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行书超越宋徽宗,引领赵孟頫书法之路

五姐观 2024-01-17 22:33:20

在中国的书法史上,父子皆为书法大家的例子并不多见,而其中“儿子胜过老子”的奇迹,唯有王献之和赵构两人能够做到。

王献之站在父亲王羲之的肩膀上,将书法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他的用笔之巧妙、外拓笔法使得结体更为匀整,其书法姿态雍容华贵,甚至超过了他的父亲王羲之。在唐代之前,王献之的影响力远超过钟繇和王羲之,这一点在陶弘景写给梁武帝萧衍的信中得到了证实:“近世皆尚子敬(王献之),海内非复不复知元常(钟繇)与逸少(王羲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羲之最终被唐太宗尊为“书圣”,并受到后世的广泛推崇。

与此同时,赵构则是一位在政治和艺术上都有所建树的一代名家。有人认为,宋徽宗是一位被“皇位”耽误的艺术家,而赵构则是在政治和艺术之间取得了完美的平衡。无论是在政治作为还是书画艺术上,赵构都超越了宋徽宗。从整个宋代艺术史上看,赵构和张即之无疑是南宋时期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成就足以与北宋的“苏黄米蔡”相提并论。

宋代“尚意”的书法风格,虽然带来了独特的艺术韵味,但也导致了笔法的松弛。而赵构则是一位复古大师,他的行书深得《圣教序》的真谛。他的传世作品《行书千字文》纵横取势、对比变化、奇肆古风,通篇大、小、收、放,字字变化,无有雷同,为后世学王字的法帖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赵孟頫的书法生涯正是从学习赵构的字开始的。而赵构的《行书千字文》开篇为“天地元黄”,有些书友认为写错了,但这是宋代皇家自诩是赵玄朗之后,追尊圣祖。是后避“玄”字之讳,称“元”。这一点在宋代很多作品中都有出现,不足为奇。

4 阅读:748

五姐观

简介:那山,那水,那风景,还有爱听的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