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需要满足GB/T 3836.4—2021《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6.3的要求之外,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与非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之间,应采用下列a)和b)给出的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隔离。
a)当采用间距实现隔离时,接线端子裸露导电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应不小于50 mm;应注意接线端子的布置和接线方法,确保导线发生移动时不会导致电路之间接触。
b)当本质安全电路与非本质安全电路的端子安装在不同的外壳内进行隔离,或在同一个保护罩内用端子间绝缘隔板或接地金属隔板进行隔离时,应满足下列规定:
1)用于隔离接线端子的隔板应延伸到接近外壳壁1.5 mm以内,或者确保在隔板周围任一方向测量时,接线端子裸露导电部件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小于50 mm;2)金属隔板应接地,并且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保证在现场布线时隔板不被损坏。隔板厚度应不小于0.45 mm,否则应符合标准GB/T 3836.4—2021中10.6.3的规定。另外金属隔板还应有足够的载流能力,防止在故障条件下被烧穿或接地失效;3)非金属绝缘隔板应有合适的CTI、足够的厚度和支撑能力,使之不易变形失去作用。这种隔板厚度应至少0.9 mm,如果隔板厚度小于0.9 mm,应符合标准10.6.3的规定。
对于不同的本质安全电路,外部连接件的裸露导电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应符合下列规定:
不同本质安全电路之间至少6mm;如果安全分析时没有考虑接地连接,距接地部件至少3 mm。
固体绝缘壁或隔板的隔离间距按图1和图2测量。测量时,应考虑没有刚性固定的金属部件任何可能的移动。不同本质安全电路的接线端子的隔离
标引序号和符号说明:1—导电罩;
T—导电部件间距;
d—外部接线端子的电气间隙。
注:所示尺寸为上述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而不是绝缘厚度。
本质安全端子和非本质安全端子的隔离标引序号和符号说明:1—罩:非导电,或导电并接地;2—隔板,在本示例中,它应是均匀的,应与基座一致或粘合在一起;T—导电部件间距。d1≥3 mm,当罩导电并接地时;d2≥6 mm;d3≥50 mm或d4≤1.5 mm。注:所示尺寸为上述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而不是绝缘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