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妻子辅导三年级儿子做作业,儿子有点自以为是,妻子指出他的问题,他总是一副不服气的样子。
我在旁边实在看不下去,就忍不住对儿子说:“你不要一脸的不耐烦、不服气,我告诉你,一个人能听进去多少别人的话就决定了你将来能走多远!”
说完这句话有一个想法突然冒了出来。
我一开始读《资治通鉴》纯粹是出于对历史的喜爱,更像是读故事书,每次看到里面长篇累牍的各种奏章就头疼,这些奏章太难读了,里面包含了太多的文化知识,没一定的基础很难读懂。
我一直想司马光为什么要加入这些奏章呢?我以前也有过思考,我以为,《资治通鉴》这本书是编给皇帝的教科书,所谓“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皇帝没时间看前人写的奏章,司马光就把有教育意义、有资于治道的挑出来给宋朝的皇帝看。
今天我突然想到,也许司马光还有另一层意思,纵观《资治通鉴》里面的奏章,写的很好但是皇帝没有采纳的占了多数(没有准确的统计,我直观的感受),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历史上明君少、昏君多,司马光的意思就是凡是能听进大臣建议的都成了明君,凡是听不进大臣建议的都成了昏君,甚者亡国亡家!
司马光在用他的方式在向皇帝进谏,但是能读懂的皇帝估计不多!因为能听进别人的建议太难了,孔子讲“勿必、勿固、勿意、勿我”,有多少人能做到,何况高高在上的天子?
唐太宗李世民算是一个能听进意见的皇帝了,但是魏征死后还是清算了魏征、出征了高丽,直到铩羽而归才恍然大悟!
司马光知道劝皇帝听谏太难,风险也太高,所以在《资治通鉴》中反反复复的不断举出历史上的事例,今天我们看看,像不像我们对孩子一遍一遍的唠叨?至于效果,那就见仁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