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至30日,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专任教师党支部联合学院行政教职工党支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内科师生第一党支部以及新华网广东有限公司党支部一行近50人赴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围绕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开展支部共建、调研活动。
调研高要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新路径
11月30日上午,调研组成员们到达高要区人民医院新院建设项目,参观了医院的主体建筑,详细了解其功能布局。高要区人民医院新院是省、市重点民生项目,也是高要区重点惠民项目,建成后将通过发展医药卫生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提升高要区的医疗综合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据悉医院预计2025年底投入使用。
随后,调研组成员前往莲塘镇。在荔枝村,党支部成员深入了解了高要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尤其是水产养殖产业。高要区依托自身综合优势,落实“百千万工程”,通过专家技术及科技赋能双驱动,推动罗氏沼虾全产业链数智化平台建设,实现了增产增效。调研组一行还前往恒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参观了预制菜生产线和研发中心,了解水产深加工和预制菜产业的创新和发展。肇庆高要从水产养殖到加工的发展之路,充分体现了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产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作用,为区域农业品牌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党建合作赋能
高要区高质量发展
随后,调研组成员们前往高要区政府开展了座谈会。肇庆市及高要区政府领导对中山大学和新华网的到来致以诚挚谢意,提及产业转型升级需专业战略规划指引,期望借助“百千万工程”机遇以及高校与媒体资源,吸引更多优质项目与人才落地,同时也希望在教育与医疗方面达成实质性合作,为高要区高质量发展赋能。中山大学、高要区与新华网与会领导及党员代表均表达了未来继续深化党建共建的意愿,以党建为引领促进各方全面合作与协同发展。
藉以新质生产力
创新高要旧区改造新模式
下午,调研组成员参观调研了高要区金渡镇铁岗社区,社区通过“政府支持+建筑央企助力+民营企业建设运营+农民参与”的创新模式,盘活利用闲置的半山农房和古村落群,引入专业团队打造乡村众创空间,推出共享茶室和屋顶咖啡项目,这些都成为铁岗社区推进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的新亮点。在水口社区端砚工作坊,麻石街道民宅被打造成一个个端砚工作坊,壮大了砚艺产业,藉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在金渡镇,中山大学肿瘤医院专家团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免费的健康咨询服务。调研组成员、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学生为村民进行“翻译”,帮助村民向专家准确描述病情,也协助专家传达诊疗建议。
此外,中山大学雅艺在线团队就青少年乡村振兴与美育教育、数字技术赋能当地美育需求等主题进行了调研,深入了解金渡镇、莲塘镇的美育教育发展情况,以及当地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情况。
调研团队在莲塘镇与当地镇政府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了美育教育的现状与挑战。了解了镇里孩子们对艺术的向往和美育教育的现状。团队成员们认真记录下这些需求,并就如何提升美育教育质量分享了“美育+数智融合”建议及美育课程线上资源。随后,团队转战高要区金渡镇,对当地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改造村落群进行了深入调研。共同探讨如何通过美育教育和数字技术的应用,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和参与感,进而推动乡村振兴。
团队成员表示,通过此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团队积极探索美育领域的新质教育资源,“美育+数智融合”的乡村美育教育新模式。接下来,团队将始终以实践力行,不忘初心的理想信念,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乡村振兴贡献自身力量。
部分党员调研心得
工商管理系专任教师党支部书记 邹波教授:
通过本次活动,我体会到党建在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学院与高要区党建共建,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可以为高要区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乡村振兴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这体现了“党建+”模式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强大动力。同时,本次党建活动由多个党支部共同开展,实现了跨界合作、协同共建。这种合作党建模式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拓展了党建活动的思路,是一次有益的党建模式探索。
工商管理系专任教师党支部 任荣伟教授:
这次党建行我最大的体会在于感受到了“数实深度融合”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高要区这几年探索出了一条“文旅+数智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围绕高质量发展,高要区可以整合中山大学的资源优势,未来围绕医疗卫生、科技与教育如何进一步深度融合的远景,将其纳入到“十五五规划”之中,持续探索并创新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过程中提炼经验,为广东今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高要经验模式”。
工商管理系专任教师党支部 朱沆教授:
此次党建共建活动形式丰富且具有实践意义。活动围绕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通过党建共建联合多方,在跨界合作、资源协同与整合等方面积极探索,还强化了党组织建设,创新了党建工作模式,为党建引领业务发展提供了范例,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