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是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朱祁镇复辟后,为何给他正名建祠?

醉风文史 2024-03-26 23:53:33

历史上各朝代中,不同程度上都发生过“宦官之祸”,皇帝将皇权的一部分赋予给家奴宦官,让他们去干预朝政,这样一来就会形成宦官专权。

宦官专权现象在汉、唐后期尤其严重,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大明初期就曾和大臣们讨论过关于宦官的问题,在朱元璋看来,宦官在宫中只适合干一些扫地洒水的体力活,不能干政统兵。

汉唐时期之所以出现宦官擅权的现象,根本原因还是出在皇帝太过宠信他们,为了防止后世君主放权给宦官,朱元璋特意在皇宫内放置一个铁牌,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但是,朱元璋绝对不会想到,他立的这块铁牌在若干年后被一个宦官撤掉了,这位宦官就是导致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王振。

差点被砍头的王振

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期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可以说是大明第一代专权宦官,他少年时期就被选入内书堂读书,后来明宣宗朱瞻基看王振比较机灵,就将王振调到东宫,服侍当时还是太子的朱祁镇。

其实,按照朱元璋定下的规矩,是不允许太监读书识字的,但到了永乐朝,朱棣开设内书堂,专门请人教授太监读书识字,可以说,明朝宦官之祸始于永乐。

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前,将太子托付给母亲张太后,并让“三杨”和张辅、胡濙等老臣共同辅政,在张太后以及众多老臣的配合下,朱祁镇继位之初延续了仁宣之治的辉煌。

不过,一朝天子一朝臣,身为朱祁镇的心腹太监,王振很快越过一群“老资格”宦官,被提拔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这是明朝十二监中最有权势的职位,素有“内相”之称。

王振利用朱祁镇的信任,攫取了大量政治资源,当时就已经有了干政专权的苗头,当时太皇太后张氏尚且在世,她自然不会坐视王振发展壮大,于是她叫来王振警告了一番:“汝侍皇帝起居多不律,今当赐汝死。”

张氏话语中的威胁之意十分明显,不仅如此,张氏身边的宫女都已经将刀架在了王振的脖子上。

王振吓得浑身瘫软,连连求饶,关键时刻,朱祁镇跪着为王振求情,几位老臣也都跪下为其求情,张氏才饶过王振一次。若是张氏知道王振日后会给大明带来大祸,肯定会毫不犹豫让宫女砍了王振的脑袋。

不管怎样,通过这次警告,王振表面上老实了很多,但他私下里仍在不断培植党羽,随着太皇太后张氏以及“三杨”等老臣相继离世,王振开始真正崛起。

王振的恶

前文说过,朱祁镇继位的时候只有九岁,在此后的岁月中,王振一直扮演着“亦师亦父”的角色,在史书记载中,朱祁镇对王振的称呼一直是“先生”,以此表示尊重。

皇帝都如此尊重王振,王侯公主们只能以更高礼仪对待他,见面都称呼其为“翁父”,一些善于逢迎的大臣更是百般讨好王振,不要脸面的甚至认王振为干爹。

试想一下,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对你无比尊重,你会不飘吗?很显然不会,所以王振在拥有常人无法比拟的权势之后,愈发地肆意妄为,做下不少恶。

首先,王振残害贤臣。正统八年,奉天殿一角遭受雷击,在古人观念中,这是上天示警,寓意帝王执政有失,朱祁镇自然也是如此认为,于是下诏命群臣上书言政务得失。

翰林侍讲刘球上书请求朱祁镇亲自处理政务,不能给宦官太大的权力,王振认为刘球是在影射自己干政,于是陷害刘球入狱,之后下令将刘球处死,并支解其尸。

御史李铎见到王振不愿下跪,惨遭流放;大理寺少卿薛瑄与王振是老乡,但他痛恨王振扰乱朝政,不肯与其来往,最后被罢官削职;四朝老臣李时勉仅因为接待王振的礼仪不够隆重,就被枷在国子监门前。

其次,王振爱财如命。朝中一些大臣为了升官,每次朝会都给王振送钱,有些无耻之徒甚至会帮助王振收钱,然后当众公布礼物数目。

名臣于谦也曾因不肯送礼得罪过王振。当时向王振送礼已经成为宫中一项不成文规定,进京述职的大臣们都会给孝敬给王振一份“土特产”,于谦坚决不同意,王振因此怀恨在心,指使党羽陷害于谦,将其关进监狱。

朱祁镇给王振建祠

要说王振最大的恶和过是什么,那必然是怂恿明英宗朱祁镇亲征瓦剌。

朱祁镇少年登基,难免会有几分少年意气,憧憬先辈们征服草原的英武,王振深知这位少年天子的心思,并且当时明朝勋贵集团犹在,武力远超瓦剌,于是他开始劝朱祁镇御驾亲征,建不世之功。

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听闻朱祁镇有御驾亲征的打算,群臣们纷纷上书劝谏,兵部尚书邝埜、吏部尚书王直等坚决反对,已经七十多岁的英国公张辅更是主动请战,请求代替朱祁镇出征。

可惜,他们都拦不住朱祁镇,于是朱祁镇领兵亲征瓦剌,结果这次北征成为大明的耻辱,不仅随行的文武大臣死伤惨重,连朱祁镇这个皇帝都被瓦剌俘虏。

至于王振,自然也是死在了乱军当中。不过,关于王振的具体死因,相关史料中却有不同的说法,《明史》记载王振是被乱兵所杀,而《明史纪事本末》记载王振死于护卫将军樊忠之手。

实际上,在朱祁镇复辟之后没多久,就下诏给王振恢复了名誉,并用香木雕刻王振像,祭葬招魂,不仅如此,此后朱祁镇又为王振建立旌忠祠并为其立碑,而根据碑文所说,王振是“引刀自刎”。

不管王振是怎么死的,他都无法摆脱身上奸佞的标签,因为土木堡之变的惨败,他负有相当一部分责任。

那么,朱祁镇为何要为王振正名呢?笔者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朱祁镇前半生是在王振的陪伴下度过的,在朱祁镇眼中,王振不仅是贴心的家奴,更是一位对自己关爱有加的长辈。

其二,王振为朱祁镇背了黑锅。出于“为尊者讳”的传统,大明文官集团自然不会将战败的恶名安在皇帝朱祁镇身上,那替罪羊只能由皇帝身边的亲信王振来当了,朱祁镇心中有愧,才会为王振建忠祠。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