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晚年说:等三峡大坝落成后,你们别忘了给我写篇祭文

丁一丁北 2024-11-07 02:21:46

治水兴邦终圆华夏梦

1953年初春,长江江面波光粼粼。在海军长江舰甲板上,毛泽东凝望着巍峨的巫山,与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谈论着在三峡地区建坝的可能。这位领袖心中装着一个宏大的梦想:在这片险峻的峡谷中,建起一座足以改变中华大地的水利工程。从民国时期孙中山的构想,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多次论证,三峡工程始终牵动着几代人的心。然而,由于朝鲜战争、中苏关系恶化等历史原因,这个梦想一再搁置。晚年时,预感无缘亲见大坝落成的毛主席意味深长地对中央领导同志说:"将来三峡大坝落成了,你们可别忘了给我写篇祭文啊!"2009年,当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在三峡落成时,这位百年前的梦想者终究未能亲眼目睹这一历史性时刻。

民国时期,中华大地战火连绵。孙中山在筹划北伐之时,依然没有放下治国济民的宏图大志。

彼时的长江,年年洪涝肆虐,百姓深受其害。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了建设三峡大坝的设想,他认为这不仅能够防洪抗旱,更能为中国带来源源不断的电力资源。

为了验证这个构想的可行性,中美两国专家展开了密切合作。他们深入长江三峡地区,对地质条件、水文特征进行了详尽的勘察。

这些调研的结论令人振奋,但在军阀混战的年代,这个宏伟的工程只能停留在图纸上。蒋介石掌权后,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内战中,这个造福万代的工程更是无从谈起。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年轻的共和国百废待兴,但三峡工程却被列入了新政府的第一批重点工作。

在武汉,一个专门的长江水利委员会应运而生。这个机构汇集了全国最优秀的水利专家,他们日以继夜地研究着这项浩大工程的每一个细节。

可惜好景不长,朝鲜战争爆发了。新中国不得不投入全部力量抗美援朝,三峡工程再次被迫搁置。

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结束。百废待兴的祖国迎来了和平建设的曙光,三峡工程的规划书再次摆上了决策者的案头。

在这一时期,长江流域的洪灾情况令人触目惊心。据长江水利委员会的统计,从清朝到民国,平均每十年就会发生一次特大洪灾。

特别是在民国时期,洪灾频率更是大幅上升。1931年和1935年的两次大洪水,造成了数十万人伤亡,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这些惨痛的教训让决策者们意识到,治理长江已经刻不容缓。三峡工程不仅关系到发电和航运,更是关系到亿万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专家们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他们走遍三峡沿线,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地质数据,为这个世纪工程的启动做着充分的准备。

这些专家中,以林一山最为突出。作为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他对三峡工程倾注了极大的热情。

林一山深入研究了长江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洪灾,他发现这些灾害几乎都发源于三峡地区。这个发现让他更加坚定了在三峡建坝的信念。

通过不懈的努力,林一山和他的团队提出了一份详尽的可行性报告。这份报告不仅论证了三峡工程的必要性,还从防洪、发电、航运等多个角度阐述了工程的巨大价值。

这份报告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为后来三峡工程的论证和决策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此期间,各方专家学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为这个世纪工程的科学决策贡献着智慧。

一代伟人志在万里江

1953年春天的长江,波光映照着巍峨的群山。毛泽东站在海军长江舰的甲板上,目光投向远方起伏的山峦。

他特意让人把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请来,两人就在这江面上展开了一场关于三峡工程的深入对话。林一山向毛主席详细介绍了在宜宾建设大坝的各项可行性研究成果。

这场谈话让毛泽东对三峡工程有了更深的认识。他在甲板上信步而行,不时停下来询问一些技术细节。

三年后的1956年,毛泽东再次来到长江流域。他先后视察了武汉和长沙两地,实地考察了长江水文情况。

在这次考察中,毛泽东看到了长江的雄伟,也看到了它的凶猛。沿江各地群众向他诉说着历年来遭受洪灾的苦难。

正是在这次视察途中,毛泽东创作了那首气势磅礴的《水调歌头·游泳》。诗中"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豪迈词句,展现了他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句诗,更是道出了他对三峡工程未来的美好憧憬。这首词作为毛泽东关于三峡工程的重要论述,在后来被广泛传颂。

随着对三峡工程认识的深入,毛泽东深感这项工程关系重大。他决定召集国内专家学者和长江流域各省市区的领导,在广西南宁召开专门会议。

这次会议的规格很高,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出席了。与会者围绕三峡工程的可行性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讨论。

毛泽东在会议上认真听取了各方意见。他特别关注工程的技术难度和安全问题,要求与会专家重点论证大坝能否承受原子弹的攻击。

这个问题的提出体现了毛泽东的战略眼光。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任何重大工程都必须考虑战时安全。

会议期间,毛泽东多次与专家交谈,详细了解工程的各项参数。他要求两派人马分别提交详细的论证报告,为中央决策提供依据。

在讨论中,毛泽东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他既肯定三峡工程的重要意义,又强调要充分认识工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这次会议虽然没有做出最终决定,但为后来的工程论证指明了方向。毛泽东要求各部门继续深入研究,为这项世纪工程做更充分的准备。

进入六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苏关系恶化,战争的阴云笼罩着中国。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不得不暂时搁置三峡工程。但他从未放弃过这个梦想,一直关注着工程的各项准备工作。

即便在晚年,三峡工程依然是毛泽东心中的牵挂。他深知自己可能看不到大坝建成的那一天。

在和中央几位年轻的领导同志谈话时,毛泽东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将来三峡大坝落成了,你们可别忘了给我写篇祭文啊!"

