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8 月 26 日,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传出,俄罗斯导弹击中了基辅水库大坝。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基辅水库大坝位于第聂伯河上,始建于 1964 年,是世界上最长的水坝之一,其水库总面积达 922 平方公里,被乌克兰人自豪地称为“基辅之海”。而基辅水电站建于 1962 年至 1968 年,装机容量 440 兆瓦,有 20 台水力发电机组,年发电量 7.09 亿千瓦时,占基辅地区用电量的 18%。
此次俄罗斯导弹击中大坝,导致机房起火和坝桥受损。尽管乌克兰官方称基辅水电站受损并不严重,其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打击虚假信息中心负责人安德烈·科瓦连科也表示用导弹摧毁大坝是不可能的,但这一事件所带来的潜在威胁不容小觑。
基辅水库存储着海量的水体,一旦大坝被冲破,大量的水可能会淹没基辅和第聂伯河河床沿线的许多地区。当地科学家曾指出,水库底部覆盖着上亿吨的放射性“切尔诺贝利”淤泥,若大坝决堤,这些放射性淤泥将随洪水倾泻而出。当水位下降到 12 米时,基辅左岸将被完全淹没,第聂伯河中下游将成为洪泛区,整个流域上千万人将受到波及,其灾害后果不亚于 1986 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这一事件也让本就紧张的俄乌局势更加扑朔迷离。此前,俄罗斯与乌克兰原计划通过卡塔尔作为中间人,派遣代表团进行秘密会谈,旨在共同停止对能源基础设施的打击,但该计划因乌克兰武装部队在库尔斯克地区的行动而受阻。
国际社会纷纷呼吁俄乌双方保持克制,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同时也在密切关注基辅水库大坝的后续情况以及可能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这一事件不仅对乌克兰的民生和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也给地区安全和稳定带来了严峻挑战。未来,如何妥善处理这一事件以及缓解俄乌之间的紧张关系,将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