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维夫本·古里安国际机场的跑道在深夜被火光照亮,胡塞武装发射的“火山-3”高超音速导弹第三次击中这座以色列空中门户。几乎同一时间,红海上的美军“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遭12架自杀式无人机突袭,五角大楼却陷入异常沉默——中东以三起连环袭击事件,将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推向新高。
以色列国防军确认,3月30日从也门方向来袭的导弹速度达到8马赫,迫使部署在特拉维夫的“箭-3”反导系统启动拦截,但未能阻止部分弹片击中机场货运区。这是继3月24日、27日后,胡塞武装第三次针对该战略枢纽的精准打击。国际战略研究所报告显示,以色列对高超音速武器的拦截成功率不足35%,而胡塞武装已公开宣称拥有每月生产5枚同类导弹的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遭袭的货运区堆放着美国刚交付的F-35战机零部件。自特朗普政府重启对以军援以来,以色列通过本·古里安机场接收了价值23亿美元的军事物资。胡塞武装的持续打击,已导致该机场货物吞吐量下降47%,迫使美军启用希腊克里特岛作为临时中转站。
作为对美军70次空袭的报复,胡塞武装3月30日动用“圣城-2”巡航导弹攻击“杜鲁门”号航母。卫星影像显示,美军被迫启动“密集阵”近防系统拦截,6枚导弹残骸坠入距航母800米海域。这是该航母部署红海以来第14次遇袭,但五角大楼至今未公布损伤评估。
更严峻的考验即将到来:五角大楼已下令“卡尔·文森”号航母从西太平洋急赴中东,预计4月7日形成双航母战斗群。军事专家指出,美军现有防空体系难以应对高超音速武器的饱和攻击,若胡塞武装动用“火山-3”打击舰艇,拦截成本将飙升至单枚反导导弹420万美元。
以色列3月29日对叙利亚霍姆斯省T4空军基地的突袭,意外成为俄土战略博弈的转折点。普京与埃尔多安3月30日的通话中达成关键共识:俄将向土耳其提供S-400防空系统升级组件,换取土方限制对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的支持。这项交易直接冲击美国在叙北部的布局——土耳其控制的伊德利卜省,正是美军特种部队渗透的主要通道。
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同步强化:赫梅米姆空军基地新增部署6架苏-57战机,塔尔图斯港的“棱堡”岸基反舰导弹系统完成实战部署。这些动向迫使以色列空袭行动半径压缩至距戈兰高地150公里范围,较此前缩减60%。
胡塞武装的导弹攻势已改变地区力量对比:以色列被迫将30%的防空力量转向本土防御,美军则陷入日均消耗4200万美元反导资金的困境。与此同时,俄罗斯通过军火交易与能源合作,正将伊朗、土耳其拉入“反美技术同盟”——德黑兰向莫斯科转让的导弹燃料技术,使俄“锆石”高超音速导弹量产速度提升300%。
国际危机组织警告,当前中东正处于“系统性冲突”临界点:胡塞武装的导弹库存、美军的航母威慑、俄罗斯的战术核武器部署,构成三重不可预测变量。当特拉维夫与红海的硝烟尚未散尽,更大规模的战略摊牌或许已在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