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东北军军长王以哲惨遭部下杀害。作为西安事变的亲历者,张学良被软禁后东北军的核心,王以哲长久以来在人们心目中,一直都是爱国将领的身份。直到47年后,王以哲的女儿找到原国务院副秘书长罗青长:“我父亲究竟是什么人?”
为了给王以哲女儿一个准确的答案,罗青长专门找到了叶帅,经叶帅口头证实,王以哲在1935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中共党员。之后中组部按照叶帅的意见,承认王以哲将军为中共党员。
王以哲出生于黑龙江宾县,14岁考入保定军官学校,与陈诚、何应钦是同窗。毕业之后,怀揣着报效国家的理想,王以哲投奔张学良麾下,成为东北军中的一员。
1931年,在万宝山惨案、中村震太郎失踪事件之后,时任第七旅旅长的王以哲觉察到日军的狼子野心,专门跑到北平向张学良报告。张学良对此十分重视,立刻派人前往南京请示蒋介石。
结果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王以哲被要求不准抵抗。东北全境沦陷之后,王以哲懊悔自己执行了不抵抗的命令,一再向张学良建议不要再听蒋介石的话,并主动请缨收复东北。
1933年初,王以哲率部与日军发生交战, 在不抵抗的政策下歼敌1600余人,大大鼓舞了士气,被誉为民族英雄。后来蒋介石为平息民愤逼迫张学良下野,张学良出访西欧前将东北军编成4个军,提拔王以哲为67军军长。
当时蒋介石曾要求王以哲听从自己的调遣,并许诺将东北军组成一路军交给他,结果王以哲非但没有答应,反而将其送的5万元购置军需用品,全部发给了全军士兵。
1934年张学良回国之后,被任命为鄂豫皖“剿共”副司令,67军被从抗日前线拉到了大别山。在与红军的多次交战中,张学良和王以哲对红军和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认识。
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共中央发表文章,欢迎各路军队团结起来共同抗日。张学良和王以哲等人商量之后,写信给彭德怀表示愿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自此王以哲成为张学良和红军之间联络的桥梁。
1936年,王以哲与李克农分别代表东北军和红军,开始了首次谈判,并达成了停战、互助的口头协定。后来蒋介石下令封锁延长、延川一带黄河,堵截红军,王以哲按兵不动,为红军争取了时间。
之后王以哲还筹划了张学良与中共高层领导的会谈,并派人给红军送枪送钱,以帮助红军度过难关。王以哲因此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地下党员。
西安事变发生后,王以哲向中共中央发了两封电报,通报了捉蒋的消息。中共代表到达西安后,反复指出放蒋争取和平解决事变的正确性和必要性,结果惹得东北军中有些少壮派军官当场持枪示威。
正在这剑拔弩张之际,王以哲表示坚决支持中共的主张,并说服了大部分军官同意释放蒋介石以和平解决事变。
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之后,王以哲在军事上作了充分准备,决心与蒋介石作战到底。结果张学良给王以哲两次来信劝说,王以哲最终同意和谈。放弃以武力解决此事。
然而,随着斗争形式的发展,东北军内部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以王以哲为代表的主和派,被诬陷为出卖东北军,卧病家中的王以哲遭到卫队团连长持枪射击,王以哲身中9弹当场身亡。
王以哲遇害之后,东北军彻底分崩离析,丧失了营救张学良的政治力量。张学良听说王以哲遇害的噩耗后失声痛哭,既为王以哲遇害感到悲痛,也为自己和东北军的命运感到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