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多所高校党委书记校长职位空缺,背后原因引人关注

明亮看教育 2025-02-17 03:35:47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2月15日,湖南多所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存在职位空缺现象。 例如,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湘潭大学校长、长沙理工大学校长、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湖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吉首大学校长,长沙师范学院校长,以及衡阳师范学院、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城市学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等5所高校的党委书记。 如果算上一些高职高专院校空缺的党委书记、校长职位,总计空缺人数至少在12人以上。 这还只是党委书记和校长职位,如果全面梳理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职位的空缺,恐怕人数会更多。 据了解,这是继2023年10月湖南省属高校大批缺额党委书记、校长之后,再次出现的大批缺额现象,这背后引起了不少网友以及关心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各界人士关注。 在我看来,这种缺额纯属于正常现象。 首先,高校领导干部的配备,尤其是高校党委书记、校长这种级别的主要领导干部的配备,从小了说是关乎一所学校的发展,往大的讲,则是事关高等教育的发展,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事项,必须三思而后行,反复比选。 经慎重研究,广泛征求意见之后,选出合适的党委书记和校长,不仅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上述本科高校当中的大学处于湖南高等教育的第一方阵,是湖南高等教育扩大优质本科招生计划的压舱石,更是湖南冲击下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主力军。 空缺之后的再配备,肯定要更加慎重,如果可能的话,配备院士为佳,再不济也至少要更加符合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三高”标准。 因此,短暂的缺额,是为了选出更适合的人选,这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其次,党委书记和校长的短暂缺位,似乎并没有影响学校的发展,这是大家的共识。 因为这些本科学校本身制度体系比较健全,各方面工作都已经走上正轨,发展势头都非常好,各方面力量都朝着做大做强学校综合实力而努力,即便党委书记或校长暂时空缺,丝毫也不会影响学校短期内的发展。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少了一个层级的管理,扁平化的组织反而利于组织达成既定的工作目标。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如果要伺候或者汇报的婆婆姥姥太多了的话,反而影响工作效率,甚至会造成决策的失误。 最后,这种缺额在全国范围内也属于正常的现象。 例如山西的太原理工大学,该校的校长曾经一度空缺近3年;位于天津的河北工业大学校长也曾空缺2年多,位于河北的河北大学也曾空缺校长一年多。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空缺情况出现,这也反映出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职位,不管是短暂空缺还是较长时间空缺均属正常现象,我们不必对此感到惊讶。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是真切期盼湖南越来越多的省属高校能够配备院士书记或者院士校长,将湖南高等教育发展带入更高水平。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请留言发表评论吧!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