这句话既体现了他对三峡工程的深切期望,也表达了一个改天换地者未能亲见理想实现的遗憾。尽管如此,他仍然坚信这个梦想终将实现。

南宁论证显现两派争

那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重要会议。1956年的南宁,来自全国各地的水利专家和长江流域各省市区的领导齐聚一堂。

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出席了这次专门讨论三峡工程可行性的会议。会场上争论激烈,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

林一山作为支持派代表第一个发言。他从长江的历史洪灾谈起,用翔实的数据阐述了三峡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他提到,通过建设大坝,不仅能够有效防御洪灾,还能在发电、航运、农业等方面带来巨大效益。这番言论让在场的领导连连点头。

作为反对派代表的李锐随后站起来发言。他是电力工业部部长助理兼水电总局局长,对水利发电工程有着深入的研究。

李锐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质疑。在他看来,三峡工程并非解决长江洪灾的唯一方案。

他强调,要建一座200米高的大坝,拦蓄数百亿吨江水,这样的工程量在当时的技术条件和经济实力下难以实现。更重要的是,大坝建成后对地质和气候的影响都无法准确预估。

迁徙安置问题是另一个重大挑战。上百万群众需要搬迁,这不仅涉及巨额资金,更关系到无数家庭的生计问题。

李锐还从电力使用的角度进行分析。他指出,大坝每年将产生上千亿度电,远超当时国内的实际需求。

而且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些电力根本无法输送到全国各地。建成后的电站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电力浪费现象。

最后,李锐提出了安全隐患问题。如此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极有可能成为国外敌对势力的攻击目标。

一旦大坝遭到破坏,下游地区将面临灭顶之灾。这个后果是任何人都无法承担的。

李锐的发言让会场陷入了沉默。这些问题都切中要害,需要决策者们认真权衡。

毛泽东认真听取了两派的意见。他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大坝是否能够承受原子弹的攻击?

这个问题立刻将讨论引向了更深层次。会议要求两派人马分别准备详细的论证报告,为中央决策提供依据。

经过多轮讨论和反复权衡,支持建设三峡工程的意见占据了上风。专家们认为,技术难题可以通过科技进步来解决。

群众安置问题虽然困难,但通过妥善规划是可以化解的。至于电力输送和使用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必将迎刃而解。

会议最终达成共识:三峡工程是可行的,但需要做更充分的准备。相关部门要继续深入研究各项技术问题。

不料天有不测,进入六十年代后,中苏关系急剧恶化。战争的威胁让这个宏伟工程不得不暂时搁置。

这次南宁会议虽然没有立即促成工程启动,但为后来的决策奠定了重要基础。各方面提出的问题也为工程的科学论证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圆梦三峡坝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全国各行各业迅猛发展,用电需求急剧攀升。

这时的中国,技术水平、经济实力都有了长足进步。三峡工程的各项建设条件逐渐成熟。

1984年,国务院成立了长江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这个小组汇集了水利、地质、电力等领域的顶尖专家。

专家们深入长江三峡地区,对工程的可行性进行了全方位考察。他们对南宁会议上提出的各项质疑,逐一进行了科学论证。

经过八年的反复论证和讨论,三峡工程的各项准备工作日趋完善。1992年,这个世纪工程终于等来了历史性的时刻。

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代表们对三峡工程进行了投票表决。赞成票远超三分之二,工程建设获得通过。

1992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这一天,长江边上锣鼓喧天,彩旗飘扬。

工程建设分为三期进行。第一期工程于1994年开始,主要任务是修建上下游临时通航设施。

1997年,第二期工程启动。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大坝混凝土浇筑,以及发电站厂房建设。

2003年,工程进入最后阶段。这一期主要完成左岸电站建设和导流明渠清理工作。

施工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发扬"五四"精神,战高温、斗严寒,克服了重重困难。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在长江上筑起了这座丰碑。

2006年,大坝全线建成。三峡工程实现了初步蓄水和通航。

2009年,三峡工程完成全部建设任务。这座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巍然屹立在长江之上。

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大大提升。库区已成功抵御多次特大洪水的考验。

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达到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这些清洁电力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国各地。

大坝蓄水后形成的三峡水库,航运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万吨级货轮可以直达重庆,长江黄金水道焕发新生。

库区移民工作也圆满完成。130多万移民通过搬迁实现了脱贫致富,开启了新的生活。

世界最大的升船机在三峡建成投运,游轮可以在半小时内完成横跨大坝。这成为又一个吸引世界目光的奇迹。

如今的三峡,不仅是一座水利枢纽,更成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象征。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来此参观游览。

站在观景台上远眺,"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尽收眼底。毛主席当年的诗句,已经变成了现实。

这座大坝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从孙中山的构想,到毛泽东的期待,再到改革开放后的最终建成,历经近百年时光。

三峡工程的建成,实现了毛主席"截断巫山云雨"的宏愿。这篇迟来的"祭文",是中国人民献给他最好的答卷。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