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郑介民抵达台中后随即暴亡,蒋介石:他若不死,必逃往美国

岁月静好安然样 2024-12-23 17:58:54

【引言】

1949年,蒋介石打了败仗逃到台湾去了,白崇禧、阎锡山和陈诚这些人也跟着他一起离开了大陆。

到了台湾之后,蒋介石就和以前做事的风格不一样了,开始重点栽培蒋经国当自己的接班人。对于白崇禧那样的“老部下”,他的态度也跟以前有了变化。所以,很多“老臣”去世,外界都觉得和蒋介石有关系。

1959年,蒋介石的亲信郑介文在自家卧室被妻子柯漱芳发现已经死亡。他的死很突然,于是有人直接把矛头指向蒋介石,觉得这事儿和蒋介石有关系。为啥呢?因为蒋介石特别在意郑介民弟弟和大儿子在美国的事,还说过“你什么时候去美国,我给你送行。”这样的话。那这事儿到底是咋回事呢?郑介民到底是为啥死的呢?

【军统专家 骤然离世】

1959年12月11日晚,柯漱芳看完电影回到家,就看到郑介民躺在自家卧室地板上,人已经没气了。接着,台湾中央社在台北报道说,郑介民是心脏病发作去世的,死的时候62岁。

郑介民咋死的呢?在台湾啊,各界说法那可多了去了。好多人都觉得,郑介民的死跟蒋介石有很大的关系呢。

之前呢,郑介民由于种种原因老是被蒋介石严厉责备。就连他去世当天,他俩还见了一面呢。到底咋回事啊,能让这个一代“军统专家”落得这么个凄凉的下场呢?

当时台湾有个黄阳辉,这人实际上是“台湾共和国大总统”廖文毅那伙儿的,可蒋介石却以为他是共产党。黄阳辉在台湾一个劲儿地鼓动“台独”,还想把蒋介石给取代了,蒋介石特别恨他。

1959年8月12日,蒋介石心里一直有个忧患,郑介民为了帮蒋介石解决这个忧患,就下令在高雄地区抓了30多个共产党员。费了好大的劲儿,总算把黄阳辉给逮着了。可巧了,11月30日那天,美国人来探监之后,黄阳辉就莫名其妙地不见了。当时郑介民和美国走得很近,就因为这事儿,蒋介石开始对郑介民有了猜忌。

12月了,郑介民还没把黄阳辉抓到。蒋介石就以“巡视重建灾区”为由,让郑介民跟着一起去。到了台中,蒋介石对郑介民处理黄阳辉这件事的结果越来越不满,命令郑介民必须在三天内把黄阳辉抓回来。

黄阳辉的事,让蒋介石联想到郑介民和美国的关系。就在不久前,郑介民给弟弟郑挺锋做担保,让他去美国考察,可到现在都没回来。郑介民还通过“曲线离台”的法子把儿子郑心平送去美国留学呢。这些事加起来,让蒋介石觉得郑介民和美国那边有勾结。

三天时间一到,黄阳辉还没被抓到。蒋介石可没耐心了,他给郑介民记了两大过,让郑介民接着去抓黄阳辉。要是还抓不到,所有人都得按军法来处理。可郑介民还没等到军法处置呢,就到了自己的死期。

12月11日,蒋介石叫郑介民到日月潭一起赏月。连着开了好几天会,郑介民已经累得不行了,可他不敢不听蒋介石的话,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船在湖里晃悠着,蒋介石和郑介民各待在一个地方,表面上看着风平浪静,可实际上暗地里却波涛汹涌呢。没一会儿,侍从就端来一盘西瓜。“耀全,来吃西瓜。”

蒋介石拿了块西瓜,递到郑介民手里,接着颇有感触地讲:“大冬天的,能吃上西瓜可真不容易呢。”

蒋介石的话里有没有别的意思,郑介民都顾不上想了。他眼睛盯着手里的西瓜,就感觉今天这西瓜红得跟平常不一样,就好像是自己的血似的。他心里想:“难道我今天就得死在这儿了?”这么一想,郑介民就打了个冷战,马上觉得这地方不能再待下去了。

