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后,新攒钱主力军登场!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00 后是在物质相对充裕的环境中长大的一代,“爱花钱、不存钱” 似乎成了他们的标签。各种社交媒体上,00 后分享的精致生活、潮流好物,让不少人觉得他们是消费的主力军,挣多少花多少,毫无储蓄意识。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近年来,一股 “攒钱风” 正悄然在 00 后群体中兴起,逐渐吹散了外界对他们的刻板印象。相关数据显示,约有 2000 万 00 后已经加入定期存钱的大军,00 后每户每月的存款频次达到了 10 次,年增长率为 10%。这些数字背后,是 00 后们日益增强的财务意识和对未来生活的深谋远虑,他们正用行动证明,自己已然成为攒钱新势力。
攒钱为哪般?00 后的理由很 “上头”
(一)经济 “动动荡”,钱包得 “抗抗”
这代 00 后,他们的大学生活与疫情相伴。许多人的家庭在疫情冲击下陷入困境,父母失业,经济重担陡然落在了这些尚未完全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肩头。曾经在公司里遇到的 00 后同事,他们礼貌而内敛,在消费上极度克制。谈及原因,是疫情期间不仅要自己挣学费,甚至还要负担一家人的生活费。这份过早背负的经济压力,让他们深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难,“穷怕了” 三个字,道出了无数心酸。
疫情就像一场大考,让 00 后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 —— 充满不确定性。曾经安稳的家庭经济状况,可能瞬间被打破。父母的收入不再稳定,一些原本规划好的未来,如继续深造、旅行等,都因资金问题变得遥不可及。这种冲击让 00 后深知,只有口袋里有钱,才能在突发状况面前有一丝喘息的机会。
数据显示,疫情期间,不少家庭的收入锐减 30% - 50%,而 00 后中有很大一部分开始寻找兼职,平均每月兼职收入虽然只有 1000 - 2000 元,但他们却将其中的 60% - 80% 存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不仅是对家庭责任的担当,更是他们理财意识觉醒的开始。
(二)职场 “大内卷”,“薪” 安靠积攒
当 00 后踏入职场,看到八零后、九零后在 35 岁这一关卡面临的失业困境,心中的不安更是被无限放大。如今不少公司设置的 35 岁年龄门槛,就像一道高悬的剑,让他们早早对未来产生了深深的焦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他们意识到,工作并非稳定不变的保障,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00 后步入职场,本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优质岗位却僧多粥少。加班文化盛行,“996”“007” 成为一些行业的潜规则,而薪资增长却十分缓慢。据调查,00 后职场新人中,超过 70% 的人表示工作压力大,且对薪资待遇不满意。与此同时,职场晋升通道狭窄,内部竞争激烈,“大饼” 画了一个又一个,真正能实现职业飞跃的人少之又少。
在互联网行业,35 岁被视为一道 “生死线”,一旦迈过,裁员风险骤增。00 后们看到前辈们的遭遇,深知不能将未来完全寄托于一份工作。他们害怕自己到了 35 岁,上有老下有小,却突然失去经济来源。于是,存钱成为了他们对抗焦虑与不确定性的有力武器。对他们而言,这并非简单的储蓄行为,而是在为未来可能到来的失业危机未雨绸缪,是在 35 岁来临之前为自己积攒下创业的启动资金,或者是攒够一笔足以支撑自己提前退休、摆脱职场焦虑的财富。
(三)生活 “小确幸”,攒钱来 “买单”
在存钱的同时,00 后并没有放弃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他们的消费观念更加理性,注重自我发展,以悦己型为主。与以往年轻人追求的物质享受不同,00 后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生活质量,他们希望通过资金的积累和合理的理财,在未来选择更灵活的生活方式,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完美平衡。
00 后受访者比 90 后更愿意为兴趣爱好和自我提升付费,运动健身、电竞游戏、旅游等都是他们热衷投入的领域。00 后林同学是运动健身爱好者,每月生活费 2500 元左右,但至少会拿出 500 元用在运动方面,购买蛋白粉等健身用品和健身房会员卡。他认为健身能释放压力,训练出的肌肉还能给自己正向反馈,提高自信心,他觉得未来还会不断增加运动费用。
