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央视主持人李小萌谈隔代养育的矛盾,年轻父母这样做,轻松破局

教育最视角 2021-07-04 14:10:23

文 / 魔斯妈妈

很多年轻的父母因为工作压力大,在养育孩子方面,会寻求上一代人的帮助,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帮忙带娃。老一辈来帮忙,的确能极大地缓解压力,但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和新的挑战。 比如说,年轻父母带孩子通常比较讲原则,讲规矩,对孩子并非有求必应。但祖辈就比较溺爱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久而久之,孩子就容易变成“两面派”,爷爷奶奶面前一套,爸爸妈妈面前一套。 又比如说,祖辈往往会用自己过去的经验养孩子,而他们的老办法往往会与年轻的父母们的“科学育儿”理念冲突,发生分歧时到底该听谁的呢?这就难免引发争执。 所以有些年轻父母就感慨说:本来想着让老人帮忙带孩子能减轻点压力,没想到老人来了之后,压力更大,麻烦更多。

其实,隔代养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大多是因为祖辈与年轻父母育儿时的职责不清晰、界限不分明所导致的。 养育孩子的主要责任人是谁?当然是父母。 说得更详细一些就是,孩子的教育应该由父母主导,而祖辈则主要负责在生活起居上提供支持。祖辈不应越俎代庖,打乱小两口的养育模式。如果祖辈能够有一定的职责意识、界限意识,那么无论是祖辈还是年轻父母,都会感觉比较舒适。

我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吧。结婚这么多年,我跟公公婆婆一直相处得不错。这在很大层面上归功于我的公公婆婆在处理与儿子和儿媳的关系时,相当与时俱进,有界限感。 平日里,公公婆婆要给孙子做些什么事,都会先跟我们说,征求我们的意见。更可贵的是,婆婆虽然在生活起居上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孩子的学习依然由我们负责。而且,不管我们做得对不对,采用什么方法教导孩子,老人从不干涉。 公婆尊重我们作为孩子教育的主导角色,对此,我的内心非常感恩。要知道,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很多时候连两口子都会有很多分歧。如果双方父母再掺和进来,那真是乱上加乱,更谈不上好的效果了。

也许有父母会问,遇到知书达理的长辈是运气,如果长辈就是喜欢对小两口怎么教育孩子指手画脚,怎么办?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是在一开始就把职责明确,把界限划好。 前央视金牌主持人李小萌曾经讲过这么一个故事:她的一位朋友,因为夫妻二人都有工作,没法全天带孩子,于是就把爷爷奶奶接来家里帮忙带娃。接过来的第一天,这位朋友就跟自己的父母郑重地谈了一次话。他说:“爸妈,特别感谢你们能来,帮我们解燃眉之急。但有些话必须跟你们解释一下。关于怎么带孩子,一些原则问题还是由我媳妇拿主意。比如说,不能一边看电视一边吃东西,看动画片要限制时间之类的。我也希望你们能多理解。” 这位朋友的说话方式令李小萌非常惊讶,她问:“你上来就给老人一个下马威,他们没意见?不会觉得你不孝顺吗?” 朋友说:“这跟孝顺不孝顺没关系。现在把规则制定好,职责分配好,以后会减少很多矛盾和冲突。” 我想,这个故事可以给很多正在经历“隔代养育”的父母们作参考。

可能还有些父母会有一个担忧。那就是,就算祖辈明确自己的界限,只在生活起居上提供支持了,但是老一辈在这方面也往往做得不好,要么对孩子过分骄纵、百依百顺,要么没有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或者用一些很不科学的方式来带孩子,等等。这种情况要怎么办呢? 的确,老人带娃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就像一位名人曾经说的: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无法超越时代带来的认知局限。对此,我们应该尽量理解和包容。 同时,年轻的父母也必须认识到,自己才是养育孩子的责任人。想怎么教育孩子,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都是父母自己的事,没有谁能取代。

如果祖辈的带娃方式和父母产生了分歧,父母可以先把目光聚焦到自己身上,先用自己的正确做法,让老人看到效果。同时,与老人进行充分的沟通,并温和而坚定地坚持自己的原则。 年轻一代知识面广,接受新事物快,应该多和祖辈分享科学的养育方法,而不是断然否定祖辈的做法。如果希望祖辈配合自己完成某件事情,就要尽可能地先站在祖辈的角度上来考虑一番,并思考如何沟通才能争取老人的理解和支持。 很多时候,矛盾往往不是源于事情本身,而是双方不懂得正确表达,有效沟通。

0 阅读: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