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北伐抗日名将被侵华日军称为“战神”,在国军中享有“小诸葛”称号

历史点滴 2018-09-06 20:37:30

中华文明五千年,用兵如神的将帅不乏其人,精忠报国的英雄难以计数。然而,若论在大战中被敌军尊称为“战神”的人,唯有民国时期的白崇禧将军一人,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字健生,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山尾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誉为“小诸葛”。军阀新桂系代表人物,与李宗仁合称李白。北伐战争时,率广西军队攻至山海关。北伐成功后和蒋介石及其它地方势力多次开战。抗日战争爆发后,二人动员广西的军队抗击日军,合作指挥多场大战,屡有胜果。曾获青天白日勋章、抗战胜利勋章、英国巴士武士勋章等。

白崇禧将军胆识超人,用兵机巧百变,谋略深远,记忆力惊人,善于捕捉军情,在国军中享有“小诸葛”、“今诸葛”、“当代张良”、“近代第一龙韬虎略将军”、“常胜将军”等美誉,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不仅为国共双方所公认,甚至连侵华日军也不得不仰慕他的智慧和才华,尊称他为“战神”。

白崇禧

在统一广西的各个战役中,年纪轻轻的白崇禧就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足智多谋,出奇制胜,以少胜多,被其敌手沈鸿英所部誉为“小诸葛”。北伐开始以后,北伐东路军在浙江受挫败,何应钦所率黄埔第一军当时远在福建作战,无法立即调入浙江。蒋介石总司令为此非常焦急,白崇禧挺身而出,表示不计名位,愿赴前线。蒋介石立即任命白崇禧为东路军前敌总指挥,指挥国军进攻江西孙传芳部。

江西南昌之役,北洋军阀孙传芳以三倍兵力进行猛烈进攻,蒋介石亲自统帅指挥的黄埔第一军嫡系被击败,九江失守,南昌被围。白崇禧急率李宗仁第七军救援,一举击溃孙传芳两个师。 在双方兵力极为悬殊的情况下,白崇禧出奇制胜,集中兵力攻击德安, 断绝南浔线,先收复九江,再解南昌之围。双方肉搏三天三夜,最后孙传芳两万余人被俘,国军取得北伐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桂系第七军被孙传芳敌军称为“钢军”,并荣获蒋介石国民政府通令嘉奖为“钢军”。从此桂系“钢七军”威震天下,令北洋军阀、日寇和共军闻风丧胆。白崇禧、李宗仁桂军士兵被美军驻华司令史迪威誉为“世界上最好的士兵”。接着白崇禧挥师向东追击,扫荡浙江,断绝宁沪线交通,于1927年2月收复杭州,3月收复上海,并再次击退孙传芳反攻,歼灭孙部6万余人,取得北伐第二次大捷。

北洋军阀

1928年6月1日,白崇禧就任武汉北伐军前敌总指挥,5日率军自汉口北上,11日即与阎锡山联袂开进北平,受到各界盛大欢迎,成为历史上由华南领兵攻入北平的第一人。9月6日,白崇禧率军在天津誓师,10日占领唐山,13日占领滦州,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子张学良败走大连。23日白崇禧将直鲁军缴械,完全肃清关内,25日白崇禧到达昌黎,滦河以东易帜。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在东北通电东北易帜,宣布效忠南京中央政府。至此,白崇禧“从广西镇南关打到东北山海关”,被誉为“完成北伐的第一人”。

淞沪会战期间,白崇禧深入第一线,多次到前线督战,了解敌我双方的真实情况,知己知彼。他深知敌我力量相差极其悬殊,国军徒作无谓牺牲并不能取得胜利,曾经四次向蒋介石进谏。如果白崇禧的建议开始就被采纳,国军的损失就会减少很多,伤亡也不会那么惨重。在白崇禧的苦谏下,蒋介石终于在11月9日下令兵分两路分别向南京、杭州全线撤退,并责令白崇禧负责整顿部队,收拾残局。这样才保住了尚存的国军主力不被全歼,为日后夺取抗日持久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淞沪会战之后,侵华日军称白崇禧为“战神”,同时又将他列为日本帝国须消灭的“头号战争罪犯”。

淞沪会战

1938年徐州会战的台儿庄大战,在白崇禧的建议之下,李宗仁命令孙连仲第31师(师长池峰城)死守台儿庄待援,将万余日军诱入重围之后聚歼。白崇禧除了在幕后策划部署,还经常亲临前线与各军师高级将领联络沟通,代表蒋委员长鼓舞士气。在危急关头,白崇禧冒着浓烈的硝烟,亲临台儿庄战场调动布置中央军重炮部队和强力火炮抗击日军的围攻。此次大战国军中央军和各派系地方军精诚团结,万众一心,血战三路日军,终于取得聚歼一万多凶残日军的大捷,严重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遏制了日军侵华凶猛势头,粉碎了自“卢沟桥事变”以来“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