还有不少 00 后为了追求 “局部退休” 而努力存钱。“局部退休” 是指通过储蓄和理财,让利息或理财收益覆盖日常最低生活开支,从而实现不必为生计奔波,拥有更多自由支配时间的生活状态。他们渴望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陪伴家人,去享受生活。在小红书上,关于 “00 后局部退休计划” 的笔记众多,分享着各种省钱、存钱、理财的经验,以及对未来自由生活的憧憬。
无论是学习新技能、开一家小店,还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环球旅行,这些梦想都需要资金的支撑。00 后们明白,当下的克制,是为了未来更肆意的生活。每一笔节省下来的开支,每一份存入银行的工资,都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生活的一份安全感的渴望。他们在当下克制欲望,在消费浪潮中逆行,只为在风雨飘摇的未来,能有一处安稳的避风港,能掌握自己生活的主动权,不至于被时代的洪流轻易裹挟而去。
00 后攒钱,各有各的 “奇招妙法”
(一)“花式记账”,每笔开销 “心中有数”
在这股攒钱热潮中,记账成为了许多 00 后的第一步。与老一辈人传统的手写记账本不同,00 后们更倾向于使用各种便捷的 APP 来记录日常开销。这些记账软件不仅操作简单,还能自动生成各类图表,直观地展示出消费结构。
00 后的晓妍,刚步入职场不久,每月工资到手 8000 元,可每到月底却总感觉钱所剩无几。于是,她开始使用记账 APP,坚持了三个月后,发现每月在咖啡上的开支竟高达 1000 元。原来,她每天上班路上都要光顾咖啡店,一杯 30 多元的拿铁成了日常标配。看着账目上的数字,晓妍意识到这是一笔不小的浪费。从那以后,她购买了咖啡器具,自己动手制作咖啡,每月的咖啡支出骤减至 200 元左右。通过记账,晓妍清楚地掌握了资金流向,及时调整消费习惯,每月能稳定地攒下 2000 多元。
(二)“自制‘拿铁’因子”,小钱 “聚沙成塔”
“拿铁因子” 一词源自一个经典的理财故事,说的是一对夫妻每天早上必喝一杯拿铁咖啡,看似不起眼的小开支,日积月累下来竟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00 后们深知这些日常小开销的 “杀伤力”,纷纷开始寻找自己生活中的 “拿铁因子”,并果断 “斩立决”。
除了像晓妍一样自制咖啡,不少 00 后还选择自带午餐上班。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小宇,以前每天中午都点外卖,平均每餐花费 40 - 50 元,一个月下来午餐支出就超过 1000 元。后来,他尝试自己前一天晚上做好饭菜,第二天带到公司用微波炉加热,成本直接降到每餐 15 元左右,每月午餐费用节省了一大半。还有的 00 后减少购买瓶装水,随身携带保温杯;拒绝冲动消费,在购物前先冷静思考是否真的需要。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改变,却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了他们的小金库。
(三)“搞钱副业”,开辟收入 “新赛道”
光靠 “节流” 还不够,00 后们还积极开拓 “开源” 渠道,搞起了各种副业。凭借着互联网赋予的机遇和自身多才多艺的优势,他们在业余时间大展拳脚,让钱包迅速鼓起来。
自媒体平台成为了许多 00 后施展才华的舞台。喜欢美妆的小萱,利用业余时间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分享美妆教程,从化妆技巧到产品评测,内容丰富实用,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随着粉丝量的增长,品牌合作邀约不断,如今她每月仅靠接广告就能收入 5000 多元。还有擅长写作的小辉,在各大公众号投稿,文章频频被录用,稿费收入也颇为可观。除了自媒体,做家教、兼职配音、摆摊卖货等也是 00 后们热衷的副业选择。小峰利用周末时间给高中生辅导数学,每小时能挣 150 元,一个月下来,家教收入就有 3000 多元。这些副业不仅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更让他们在攒钱的道路上 “如虎添翼”。据统计,有副业的 00 后平均每月能多攒 3000 - 5000 元,相比仅靠主业收入攒钱的同龄人,速度快了近一倍。
(四)“赛博养娃”,攒钱也能 “玩” 起来
在众多攒钱方法中,00 后们还发明了一种别出心裁的 “赛博养娃” 沉浸式攒钱法,将攒钱这件看似枯燥的事变得充满趣味。
00 后网友小丁的经历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去年 9 月,待业在家准备去外地入职的小丁刷到一条营销号视频,教大家 “假装怀孕” 存钱法。正为自己 “小金库” 见底发愁的小丁决定尝试。她将某社交账号改名为 “假装养娃存钱”,发了第一条内容:“今天你发现自己恶心想吐,怀疑自己怀孕了,下单了三份验孕棒,花了 30 元左右”,并按照规则往自己的账户里存入 30 元。为了让 “孩子” 更有存在感,她给孩子起了胎名,还精心设计后续剧情,从第一次孕检、购买叶酸,到逛超市给 “宝宝” 买衣物,每一笔对应的开销都存入账户。随着剧情推进,小丁的 “养娃账户” 资金越来越多,截至记者发稿时,已达到 3360 元。小丁表示:“默默存钱很容易半途而废,但有了这个剧情设定,就像肩负起一份责任,趣味性更强,存钱压力也小了很多。” 在小丁的带动下,该社交平台上涌现出许多不同版本的 “假装怀孕”“假装养娃” 博主,大家各显神通,让攒钱变得妙趣横生。
