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仕,亦称休致、致事,即送还官,即现代退休制度的先驱。在周朝,我国官吏“告老”的思想已经初露端倪。
汉平帝元始年间,正式建立了致仕制度,明确了官员致仕的条件、致仕后的优待。
在魏晋南北朝,官员七十致仕的思想逐步强化,朝廷官员的致仕年龄、致仕等都是由皇帝颁布诏令确定的,但是魏晋南北朝时局不稳,致使其实施得不够理想。
到唐朝,官吏制度得以发展和完善。唐代的官吏制度在汉代和魏晋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完善。
唐代致仕制度在继承前朝的基础上,对致仕后的优待作出了新的规定。但唐代官吏的变化比较大,官吏的频繁离职率也比较高。
《全唐文》中有这样的记载:七十岁以上,可辞官。病入膏肓,致仕。”由此可见,致仕有两大条件:年纪和健康。
1.衰老和虚弱
唐人的致仕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年龄和身体状况。
《全唐文》一书中,上官仪在《为卢岐州请致仕表》中写道:“时不我待,智用渐衰,仲宣体弱,渐与年并,修龄疾甚,亦随衰及。”于是,卢岐州自告奋勇,将自己的位置拱手相让。
当然,也有一些官员到了一定的年纪还没有入仕,这与他们的个人决策、政治背景、官员的声望、个人的能力有关。
同样的,也有一些人年纪大了,年纪大了,不能承担太多的责任,但是他们还是贪图名利,不愿意辞官。
2.有病
如果没有达到致仕的年纪,但是因为身体状况不佳,或者因为身体原因而不能继续为朝廷服务的话,可以提早辞官。
就像唐代的魏征,他还没有到退休的年龄,却因为身体的原因,早早的就辞官了。所以在正常的时候,当一名官员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就会提出辞呈。
3.寄宿家庭
受宗法、儒学等因素的影响,家族意识在古代已经根植于社会中。
而且古人崇尚孝道,在京为官的官员离家太长,父母年事已高,为了防止子女不能抚养,朝廷里的官员都会主动请缨,让自己的父母回家。
正如《为温给事请致仕归侍表》中所说:“今臣母于国妾卢氏,年八十,志力衰,体弱多病。”
兄长年幼,母亲病重,温施事提出辞世,其主要理由是归乡照顾母亲,并遵循唐代的“孝”治国方针。
4.战略上的政治斗争
唐代的官员也经常把“请辞”当作一种政治上的斗争手段。
武则天时代,王及善为中书令,张易之兄妹仗势欺人,扰乱朝纲,王及善屡次上书,都被武则天激怒,王及善亲自上书,请辞仕还乡,力劝天下废臣。
从《为王及善请致仕表》一文中可以听得出来,王及善对自己的宠臣之死,是多么的痛苦和无助。
除积极致仕外,还经常出现被统治者下令辞官的情形。
比如唐肃宗时代,陈玄礼就是皇帝李隆基的旧部,对唐肃宗的统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唐肃宗下令陈玄礼辞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唐代,致仕是一种激烈的政治斗争。
5.情势所迫
朝堂上风起云涌,文武百官要么被打压,要么被排挤,要么被逼无奈,要么被逼着辞职。
《为工部尚书段纶请致仕表》中写道:“长时间的腐朽,贪功冒进,何颜为官?”
段纶是李渊的驸马,在高祖时期,他声名显赫,但因为权势太大,得罪了很多大臣。唐太宗继位后,段纶在朝廷里备受排挤,再加上杨思齐的举荐,他的职位被贬,最后他主动请缨,回乡里休养生息。
6.避世
“多亏了尘埃,我一个人去了深山。”宦海起起伏伏,纷繁的官吏文书,勾心斗角的勾心斗角,都让朝臣们精疲力竭。朝堂上的官员,在官场上沉沦了这么多年,早就厌倦了红尘,想要退隐,与林壑一起,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山涧漫漫,待花木枯萎。云霄独坐,仰望阙庭,更添爱慕。”可见,隐居与明哲保身,也是促使唐代文官致仕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七十致仕只是唐代致仕的一种限制,官员致仕的理由并非限于旧疾,而是由于朝堂政治、官员个人的个人价值诉求等因素。
1.离职手续
官员的离任需要经过一些程序。唐朝官员致仕的三大步骤。
在唐代,六品以下的文武百官,都是要经过尚书省的审批,然后由尚书省来决定。五品以上官员的请柬,由皇上来决定。
在写仕途时,有一定的规律性,往往在开篇时使用了大量的“退位闲散”的典故。
在递交了辞职信之后,大臣们也将收到“答致仕表”。唐高宗在唐高宗《答张行成因旱请致仕表手制》一文中,将其归咎于“寡德”,并婉言谢辞张行成。
致仕的最后一项步骤,是由经批准的致仕官员上奏谢恩,并完成有关的手续,然后辞职。
与“请致仕表”相反的,是致仕官员的谢辞表,与请仕表一样,谢许致仕表可以是自己写的,也可以是有才华的人写的。
唐朝李峤《谢许致仕表》就是一部典型的致仕谢恩的奏折。
他又强调了自己辞官的理由,说自己在辞官之后,会继续关心朝廷,不会忘记皇帝的恩惠。最后,向君主恩准致仕表示感谢,例如:“无任狗马栖恋,特为驻防使,陈谢以闻。”
在谢许致的仕途上奏了一封奏折,这是最基本的致仕手续,然后就是辞官回家的时候了。若“请致仕”未获皇上同意,请致仕的官员也要上奏谢恩。