“耀全,来吃瓜呀,这西瓜可甜了。”见郑介民没反应,蒋介石催促着说。

没辙了,郑介民只能装出吃瓜的样子,趁蒋介石没留意的时候,把才吃了几口的瓜扔到湖里去了。瓜吃完后,两人又唠了几分钟闲嗑,郑介民就动身回家了,这时候,他已经觉得心口针扎似的疼,特别难受。

郑介民回到家后,把当天的事都跟柯漱芳说了,他俩心里都七上八下的。吃过晚饭,有朋友邀柯漱芳去看电影,柯漱芳想着郑介民的身体状况,本来想不去的,可郑介民说自己没事,让她尽管去。哪知道,这一分开,就再也见不着面了。

郑介民死了,这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郑介民从默默无闻到当上大官,是蒋介石的得力助手。到底咋回事呢,让他和蒋介石的关系变得这么不稳定?

【坚持反共 投身蒋门】

郑介民原来叫郑庭炳,生在一个衰败了的地主家庭。家庭不行了,可没影响郑介民想往上走的心。17岁上中学那会,他就悄悄参加了孙中山搞的琼崖民兵组织。后来不小心被军阀发觉了,没办法就改名叫介民了。

1924年黄埔军官学校成立,郑介民很积极地去报考,到了第二年就被录取了,也算是得偿所愿。

从那以后,郑介民就努力学习,用心钻研。经同乡黄珍吾介绍,他结识了贺衷寒、潘佑强、杨引之这些人,几个人一块儿搞反共活动,这就为他日后得到蒋介石的赏识埋下了伏笔。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搞起了反革命政变。当时郑介民正在莫斯科学习呢,他写了本《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在这本书里,他对共产党的领导说三道四,还觉得马克思列宁主义不适合中国……就因为他这种鲜明的反共态度,让蒋介石挺赏识他的。

1928年初,蒋介石下野后又重新掌权。郑介民到处打听,好不容易找到了能接近蒋介石的办法。被蒋介石召见的时候,他很干脆地说自己坚决反共。这样,他就顺利地被调到蒋介石身边做副官,专门负责特务工作了。

不过,一直到1929年的时候,郑介民才被蒋介石重用起来。

1928年6月,张学良搞了个东北易帜,这一下桂系内部的矛盾突然变得很尖锐了,桂系的势力也开始迅猛发展。蒋介石看到这情况,心里特别担心,他怕桂系会对自己的独裁统治有影响,所以就打算把桂系军团给瓦解掉。郑介民察觉到蒋介石的想法后,主动站出来,第一个要求去打入桂系内部。

郑介民和李宗仁的弟弟李宗义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读书时关系特好,郑介民就想借着这关系混进对方里头去。

他开始装成失业的样子,接着跑到武汉去找李宗义。李宗义瞅见他穿得破破烂烂,一副穷酸样,立马就想办法帮他。不但让他跟自己住一个屋,还给他(郑介民)弄了衣服,这样他出门见客就体面些。那时候李宗义在第四集团里地位挺高的,大家见李宗义这么优待郑介民,也就都对郑介民很礼让。

郑介民借着这些机会窃取了李宗仁的重要情报,还拉拢了不少机要人员。李宗仁出于信任,一直没怀疑郑介民的这些行为。

随着时间推移,郑介民把桂系内部搅得矛盾重重,逐渐分化了桂系。1929年3月底蒋桂战争爆发,蒋介石攻打刘家庙的时候,李明瑞和杨腾辉早就被郑介民收买了,他俩撤到了别处。第二天,这两人就宣称服从“中央”。剩下的桂系势力根本没法跟蒋介石的军队对抗,蒋介石不费吹灰之力就打赢了这场仗。

