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小编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孩子上学后,家长们大部分担心的都是成绩问题,却很少忽视孩子在学校的其他情况,其中像最常见的“排泄”问题,就很容易被家长忽略。
“排泄”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有进就有出,我们每天吃进去的食物,都会换一种方式排出体外,但有些孩子在进入到学校之后,就开始变得不爱“上厕所”了。
有些时候,可能是生理上或者心理上的原因,但有些时候,也不排除一些外在因素。
学校厕所太臭,孩子每次都“憋大便”
宝妈大梅的孩子今年刚上一年级,最近,大梅发现孩子从来不在学校里上厕所,每次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蹲厕所。
大梅很疑惑为啥孩子不在学校上厕所呢?于是就询问孩子不在学校里上厕所的原因,儿子一脸无奈地回答道:妈妈,我们学校的厕所实在是太臭了。
孩子不在学校里上厕所的现象并不少见
并非是大梅的孩子有洁癖和强迫症,而是有些学校的厕所确实是不忍直视。而且这样的情况并非是个例,学生们因为厕所环境问题而不在学校里上厕所并不少见。
据统计:有超过200人在学校里有过嫌弃厕所的卫生问题,其中憋大便的学生比例超过了90%。可见,这样的问题是普遍都存在的。
而针对这样的情况,网络上曾经有一对小兄妹,就对自己学校的厕所问题提出了问题和解决方法。因为厕所味道实在太大,兄妹俩实在受不了了,就联合给校长“图文并茂”地写了一封建议信。
从阐述厕所的环境有多差开始,到同学憋不住时会有哪些表现,再到对比旁边的教师厕所,最后提出了需要改善的建议,可谓是图文生动,有理有据。
而校长看到这样的建议书之后,也是生动地回应了两个学生,并且保证积极地解决厕所问题,让孩子们好好上厕所。
厕所环境不合格,对孩子身体有哪些伤害?
1)环境中含有有害气体
如果学校的厕所过于“脏乱差”,甚至是“臭味熏天”,那么空气中的气体也是有害的。
像之前就有一个新闻:一个女生被厕所的臭气熏晕导致中毒,最后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由此看来,厕所中的气体,像沼气、氨气如果长期经过发酵,确实会变成一种“毒气”。
2)长期憋着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
人体内的排泄物,含有大量的有毒细菌和毒素,如果不及时排出,很容易让毒素会被肠道反复吸收,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
3)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
一个干净的厕所,除了给人一种方便舒适的感觉,更是对孩子的一种引导和示范,影响孩子对待环境的方式,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公民意识。
但如果厕所整日都是又脏又臭,不仅影响孩子上厕所的心情,也不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
厕所也是一种城市文化
在孩子能够开始如厕的时候,家人就会教孩子如何上厕所,但人们提到上厕所,往往却是十分避讳,认为厕所仅仅是人们排泄的场所。
但事实上,在国外,厕所也是一种城市文化,甚至在德国还开辟了“厕所游”,让小孩子们从小就认识厕所的文化。另外,大人们在平时也会和孩子讨论厕所的问题。
因此,厕所并非仅仅是人们排泄的场所,从中折射出对待环境的问题,也是培养下一代的方式。
今日话题:你在上学的时候,学校的厕所条件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