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前,走了3500里,他们到底看见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以至于他们会有如此大的改变和成就,乃至于影响了国家,上世纪90年代以及之前,只有244名学生的西南联大徒步旅行团诞生的院士,占当时整个西南联大院士的1/5,进入21世纪随着院士增多,比例有所下降。
♂️我走过他们走过的路,研究资料和老照片,发现这一路:
✨他们被大雪堵阻挡了7天
✨他们在一叶小舟上在急流渡过盘江,沿着曲折的路翻过山脊
✨他们在集市上遇见许多的老乡,但是发现他们买不起东西,也没有多少东西可以买
✨遇见几十颗几百磅的炸弹,就在路边
✨遇见成群的小学生童子军,向他们敬礼
✨他们睡在破庙里,睡在在棺材旁,睡在老百姓的家里
✨他们发现老百姓吃不上饭,田野里开满了罂粟花
✨他们看到黄果树瀑布的壮美,镇远溪流的清澈
✨他们发现了少数民族的多姿多彩,辛劳的人们背着重物行走
🔖镇上插满国旗欢迎他们
🔖县长在布告上写,做好准备,欢迎“民族振兴领导者”的到来
🌍他们用双脚丈量真实中国 他们不是单纯的“逃难”,而是将迁徙变成一场史诗级社会实践!
💡我相信:正是因为联大师生用脚底板感知土地的温度,用眼睛记录民族的伤口,把学问种进现实的土壤。这或许就是“行走的看见”给予他们的最强buff! 所以他们后来成就个人、推动社会国家的发展。
今天,我们更需要一场看见家国、土地和自己的行走
🔥清明,一起重走西南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