郑介民从武汉回到南京向蒋介石复命的时候,事情已经结束了。这时候,他把存有剩余活动经费的存折交还给了蒋介石。蒋介石对他越来越满意,也更加重用他了。

除了国内的战事,郑介民在预测国际战争方面也颇有成绩。

1944年夏秋的时候,郑介民跟美军一同探讨开辟第二战场的时间。当时美军好多军官都在瞎指挥,今年也行,明年也行地乱讲,就只有郑介民从整个战局的角度去推测这件事。

郑介民觉得,第二战场马上就要开启了,各方势力都已经准备妥当了,最晚也不会拖到第二年,但他的这个说法被大家给否定了。

可紧接着呢,郑介民按照英伦海岸的涨潮规律,推断出8月18日登陆的可能性最大,大家都觉得他这是在说胡话,根本就不相信。

没过多久,预言就成真了,盟军真的就在那几天从诺曼底登陆了。郑介民料事如神的事就这么被大家到处传扬,他也因此特别受蒋介石的看重。

不过,郑介民情报能力很厉害,但做事风格不怎么磊落。国民党里好多同僚都对他挺不满的。为啥呢?因为他这人贪心重,还半真半假的,很难让人敬重。

【虚与委蛇 中饱私囊】

1946年3月17号那天,国民党军统局的副局长戴笠坐飞机出了事死了,郑介民一直惦记着局长这个位子,这下可算是得到了。

过了几天,沈醉和戴笠交情很不浅,他向郑介民报告戴笠是怎么死的这些细节。听到戴笠在南京附近江宁县被扔在那儿三天没人管的时候,郑介民可没有对自己同事表现出一点惋惜的意思,反倒挖苦说:“这也太丢人了,一个当头儿的死了三天才被发现,这要是传出去可就成了笑柄了。”

郑介民的老婆柯漱芳也没闲着,一张嘴就跟沈醉要戴笠在南京、上海等地弄来的车子、房子之类的东西。郑介民就静静地坐在一旁,像个看客似的。等柯漱芳要完了,他才假模假式地做个决定,让沈醉赶快去处理各地接收的敌伪产业,省得别人也惦记戴笠的财物。

戴笠一死,郑介民那假清高的伪装就无形中被揭开了。打这以后,贪图私利的郑介民更加变本加厉,还开始拿手中的权力为自己捞好处了。

那时候,西南一带汽油特别缺。要是从上海把汽油运到西南去,每桶汽油能赚不少钱,这可是只赚不赔的买卖。可负责调配船只的招商局,因为汽油危险,有很多顾虑,一般人想靠这个赚钱是没门儿的。

巧的是,军统局在招商局设有一个警卫稽查组,知道招商局不少内幕,军统局提要求时,招商局往往不好拒绝。军统局局长郑介民就抓住了这个“机会”。

1946年秋,柯漱芳邀请沈醉去郑家吃饭。吃饭的时候,沈醉瞧见了前几天让自己帮忙运汽油的商人陆根泉。

吃饭的时候,郑介民打电话回来,让沈醉在上海给陆根泉买1000桶石油,和军统局买的5000桶石油一块儿运到重庆。郑介民这么要求,沈醉没别的办法,只能听他的。其实之前,沈醉已经拿官方的理由拒绝过陆根泉了,可现在也只能自己打脸。就这一个电话,郑介民就赚了1000多两黄金,这可真是暴利啊。

同时,郑介民不光在谋利的时候有私心,在国家打仗的时候,也躲躲闪闪的,一点都不坦诚。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还没开始的时候,政治敏感性特别强的郑介民很敏锐地觉察到形势不妙,就像大厦快要倒了一样。于是,他就叫柯漱芳收拾家里的各种资产,随时打算去台湾。

可是,他的行为是一回事,当党内同事问他对战事有啥看法时,郑介民却拍着胸脯说:“共产党不会主动打仗的,这次徐州决战啊,就是咱们转败为胜的开端,借着这个机会,咱们能把华北和东北地区给收复回来。”

