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比亚迪的“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成了热词,同样讨论的还有“道德绑架”、“爱国营销”,甚至还有人评论为比亚迪这种大格局点赞的人是“乌合之众”,还是挺无语的。
“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这一个概念只是唤醒了大部分人心中的那一份朴素的价值观而已,并不偏激、也非冲动狂热,支持中国汽车团结的这种行为有错吗?在普通大众心中,首先认同的一定是“中国汽车”,具体能让这张名牌更闪亮的中国汽车品牌是哪一家其实没那么重要,无论是哪一家企业,都可以。如果这都能被说“乌合之众”,那么真正去“绑架”受众的到底是谁?
再说一说“爱国营销”,汽车圈2018年就提出了“在一起”概念,但这个车企不是比亚迪,当时是因为网络舆论,某家车企呼吁其他有正义感的车企与其站在一起,组建中国汽车品牌正义者联盟。怎么到了比亚迪呼吁中国汽车品牌在一起去面向世界的时候,就是“爱国营销”了?比亚迪的发布会我全程看了,能看得到比亚迪这一句在一起并不是空喊口号,首先是中国汽车目前发展的一个情况,这个成绩是各个中国品牌的合力之作,少说一个品牌都是不完整的。很多人是通过这场发布会了解到中国汽车发展的成绩,任何一个普通人看到了内心都会有自豪感吧,最多是把主流的意识形态说了一遍,这叫“爱国营销”?
中国汽车为什么不能在一起?我们应该清楚,相比于德系、日系、美系甚至韩系,中国并没有同他们相同规模的超级汽车品牌,也就近两年,全球有超过60%的新能源汽车由中国生产销售,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占全球的70%,全球有超63%的动力电池由中国供应,好不容易靠着新能源汽车超车了,在国际上崭露头角,接下来可能会面临的考验更严峻,这种时候就是要团结一起,拧成一股绳继续走,从单点突围到集体出征,这是中国汽车想要走向世界必经的过程,集中火力对外开拓,这也有人质疑么?
还有言论说,中国汽车团结一起=联合苦消费者,这种盲目划等号的想法恕我不能理解,德系车在他们自己国家的价格大家心里都有数,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也是有目共睹,我们的市场被外资车吸走了多少金?这时候中国汽车团结起来,做大做强,不就是要让那些德系、日系不再嚣张吗?首先能获益的不就是普通消费者吗?
听到过一句话,高度不够,看到的都是问题,格局太小,纠结的都是皮毛,企业和人的理念是相通的。最后,送给比亚迪一句话吧,也是在网上看到的,站在1楼,有人骂我,听到了很生气;站在100楼,有人骂我,我放眼望去,只有尽收眼底的风景。
在一起不降价,在一起割韭菜
经理和副经理在一起,师傅和学徒在一起,小米和华为在一起……[得瑟][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