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陶瓷:鼎盛时期的越窑

泰河趣趣 2024-12-04 10:15:03

越窑,为我国烧瓷历史最早的瓷窑之一,对浙江东北部宁、绍一带北宋以前瓷窑的统称。越窑制瓷渊源可以上溯至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生产,自东汉创烧成熟青瓷后,其制瓷业不断发展,先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发展时期和唐、五代和北宋初期,越瓷的烧造规模趋于鼎盛状态,但随着龙泉等地青瓷窑场的兴起而逐渐衰退。

青瓷的烧造技术到唐代已相当成熟,唐代越窑青瓷以其釉色之美著称于世,成为南方著名的青瓷窑,为当时全国青瓷之冠。唐代越窑青瓷釉质细腻,透明度好,釉色极为优美,不仅大量烧制青中闪黄的艾色越瓷,还成功地精制出青中闪绿的“秘色”瓷器。

秘色瓷一直在“传说”中,直到法门寺地宫的发现才将秘色昭示天下。苏州博物馆有一件五代时期的秘色瓷碗,那个颜色真的漂亮。

上海博物馆的陶瓷馆里藏有从唐到北宋的越窑瓷器,这个时间段正好是越窑鼎盛时期,瓷器釉质滋润肥厚,釉色青中微带黄色。

唐 越窑青釉海棠式碗。

越窑初唐时器物以素面无纹者居多,晚唐时花纹增多,图案题材广泛,有花卉、动物、人物故事和山水流云等。

唐 越窑青釉执壶。

唐 越窑青釉四足水盂。

唐 越窑青釉四系壶。

唐 越窑青釉碗。

五代 越窑青釉刻花钵。

北宋 越窑青釉刻划花粮罂瓶。

上海博物馆陶瓷馆展出的越窑瓷器没有“秘色”,均为青中带黄的那种。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越窑青釉“太平戊寅”款划花双鹤纹盒。

1 阅读:25

泰河趣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