柯漱芳说这话的时候,正在家里忙着清理资产呢。淮海战役还没打完,郑家在南京的资产就已经转移得差不多了,就剩下房子和不好带走的家具了。那些听信郑介民谎话的同僚,当时还啥都不知道,就只能等着打败仗然后逃跑了。

人品方面的失德,顶多就是让郑介民工作的时候阻力更大些。可要是失去了信任,那就等于在郑介民头上悬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果不其然,这剑真就落下来了。

【尽失信任 性命堪忧】

郑介民这个人啊,早在黄阳辉那事之前呢,就被蒋介石防着了。

郑介民以前和美国官员的私人关系很不错。1959年3月,郑介民去美国访问的时候,受到了美方非常隆重的招待。美国人还给他一张一千万美元的支票,让他随便花。

为了避免产生嫌隙,郑介民在回台湾向蒋介石述职完以后,很郑重地把支票递给了蒋介石。这可把蒋介石吓了一跳,他愣了几秒才缓过神来,还假装大度地安慰郑介民说:“哟,耀全,别这么见外,既然是美国人给你的,你就自己收着呗。”

郑介民心里明镜似的,蒋介石到台湾之后,一直都在故意跟自己拉开距离呢。要是自己这件事处理不好,那后果可就严重了。所以啊,他瞧出蒋介石的心思了,就坚决地拒绝说:“不行啊,总统,这钱是美国人给的,我自己收下不合适啊,总统您看……”

蒋介石没给耀全接着辩解的机会,说道:“耀全啊,既然这是美国人给你的,那你就拿着吧。要是不拿,他们会觉得咱们有想法呢。你得凭自己的本事为国家效力,别在这些小事情上计较。”

蒋介石故作大方的样子让郑介民心里很不踏实。他晓得自己以前的做法有不少不对的地方,就是不清楚啥时候,表面上的和平就会被打破。果不其然,没过多长时间,那虚假的平静就维持不下去了。

1959年冬天的时候,郑挺锋在郑介民作担保的情况下到美国去考察。说起来挺遗憾的,郑介民和他的同事以前多次去过埃及、美国这些地方,可郑挺锋呢,一直忙着内战还有工作上的事,始终没机会出去考察。

1957年,郑介民过60岁生日的时候,郑挺锋提出想出去考察。两年后,他真的出去考察了。可他没想到,这竟然是给哥哥郑介民的催命符。

美国有人文地理方面的独特之处,还有民主自由,这些把郑挺锋深深吸引住了。而且郑介民在美国的朋友多次挽留他,郑挺锋就不断推迟归期。

那时候,蒋介石因为郑介民抓不到黄阳辉,气得大发雷霆。他想到郑挺锋身在美国,郑心平也在美国,就愈发觉得郑介民和美国暗中串通。而且在12月4日,郑介民的弟弟郑庭笈被中央特赦了,这让蒋介石对郑介民的怀疑更重了。

过了几天,到了12月11日,蒋介石把郑介民叫去见他。两人随便寒暄了几句,也没什么要紧的话。郑介民回到家后,当天晚上就去世了。

郑介民死了,蒋介石特别惋惜,还两次到殡仪馆去吊唁呢。31日那天,台湾当局发了个“褒扬令”,把郑介民追晋为“一级陆军上将”。

哥哥逝世的消息传来,郑挺锋赶忙回了台湾。可事已至此,他没办法知道具体情况了。打这以后,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样潇洒开朗,变得沉默寡言起来。可能他也在懊恼自己当初的行为吧,但是事情已经无法改变了,再怎么想也没用了。

【结语】

郑介民从无名小卒一路成为政要官员,这一辈子简直就是逆袭。可蒋介石一对他起了疑心,再多的功劳都没了,他这一辈子也真够悲哀的。

不管是以前还是以后,祖国统一那都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不管是谁,不管啥事儿,都没法改变这个大趋势。任何想要分裂国家的人,都不可饶恕,郑介民是这样,其他人也一样。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