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N种回顾方式。
1947年5月,张灵甫的整编74师被全歼于孟良崮战役。
对于华东野战军而言,此战重挫了国民党对山东地区进行“重点进攻”的战略,粉碎了敌人想要“鲁中决战”的计划,并且缴获大量战利品,战果颇丰。

其次,整编74师的覆灭让蒋介石颇为心痛,在自己的日记里面写道:
“整编74师被歼灭是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是无可补偿的损失!”
为了追究救援不力这个责任,在蒋介石的严令下,国民内部有多名高官受到牵连审讯,其中包括第一兵团司令汤恩伯被撤职,83师师长李天霞被交由军法处会审等等。

然而就孟良崮战役而言,当时被围的整编74师并非完全就是死局,当时在山东是有一个人能够救出张灵甫的,不过很不凑巧,这员国民党战将直接被蒋介石给架空了!
那么,此人究竟是谁?他当时在山东又有着怎样的职位?

这名国民党战将就是王耀武。
孟良崮战役发生的时候,王耀武被蒋介石任命为第二绥靖区司令官,并且兼任山东省主席,可以说是国民党在山东地区的最高负责人。

王耀武
而在到山东就职之前,王耀武在国民党内部一直都是领兵打仗的角色,很少参与政治上的地方管理,更没有过主政一方的经历。
因此上也可以说是空降到了山东,担任地方级的最高行政长官。

王耀武(左一)
蒋介石之所以会将王耀武放到这个位置上,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王耀武是山东人,于1904年出生在山东泰安。
王耀武从军之后,因为战功原因,家族在山东也可以算是一个响当当的大户。
因此上如果王耀武到山东就职,不仅在地理和人情关系上都熟悉,也更容易得到山东当地百姓的认可。

其次就是王耀武于1924年报考黄埔军校,属于黄埔军校的第三期学员,在国民党内部属于黄埔系成员,这一点是值得蒋介石信任的。
并且有着黄埔三期这层身份,在当时的国民党内部也有着一定的号召力,调度其他军队能够顺利一些。

最后一点,也是蒋介石最看重王耀武的一个优点,那就是王耀武是国民党内部比较“能打”的一部分将领,和杜聿明一样。
王耀武在抗日战场上有着很大的战功,并且属于打满全场的状态。
从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再到鄂西战役和常德会战,这些战场上都有着王耀武的身影。

就指挥作战这一点而言,蒋介石对王耀武的评价很高,并且在山东战场上与华东野战军的交手过程中,王耀武的军事才能也得到了陈毅和粟裕的认可。
王耀武得到蒋介石的任命以后,也感受到了对方的器重。
但他一开始是不愿意打内战的,所以和蒋介石有过一番讨论,主要话题就是如何经营好山东的内容。

在王耀武看来,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就与我党开战,对于国民党自身来说是一件很不利的事情。
因为王耀武常年带兵,知道国民党军队现在的很多问题,都是急需解决的。

王耀武劝诫蒋介石,在抗日战争过程中,国民党的军事政治方面不够健全,尤其是军队的风气很乱,如果没有改善这些问题就和我军开战,肯定会是不利因素。
其次就是包括老百姓和基层士兵实际上都是很厌战的,大家已经受了很多年的战乱之苦,现在随着抗日战争结束,都想着该怎么过好日子。

如果现在贸然开战,那对于国民党方面同样是不利因素,所以在王耀武看来,应该暂缓战争的步伐,给国民党一个休憩的时间。
这一点与毛主席的想法其实是不谋而合的,他也讲出过一句相同含义的话,那就是抗日战争急不得,解放战争拖不得。

如果蒋介石按照王耀武的想法将战争拖下去,争取两到三年以上的和平环境,后面的战事可能会有逆转。
然而对于蒋介石来说,王耀武的这些建议并不受用。
他急于向着我党根据地进攻,就让王耀武认清自己的位置,不要在这种战略层面上指手画脚,只是安心接受调令即可。

王耀武到山东上任以后,这个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的权利只是短暂的拥有过,随着胶济线被打通,山东地区的大城市被控制在了国民党手中。
到这个时候,蒋介石已经有意在削弱王耀武手中的权利,反而将军事和政治资源往徐州绥署进行倾斜。

因此上王耀武在山东的地位是一种十分尴尬的状态,在1946年4月国民党设立的山东绥靖统一总指挥部中,王耀武是主任身份。
在这个总指挥部下面,一共管辖着第2、第4、第9等多个绥靖区的军政机关和部队,统一管理山东境内的五个绥靖区,节制全部正规军和地方武装。

然而到后面在实际的军事力量调动上,包括李弥的第8军、第54军等等部队都被蒋介石调遣拆散,王耀武手里的军队实际上只有四个军。
要靠着四个军控制整个山东,肯定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蒋介石在用人方面的一个自我矛盾的地方。
带着怀疑的眼光去用人,总是无法完全信任,战场的关键时刻再来点瞎指挥,听不进去一点正确建议。

仅靠着四个军的兵力,王耀武还要满足陈诚在战略层面上的南北对进,只能将麾下的12军、73军和46军呈一字长蛇阵向南伸出去。
最后结果就是1947年2月,华东野战军发起了莱芜战役。

在三天时间里,华东野战军以伤亡6500余人的代价一共歼灭国民党军队一万多人,俘虏敌军4.6万余人。
“就算五万多头猪,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这句话就是出自这里。

莱芜战役结束以后,主张南北对进策略的陈诚就和王耀武之间爆发了激烈矛盾,王耀武指责陈诚太无能,陈诚则怪王耀武不听号令,执行计划不果断。
陈诚和王耀武之间,蒋介石肯定是更相信陈诚的,因此上也怒斥王耀武,这样的失败真是耻辱。

莱芜战役结束没多长时间,孟良崮战役就爆发了,王耀武亲眼看着自己当年的老部队整编74师被华东野战军歼灭,全程都是无能为力的状态。
因为刚刚经历过莱芜战役的打击,他眼下手底下无兵可用,蒋介石又一再的削弱他的力量,导致成为了孟良崮战役的旁观者。

所以在孟良崮战役结束以后,民间就有了一个推测,如果当时的第一兵团司令不是汤恩伯,而是王耀武,孟良崮战役的结果会走向何处。
就张灵甫这个重心开花的重要战略意图来讲,在战略层面上就是包围和反包围的结果,王耀武在军事指挥上是不弱的。

汤恩伯左
粟裕对王耀武的评价是,在战场上的指挥极为果断,敢于大踏步的进退。
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其实就是王耀武在战场上有着十分敏锐的判断力,能根据战场的情况及时应变。
如果是王耀武顶替汤恩伯进行指挥,当时在战场上一定会果断行动,到时候张灵甫以自身为诱饵的计划或许就是能够实现的。

只可惜在蒋介石的“助攻”下,王耀武这个能打的人,在山东被安了一个军政党一元化的最高领导,可在实际的军事调动上,已经被分割和完全架空。
所以在解放战争期间,王耀武的身份是无比尴尬的。
等到后面想要抽身的时候,已经在济南战役中被活抓了,能打但是无兵可用,就是王耀武在山东地区的实际情况。

改造中的王耀武(中)
点击,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
参考资料:
[1]张雄文.黄埔悍将王耀武的传奇人生[J].同舟共进,2021,(03):38-42.

[2]吕迅.孟良崮战役国民党军失败原因再分析[J].军事历史研究,2020,34(05):84-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