攒钱之外,00 后还懂 “钱生钱”
攒钱只是 00 后理财的第一步,他们并没有满足于将钱存入银行获取微薄的利息,而是积极探索各种理财方式,让钱生钱,实现资产的增值。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获取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00 后们通过各种渠道学习理财知识,迅速涉足金融市场。
对于刚刚接触理财的 00 后来说,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是他们的首选。货币基金以其流动性强、风险低的特点,成为了许多 00 后的 “存钱罐”。余额宝等货币基金产品,不仅操作方便,还能让闲置资金每天产生收益,虽然收益不算高,但日积月累下来也颇为可观。此外,债券基金也备受青睐,它相对稳定的收益和较低的波动,让 00 后们在理财初期既能感受到资产的增值,又不至于承担过大的风险。
随着理财经验的积累,一些 00 后开始尝试更具挑战性的投资领域 —— 股票。尽管股市风险高、波动大,但他们凭借着年轻的冲劲和对新知识的快速学习能力,勇敢地踏入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领域。00 后小宇在大学期间就开始接触股票投资,他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股票知识,研究公司财报,关注行业动态。起初,他只是用自己积攒的几千元零花钱试水,在经历了几次涨跌后,逐渐摸索出了一些门道。如今,他的股票账户市值已经增长了 50%,虽然过程中有过亏损的焦虑,但他始终坚持学习和总结经验,不断调整投资策略。
除了传统的金融投资,00 后们还关注新兴的投资领域,如数字藏品、虚拟货币等。不过,他们也深知这些领域的风险极高,大多只是抱着学习和了解的心态少量参与,避免过度投入。在探索 “钱生钱” 的道路上,00 后们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与果敢,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未来的财富积累打下坚实的基础。
00 后攒钱,掀起的不只是 “钱包革命”
00 后掀起的这股攒钱风,其影响已远远超出了个人财富积累的范畴,正在对整个社会产生深层次的 “连锁反应”。
在个人成长层面,攒钱让 00 后变得更加自律和坚韧。曾经随心所欲的消费习惯逐渐被理性规划取代,他们学会了延迟满足,懂得为了长远目标克制当下欲望。这种自律精神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学习新知识、提升技能,还是坚持健身、培养爱好,都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毅力。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他们不再轻易依赖他人,而是凭借自己积攒的财富和智慧寻找解决方案,独立性与日俱增,为步入社会后的人生征途打下了坚实基础。
于消费文化而言,00 后的攒钱行为无疑是对传统消费主义的一次有力冲击。以往商家靠制造消费热点、贩卖焦虑来刺激年轻人冲动消费的套路愈发行不通。如今,00 后更注重产品的品质、实用性以及性价比,追求消费与自身价值观的契合。他们热衷于在二手市场淘宝,让闲置物品重新流通;对国潮品牌的青睐,推动本土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支持环保、可持续消费理念,促使企业在生产环节更加注重绿色环保。消费市场在 00 后的影响下,正朝着理性、多元、可持续的方向加速转型。
从社会经济角度看,00 后攒钱为金融市场注入了新活力。银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纷纷针对这一群体推出个性化产品与服务,从低门槛的理财产品到趣味化的储蓄计划,满足他们多样化的理财需求。同时,这股攒钱潮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资金的流向,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在创业领域,越来越多有想法、有创意的 00 后凭借前期积攒的资金勇敢迈出第一步,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成为推动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