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的力量》:父母唯有先爱自己,而后才能给到孩子优质的爱

教育最视角 2021-11-07 14:06:56

大家好,我是书研。 你真的理解《非暴力沟通》中的沟通四要素么? 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这是《非暴力沟通》一书里的沟通四要素。 一直以来,绝大多数人,也包括我,天然的以为按照这四个要素去做就能够学会非暴力沟通,解决在人际关系中所遭遇的种种难题。

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样的自以为是永远都是在文字的表层打转,始终无法深入到一本书真正想要表达的核心,更无法触及到作者的良苦用心。 之所以有这样一个深刻的感触,是因为最近读的一本书——《同理心的力量》。 这本书的作者董国臣用自己实战中的许多案例,深入浅出地细细的讲解了他对于《非暴力沟通》一书和书中沟通四要素的理解、体悟与实践,并且还研发出了一套课程,出版了一本书。 先同理自己,而后才能同理他人 《同理心的力量》,顾名思义,主要讲同理心,但这个同理心主要指的是先同理自己。 正如书中所言,当我们能够时常同理自己的时候,我们的生命之树的树根就会足够强壮,进而长出足够粗壮的树干和树枝,帮助我们去同理倾听他人。 意思是说,在与人沟通之前,我们先要同理自己,看到自己的内在需求,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去同理倾听他人。 因为自我连接是非暴力沟通的树根,是自我关爱的途径。

或许是因为我近段时间里内耗严重,这种内耗就像是每个月的那几天,每隔一段时日就会来袭。 就好比昨天,莫可名状的,我又心情低落了。然后,什么也不想干,大脑里混沌一片,总是想找一些“短平快”的方式来刺激麻醉自己,以逃离那些让我觉得困难的事情。 我这样的一种对待自己低落情绪时的态度,连儿子都感受到了:“妈,你从一回到家,就一直坐在沙发上看手机”。 听罢儿子的话,我说自己想要静静,让他别吵我。 儿子倒也识趣,他就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后来,儿子去洗澡,洗完澡后洗自己的内裤和袜子,顺带着把我的袜子也洗了。 当我得知儿子主动帮我洗袜子,也就是在那一瞬间,心里突然翻涌起了一股暖流,我低落的心情也在那一刻一下亮堂了起来。

经由儿子的这一举动,以及我对自己内心活动的觉察,《同理心的力量》一书中提到的色与空的关系悠地浮现在了眼前。 《心经》有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不得不说,对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我有着巨大的认知偏差。 在《同理心的力量》一书里,作者董国臣是这样说的: “将《心经》中讲空与色的关系,引入到非暴力沟通中,需要就是空,满足需要的策略就是色”。 比如食物,食物可以是包子、面条、米饭等,是人类生命所需,但食物不是其中任何一种具体形式。 而形形色色的色——包子、面条和米饭等,就是策略。策略各不相同,包含具体的行为方式。 所谓色即是空,意味着无论你是吃包子、面条,还是米饭,本质上都是为了满足需要。 所谓空即是色,无论你是吃包子、面条,还是米饭,都回到了一个有形有色的具体事物上。

拿我心情低落这一事情来说,我之所以心情低落,是因为我有了某种内在需求。 往深一层剖析我的内在需求,我想要的其实是老公的看见、聆听和陪伴。 可是,老公有自己的事,他无法随时给到我内心所需要的看见、聆听和陪伴。 意想不到的是,当老公无法满足我的内在需要时,儿子却用帮我洗袜子的方式,还有与我聊天,给到了我无条件的看见、聆听和陪伴。 在这里,我的需要可理解为“色即是空”,而儿子用洗袜子、聊天的方式满足了我的需要,这其实就是“空即是色”。 空是需要,色则是满足需要的具体形式。 董国臣说道:“理解了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便能够实现内心真正的自由”。 我们要如何同理自己 前面我们说到同理自己,现在我主要说说如何同理自己。 还是拿我心情低落这件事情举例。 当我心情低落时,我通常的做法就是刷短视频,看电视剧,或者向老公寻求安慰。这些做法也不能说没有用,但这些“有用”都只是暂时性的,很快就会消散。

电影《长津湖》里有句经典台词是这样说的: “一个蛋从外面敲开,注定会被吃掉。你要是能从里面自己啄开,很可能是只鹰”。 当一个人在有了负面情绪后,总是想要从外在获得能量,老是希望他人能够给予自己力量,这样的方式注定充满煎熬。 那更好地应对负面情绪的方式是什么? 答案是转头向内探寻。 董国臣在《同理心的力量》中讲了一个小故事。 有个学员找到他,谈起自己的矛盾。一方面她想要留下来好好听课学习,另一方面她又想陪儿子去医院,并且也答应了老公。 为此,她感到矛盾和纠结。 在董国臣看来,所有的冲突都发生在策略层面,包括内在冲突,所有的共赢都发生在内心层面,所以他便去倾听学员在那两个行为之下各自的需要。 于是,董国臣问了学员几个内在需要的问题,便很轻松地让学员自己做出了最佳选择。 学员最后的选择是,陪儿子去医院。 因为这位学员发现了自己的内在最重要的需求是对儿子的陪伴与家庭的和谐。 同时她也意识到满足自己学习和成长的需要,不只是上课这一种方式,而是有无限种方式。 这就是向内探寻,与自我连接,同理自己,跟着自己的心走。 去发现和感知自己的内在需求,并自己满足自己的内在需求,这也是一个人爱自己的最佳表现。 父母唯有先爱自己,而后才能给到孩子优质的爱 说回我情绪低落一事。 无论我是刷短视频,看电视,还是向老公寻安慰,抑或是儿子给到我温暖。说到底,这些都是一种对外的诉求,治标不治本。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当意外袭来,烦恼围绕,低能量频频,如果身为父母的我总是身陷其中不能自拔,不愿、不懂与自己的内在连接,也不具备爱自己的能力,那么我就没有办法同理孩子,更别说给到孩子优质的爱了。 真正要想给到孩子优质的爱,我首先要做的就是爱自己。 爱自己的方式就是向内看,常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看见自己的内在需求,与自己连接,重视身心的一致。 当陷入低潮时,可以听音乐、做家务,也可以阅读、打坐、正念冥想,抑或是投入大自然的怀抱等等。

我们要对自己负责,向外是被动,向内才是主动。主动即自由。 真正能够让自己突破障碍的,始终都是来自自己的内在,命运的权杖也永远都握在自己手里。 当我们能够做到爱自己的时候,就会有奇迹发生。你会发现你的心静了,亲子关系也不焦躁了,家庭和睦,生活更好了!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