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第四层的谜题终于揭开了,这是一个汉代家庭的合葬墓。
那么大量的动物骨骼是怎么回事呢?而那些诡异的人骨又该如何解释呢?看来这些问题一时半会儿都没有答案。正当考古专家们陷入困惑时,有一位专家将注意力转向了这个奇怪的大坑的形成原因。
他们发现这个大坑恰好位于墓室正上方,而墓葬中的随葬品几乎被彻底掠夺一空,难道这是一个盗洞?
这个神秘大坑就是盗洞本身?但是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盗洞呢?这又不是什么显赫的大墓,为何要动用如此庞大的力量?一般来说,盗洞都相对较小,只够一个人下到墓室中取走一些随葬品,通常只有1米左右或者60公分左右的大小是正常的。但像这个大坑,三米七、两米二的范围实在太大了。
这个坑不仅巨大,而且呈现出上宽下窄的漏斗形状。为什么会这样呢?考古专家们思考着,突然想起了一个细节:石砚子墓地的土壤是一种非常容易随降水流失的土质。难道这个巨大坑的漏斗形状是因为地表的黄土不断向内坍塌而形成的呢?
换句话说,这个大坑最初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小盗洞,经过千百年的雨水冲刷,黄土不断坍塌,才形成了现在的漏斗形状。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具姿势诡异、遍体鳞伤的人骨难道就是不请自来的盗墓者?专家们认为这是有可能的。
他们分析称,很可能是一个盗墓者在盗取其他墓葬后,由于分赃不均或其他原因被杀害,然后被遗弃在这个盗洞中。一开始,大家都认为这个推测非常有可能。然而,当他们获得所谓盗墓者的碳-14年代检测结果时,全体专家都目瞪口呆。这具人骨的年代竟然不是汉代,而是唐代初年,也就是说这个人不是汉朝的人,而是唐朝的人。
有人可能会说,那很好理解,这座墓在唐代被盗了。虽然这种可能性存在,但专家们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为什么呢?因为唐代法典《唐律疏议》明确规定,盗墓行为的惩罚包括劳役、流放和绞刑。这名唐代人生活在唐代初年,他明明知道国家有如此严苛的法律,为何还要冒险盗掘坟墓,以至于自己在其中惨死呢?这种极端疯狂、铤而走险的行为,专家们认为可能性较低。
那么如果不是盗墓者,那这个人为什么会出现在盗洞中呢?这时,一位专家注意到了关于这名男子的检测报告。报告不仅显示他是一位唐朝人,还明确指出他颅骨和肋骨上的伤痕都是在生前造成的,只有左尺骨是在死后断裂的。换句话说,他是被他人杀害的。
他杀?难道是有人蓄意谋杀吗?吉林大学的邹子宁教授提出了另一个观点,他认为这个唐朝男子可能是一起袭击案或凶杀案的受害者。在遭受袭击后,凶手将他的尸体抛弃到M12的盗洞中,以掩盖自己的犯罪行为。也就是说,这位唐朝男子很有可能是一起凶杀案的受害者。虽然凶杀案的第一现场不明确,但凶手选择将尸体藏匿在墓地的盗洞中,这样很难被人发现。
这显然是一起经过精心策划的谋杀案,而受害者的尸体直到千年后的考古发掘中才被发现,可见凶手的计谋之深。这种隐藏在历史长河中的罪行令人震惊。
那么接下来还有一个最后的问题:这些动物遗骸是从哪里来的呢?前面我们提到,在墓葬中发现动物遗骸并不罕见,但让考古专家们感到惊讶的是,这些动物的遗骸都异常完整。在墓葬的第三层中,他们竟然发现了近400块动物遗骸,并成功辨认出其中的15具完整个体。这个谜团让考古专家们结合墓葬的整体情况得出了一个结论:这很可能是一起意外事件。
换句话说,这些动物很可能是不小心掉进这个不断扩大的盗洞中,无法逃脱,最终导致了它们的死亡,因此骨骼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个盗洞就像一本清晰的历史书。第一页是墓葬的建造,翻过这一页,盗洞出现,墓葬被盗。再往后翻,是唐代人的遗骨,再继续翻页,又是动物的遗骸。这些孤立的问号最终连接在一起,给原本平凡的墓葬增添了离奇的色彩。而生活在石砚子村的人们从未想到,在宁静的小村庄地下,竟然隐藏着如此古老的命案。这个发现让人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