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春华学校教师彭小帆:春华秋实守初心法治之光暖人间

乡村信阳 2025-04-16 15:40:29

在信阳市春华学校政史地教研组的书桌上,常年摆着两件东西:一件是帆布包里装着的教案和学生作业,另一件是一个掉漆褪色的水杯——杯底沉淀的中药是她对抗病痛的铠甲。这个画面,定格成春华学校师生心中动人的剪影。教研组长彭小帆在这方寸之间,用十四年光阴在道德与法治的沃土上耕耘出一片璀璨星空。

一肩担重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春华学校的香樟树时,走廊里传来她沙哑却有力的讲课声。彭老师单手扶着讲台,另一只手正把止痛片悄悄压进教案夹层。在她身后,密密麻麻贴着四个班级的课程表——作为连续多年执教毕业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师,她像陀螺般旋转在三尺讲台,用单薄身躯撑起教育的脊梁。彭老师的课程表总比其他老师多出几道折痕。230本需要逐字批注的作业册,让她的帆布包永远鼓胀如帆。同事们常见她边吞咽金嗓子喉宝边修改课件,膏药混合着粉笔灰的气息成为她特有的”师者香”。2018年中考前夕,她硬是顶着39度高烧,在诊所边打点滴边录制完四个班级的《法治思维导析》微课。

芳华铸魂

每月如期而至的生理期对彭小帆而言不亚于渡劫。那年倒春寒时节,人们看见她蜷在教研组沙发上备课,暖水袋与止痛片散落四周,苍白的指尖在《宪法》案例集上划出血痕。最惊心动魄的是2022年谷雨那天,她在讲解”公民权利”时突然踉跄,指甲深深抠进多媒体讲台,生生在边缘留下五道月牙状凹痕。学生们哭着要送她就医,她却吞下双倍止痛药,用沙哑的嗓音继续剖析”生命权高于一切”的深意——而那天她的儿子正因EB病毒感染独自躺在儿童医院。

匠心独运

在彭小帆的法治课堂上,《未成年人保护法》会化作角色扮演游戏,”法治先锋”勋章在少年胸前闪闪发亮;枯燥的宪法条文变身成校园法治地图,学生们举着平板电脑在校园长廊里来场”法治寻宝”。作为教研组长,她带领团队开发的《法治情景剧教学》深受欢迎,疫情期间的”云上模拟法庭”让同学们圆了”小法官”梦。她办公室那面贴满便利贴的”法治心愿墙”,见证着无数少年从法条背诵者成长为法治传播者。

春风化雨

学生永远记得那个暴雨肆虐的晚自习,彭老师把最后一件雨衣让给学生梦瑶,自己淋得浑身透湿却坚持回家批改作业;在留守儿童小航的记忆里,彭老师办公室总备着红糖姜茶和暖宝宝。她痛经发作时佝偻着身体扶着讲台的身影,成为青春岁月里最温暖的注脚。毕业季,学生的卡片堆满她的抽屉:”您教会我们法治的温度””您让我们懂得责任的分量”。去年教师节,一束束手工向日葵突然绽放在九年级走廊——这是她执教二十三年来常有的惊喜。

而在儿子作文《我的妈妈》里,最心酸的却是这句:”妈妈总说毕业班哥哥姐姐更需要她,可我多希望她的法治课堂能给我留个旁听席。”她二十三年如一日的坚守,将道德与法治课锻造成承载理想的方舟,让法治精神的火种在孩子们心中燃成燎原之势。春华秋实,岁月如歌,她始终默默无闻的在三尺讲台上书写着属于人民教师的时代答卷。(贾海燕 彭小帆)

编辑:凯升融媒

0 阅读:2

乡村信阳

简介:美好生活看信阳 乡村振兴我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