦衣卫千户。

但是,正当万贞儿沉浸在喜悦当中之时,上天给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他的孩子在出生后没几个月就去世了!

这对万贞儿的打击实在太大,朱见深也感到十分悲痛,毕竟这是他的第一个儿子。

朱见深为了安抚万贞儿,让万贞儿再次怀上龙种,更是只专宠万贵妃一人,群臣很着急,于是纷纷劝他“雨露均沾”,她这才勉强偶尔临幸其他妃子。

如果说,万贞儿丧子之前,还是朱见深的天使,那她丧子之后,就化身成为明朝的大恶魔了。

一切都只在一念之间。

此后,万贞儿沉浸在丧子之痛当中,由于她年纪实在太大了,所以也没有再次怀孕。

很快,万贞儿就变成了一个可怕的妒妇,连心理也变得扭曲起来。

万贞儿自己不能生育,对其他怀孕的妃子却十分嫉妒,担心她们威胁自己的地位。

据记载,每当有妃子怀孕,万贞儿就变身成为“打胎小队”队长,史书说她导致后宫妃子“饮药伤坠者无数”,被他害死的皇嗣很多。

在众多嫔妃心中,万贞儿就是个大恶魔,是游荡在后宫的死亡魅影,人人都害怕她,却又不敢得罪,也不敢告发。

朱见深当然不是傻子,当然知道万贞儿在毒害皇嗣了,但她对万贞儿的爱太深,深到可以选择性忽视这件事。

朱见深没有皇子,却没有着急,反倒是大臣们开始着急了,于是纷纷劝他“溥恩泽以广继嗣”,没事举多临幸其他妃子,多生几个孩子,他却不耐烦地回答说,“内事也,朕自主之”。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时间长了,朱见深也有些着急,毕竟他是皇帝,年岁与日见长,没有皇子是不行的。

于是,出于对子嗣的需求,朱见深开始有目的性地临幸一些妃子。

1469年,柏贤妃生下皇次子朱祐极,但这个孩子三岁就去世了,史书说“时万贵妃专宠而妒......柏贤妃生悼恭太子,亦为所害”。

到了1475年,朱见深已经长出白发了,却依然没有儿子,为此感到惆怅,这时候太监张敏因为怜悯他,所以道出了一个惊天消息,“皇上,其实您有一个儿子!”

很快,张敏就把皇子带来了,朱见深为其取名为朱祐樘,并立为太子,即日后的明宪宗,是朱见深的第二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有一次朱见深到藏书阁,偶遇了一个纪姓女史,因其美貌而有才学,于是将其临幸。

后来,纪女史怀孕了,万贵妃听说这事,就派人送去堕胎药,婢女谎称纪女史没有怀孕,只是肚子上长了个肿块,请求去安乐堂养病,万贵妃允许。

后来,纪女史生下一个儿子,即朱祐樘,却又被万贵妃知道了。

万贵妃便派遣太监张敏将孩子溺死,张敏认为皇上还没有儿子,不能这么做,于是私自做主将孩子送到在西苑冷宫中生活的吴皇后处抚养,然后对万贵妃说已经溺死了孩子。

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吴皇后和张敏一直没有对外人说,也不敢告诉朱见深。

直到朱祐樘6岁的时候,朱见深太想要儿子了,张敏一时没忍住,这才透露了实情。

一个统计数据是,从1466年万万贞儿生子,到1476年皇四子朱祐杬出生前,朱见深公开出生的儿子只有朱祐极,这十年间他身体健硕,却没有留下太多子嗣,全是因为万贞儿残害皇子的缘故。

无论对皇帝个人,还是对国家来说,皇子都是十分重要的,是稳固政权的重要环节,万贵妃残害皇子,其实就是在危害明朝江山社稷!

从1476年开始,朱见深确有十几位皇子出生,这是因为万贞儿不再残害皇子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05

朱祐樘被公开之后,万贞儿十分生气,但事已至此,她只能选择接受,还对纪氏母子予以善待,这当然是做给朱见深看的。

1476年的一天,万贞儿邀请朱祐樘到自己宫中吃饭,朱祐樘不好推辞,周太后便嘱咐他说,到那里之后,什么也别吃!

朱祐樘虽然小,但知道万贞儿是个毒妇,他来到万贞儿宫中后,万贞儿给他夹菜,他却说,我不敢吃,怕有毒!

这让万贞儿十分尴尬,心想:小小年纪就敢恶心我,长大了还不得杀了我。

于是,万贞儿便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改立太子。

但是,那时候朱见深没其他儿子,该怎么办呢?

很快,万贞儿就一反常态,劝说在朱见深多临幸其他妃子,广育子嗣,朱见深喜极而泣,便开始了疯狂造人的步伐,在9年间连续诞下11位皇子。

朱见深皇子一多起来,万贞儿就开始吹枕边风,让他改立太子。

但不巧的是,那时泰山地区发生多次地震,占卜者说“占者谓应在东宫”,吓得朱见深不敢改立太子,此事就不了了之。

万贞儿后来也想通了,自己已经是四五十岁的人了,而朱见深才三十多岁,她可能活不到朱祐樘当皇帝了,爱咋咋地吧。

万贞儿又认为,朱见深并没有因为自己没儿子,年纪也大了,就不宠爱自己了,那自己也不用担心地位动摇了。

于是,万贞儿开始转变思路,开始为家族谋福利,她将父亲和三位兄弟都升为高官,并纵容他们疯狂敛财,让他们过上了逍遥法外、挥霍无度的生活。

就连万贵妃的几个只有三四岁的侄子,都得到了官职,但凡跟她沾亲带故的,即便没有当官,也得到了大笔钱财的赏赐。

1487年,万贞儿去世,享年57岁。

史书说万贞儿是暴毙而亡,但一些史料却说她是气死的,有一名宫女犯错,她进行了严厉责罚,却依然不解气,结果气急攻心,痰涌而亡。

万贵妃的去世对朱见深的打击很大,朱见深失去心灵寄托,变得十分颓废,还开始生病,仅仅七个月之后就去世了。

是说对万贞儿的评价不高,主要是她后半生残害皇嗣,放任外戚所导致的,这一时期她确实如同恶魔一般,在方方面面残危害大明。

不过,万贞儿的前半生还是值得肯定的,她像天使一样保护朱见深,从而保住了大明的未来。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