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彭永东7.13亿“天价薪酬”引争议,拟捐4.4亿堵住悠悠众口?

智瑾见闻 2025-04-23 12:06:40

近日,贝壳高管薪酬大涨引发热议。网上甚至有一种观点提到:“贝壳的治理结构,有点类似之前的万科,缺少实控人导致管理层拿走太多利益”。

数据显示,彭永东的薪酬从2021年的847.8万元飙升至2023年的7.13亿元,类似情况也出现在联合创始人单一刚身上,贝壳的联合创始人单一刚同期薪酬也从685.3万元涨至5.29亿元,2023年两人合计薪酬达到了12.42亿元。

作为对比,2023年,彭永东的薪酬是龙湖集团董事长陈序平(约5000万元)的14倍,万科集团董事局主席郁亮(127万元)的561倍。

根据贝壳年报披露,2023年,贝壳新房和存量房业务共产生586亿元收入,其427656名经纪人为贝壳年均创收13.70万元。在经纪人创收中扣除平台和店东分润后,若经纪人实际个人分润按 60%计算,经纪人的年均收入约8.22万元。据此计算,2023年,彭永东的年薪是经纪人平均年薪(8.22万元)的8674倍。

针对大量有关贝壳高管“天价年薪”的报道,贝壳管理层终究还是没能扛住压力。4月17日晚间,贝壳发布公告披露,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及控股股东彭永东拟捐赠900万股A类普通股。按照17日下午收盘价51.95港元计算,市值约为4.6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4亿元)。

据了解,在承担相应的纳税义务后,该笔资金的50%将用于居住行业服务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医疗健康福利,另外50%将用于应届毕业生等租客群体的租房帮扶。

显然,彭永东试图用慈善“堵住”悠悠众口,这也是最有效的公关策略。

事实上,能用实际行动做慈善的人,终究会得到公众的理解与赞扬。至此,有关贝壳高管天价薪酬的讨论也将告一段落。

新经济IPO注意到,贝壳高管薪酬大涨背后,与左晖的去世,以及彭永东、单一刚持股比例较小,但又实际掌控贝壳有关。

2021年5月20日,链家创始人、贝壳创始人左晖因病去世。3天后,贝壳正式宣布,公司联合创始人、CEO及执行董事彭永东接替左晖担任董事长一职。自此,这个被媒体称为“左晖背后的男人”,正式执掌贝壳。

然而,作为链家网创始人、贝壳联合创始人的彭永东,根据招股书披露,彭永东持有贝壳3.6%的股份。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8月13日,贝壳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证券代码为“BEKE”。贝壳开盘价为35.06美元,最终收盘价37.44美元,总市值达422亿美元。

好巧不巧,2020年胡润百富榜的企业家财富计算截止日期为2020年8月28日,凭借贝壳的上市,彭永东以130亿财富位列2020年胡润百富榜414名。

四年后,彭永东个人财富降至71亿元,位列2024年胡润百富榜747名(2024年胡润百富榜的企业家财富计算截止日期为2024年8月30日,当日贝壳股价为14.54美元,较上市首日下跌61.16%)。显然,彭永东在胡润百富榜单中的排名、财富减少主要与贝壳的股价下跌有关。相反,截至2024年6月末,彭永东持股比例升至4.96%。

持股比例不到5%,但投票权占比22.14%,如果你是贝壳董事长兼CEO的彭永东,你是不是也给自己发高薪?

答案是肯定的。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贝壳的股价在下跌,业绩在下滑,高管薪酬逆势大涨不合理。实际情况却是,贝壳在房地产寒冬下,贝壳的营收、利润基本未受影响,且不断开拓房产相关的新业务。

贝壳公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贝壳营业收入934.58亿元,同比增长20.16%;归母净利润40.65亿元,同比增长-30.91%。虽然归母净利润下滑,但对比近5年财报,2024于贝壳而言,营业收入第一,归母净利润第二。

根据贝壳披露的2024年财报显示,贝壳集团主营业务包括存量房业务(利润占比43.61%)、新房业务(利润占比29.88%)、家装家居(利润占比16.25%)、房屋租赁业务(利润占比2.56%),以及新兴业务(利润占比7.69%)。

按利润率排名,贝壳集团最赚钱的业务依次是新兴业务(利润率86%)、存量房业务(利润率43.2%)、家装家居(利润率30.7%)、新房业务(利润率24.8%)以及房屋租赁业务(利润率5%)。

除此之外,在2024年的最后一天,贝好家(贝壳旗下数据驱动型住宅开发服务平台)在上海和杭州拿下两幅住宅用地。上海地块位于奉贤新城,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左右,成交价6.97亿元;杭州地块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成交价6.23亿元。2024年,贝好家先后在成都、上海、广州、北京、西安、杭州成立了6家置业公司。2025年3月,贝好家又在北京成立了物业管理公司。

另外,贝壳找房APP-贝壳钱包也上线了借钱(贷款超市)、活期+(理财产品)、保险商城等金融服务。

从上表不难发现,2023年,贝壳的房屋租赁业务还亏损6329.7万元,贡献利润率为-1%。需要说明的是,贝壳的房屋租赁业务不含自如租房,根据年报披露,贝壳为自如提供在线营销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房源及客源分析和匹配服务,房源展示机其他技术服务,并收取相关服务费。

新经济IPO注意到,截至发稿前,没有公开信息表明自如实现整体盈利。自如在2021年推出增益租模式,从“二房东”向“资产管理者”转型成,旨在降低经营压力。与此同时,自如上线了轻松月付、信用借款等金融服务。

来源:新经济IPO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0 阅读:12

智瑾见闻

简介:有分析、有趣、有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