2.公职人员的待遇
唐代致仕制度的成熟也体现在官员致仕后的待遇提高上,具体可分为三类:俸禄、政治待遇、心理安慰。
唐代官员在辞官后,仍然享有一定的薪金,以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
唐代推行“均田制”,致仕官员还可以享有职分田、水业田等,这是唐代官员致仕后的主要经济来源,按官职等级划分田产,保证了他们的养老。
那些已经致仕的朝臣,那些有丰富的治理经验和才干的有名望的官员,即使致仕以后,也会经常去朝觐;当遇到重要的决定问题时,统治者也会询问致仕的官员。
因为统治者的需求和其他原因,他们会继续听朝。为了照顾那些在朝堂上任职的官员,统治者还会赏赐他们一辆马车,供他们上朝。
唐代的统治者在给予高官的俸禄和政治地位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很大的精神上的关注。《张守节致仕诏》中说:“我年事已高,虽辞官,但仍有一子之职,以尽孝道。”
在官吏致仕之后,他们的职务可以传给后代,使他们安心地退休。对于那些无依无靠的仕宦之家,统治者还下了死命令,让他们的子女在京城中养老。
在朝廷重大事件中,如封禅、大赦等,致仕的官员都会得到奖赏和封爵,如《即位赦文》、《南郊赦文》等。
1.多次辞官的现象
因朝政需求等原因,经常会有官员提出辞官但未获批准,或者已致仕的官员又被重新任命,这就是官员一再致仕的现象。
《全唐文》中有高颖《请致仕表》三篇,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三篇,由此可以看出,朝中大臣请辞官的过程是曲折的。
通常,当一位德高望重的元老大臣提出辞职后,皇帝会因为他的信任和信任而拒绝他的辞呈,并且下令他在朝任职,因此,有很多官员都会主动请缨。
在唐朝,已致仕的官员也更多。苗晋卿,经历了唐玄宗,唐肃宗和唐代宗三朝元老,三度辞官。
唐玄宗年间,正值安史之变,苗晋卿被封为陕州刺史,当时正值安史之乱,朝廷内斗得如火如荼,杨国忠为了打压苗晋卿,将他推荐到前线。
苗晋卿因为不想上前线,第一次向唐玄宗提出了辞职的申请,“到了宫中,固老请辞,违抗圣旨,革职。”
苗晋卿以年迈为理由,以退隐朝政,其实是苗晋卿和杨国忠在政治斗争中落败后,不得已而为之。
后来肃宗登基,皇帝继位之初,急需一名德高望重的臣子来稳定朝政,辅佐政事,唐肃宗便将苗晋卿重新召回,以他在玄宗时期的声望,任命他为左丞相,掌管朝政。
安史之乱平息后,苗晋卿再次以太子太师的身份向朝廷提出了辞呈,这一次,他的请辞是因为他的主观意愿,但唐肃宗对苗晋卿非常信任和信任,所以在次年,苗晋卿就被任命为侍中。
后来唐朝皇帝登基,天下大乱,苗晋卿年事已高,身体虚弱,不能再为朝堂服务,苗晋卿为了避祸,再次提出了辞官的要求。
从苗晋卿等人屡次辞官的情况来看,他们的仕途与政局、统治者的需求密切相关,而他们的“退”也成为了当时政治的一个缩影。
官员们一再辞官的理由可以概括为:一是皇上信任和信任盛德的元老,拒绝了他们的辞呈,致使官员们多次上书请辞。
二是在第一次致仕之后,由于朝廷政治斗争、统治者和国家的需要,会重新任命,直到政治稳定或者官员本身的健康情况不适合担任要职。
2.公务员制度的特征
唐朝的致仕制度在承袭了“七十致仕”的传统之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其致仕理念也逐渐趋于成熟和复杂化。
首先,唐代的致仕制度是非常灵活的。若是文武百官的实力还在,也可以留在这里。如果官员尚未达到退休的年纪,但是由于病而无法再担任公职,可以提早退休。
唐代正式建立了参政体制,允许在朝中任职的官员灵活地上朝、继续管理国家。由于统治者和政治的需要,唐代的致仕官员在退休后仍有重新任职的可能。
其次,唐代的官吏制度存在着等级森严的特点。因官职等级的差异,其致仕条件、致仕程序、致仕待遇也不尽相同。
比如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向皇上递交辞职信,六品以下的官员,则要提交尚书省的请愿。
不同的官员在致仕后,会得到不同的优待,而在朝政中,通常都是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享有。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唐朝的官吏制度具有很强的阶级意识。
致仕是中国古代官吏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能促进官吏的更替,也能促进官吏的更替,从而促进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的建立。
通过对唐朝官员致仕的原因、致仕的过程以及致仕后的处理,可以使我们对致仕制度有更深入的理解。
唐代的致仕制度吸收了前朝的经验,使之得以发展和完善,唐代的致仕制度为其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一制度不但使当时的官员得到了丰厚的赏赐,而且还促进了当时的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