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重获自由后,立即飞纽约见一女人,和她共赴一场青春的怀念

烨烁说文化 2023-02-17 19:23:11

张学良

“平生无憾事,唯一爱女人。”

东北第一夫人于凤至是他的官方原配,民国第一夫人宋美龄是他的红颜知己,北京四美人之一赵一荻是他的私人秘书,当他被囚禁半生,重获自由时,他却转身独见别人的太太。

他叫张学良,是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民国四公子之一。

张学良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土匪金寿山勾结俄兵,偷袭中安堡,彼时还未成为北洋军阀奉系首领的张作霖不得已让身怀六甲的妻子赵春桂和他一同逃亡。

颠簸的路途,飞扬的尘土,只闻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响彻于这战火横飞的乱世,张学良降生了。

出生不凡,做事不凡,张学良注定就不是一个平凡之人。

他年少成名,十八岁正式进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学习,十九岁毕业时担任少将级别卫队旅旅长,二十三岁出任京榆地区卫戍区最高长官,二十五岁成为上将,随后几年一路晋升。

待到二十七岁时,张学良已执掌数十万大军,手下拥有几十平方公里的地盘,还有当时国内最大的工业区和军工厂,权势更是在短时间内迅速飞涨。

张学良

此时处于鼎盛时期的张学良,身边的朋友自然不是等闲之辈。

1927年的夏天,在中国著名外交官顾维钧的特意安排下,张学良认识了外交官蒋履福,也见到了他的此生最爱蒋士云。

当时蒋士云年纪尚小,张学良对这位扎着两个小辫子的姑娘并没有什么感觉,反观蒋士云,她对这位气度不凡的男子已经心生好感,一颗名为“喜欢”的种子悄悄地在她心底发芽。

提及这蒋士云,在那个时代也是位惊才绝艳的奇女子,与张学良相比,家世上虽有所差距,但单看她自身的能力而言,可与张学良较之一二。

她是京城四大才女之一,1912年生于苏州,因在家中排行第四,又人称蒋四小姐,精通多国外语(英文、法文、拉丁文),容颜姣好,风姿绰约,是大家公认的交际名媛。

自年少起,蒋士云便跟随父亲蒋履福去往多地,出席各种上流宴会,眼界开阔,无论是待人,还是接物,皆进退有度,加之性格喜人,引得当时多家报社争相报道。

“数历来吴宫花草,许为第一人,后无来者。”

印刷在报刊上的评价,源于社会人士的评价,评价之高,可见蒋士云的美已经深深地刻到了她的骨子里,不禁令人惊艳,也足以在侧面展现其自身带来的影响力。

但这远远还未结束,优秀的可人儿,向来走到哪里,称赞就会跟随到哪里,只是形式不一。

“蒋四小姐的美点,在于动作的姿态。凡是她一举手一投足,不论拿起个杯子来喝茶,或低垂了首咽食东西,一个极小的动作,也都有一个动作的姿态,真如春云变幻。”

有人曾经这样描述蒋士云,诚如所言,她也确实是这样一位名动京城的美人儿,以致于她身边的追求者数不胜数。

顶流子弟、文人雅士、高管富商皆对她趋之若鹜,但她常以“没有百万不嫁”为由,将他们通通拒之门外。

张学良和赵一荻

为何?

因为她深知“以色侍人,短;以才侍人,长”这个道理,唯有才气斐然可长远,所以她必须去不断地提升自己,待到爱情抵达时,自身才有足够的资格去迎接,或是,尊严地放弃。

1930年,灯火酒绿的上海,蒋中正举办了一场属于上流人士的招待宴,张学良和蒋士云两人都在受邀之中,这是他们的第二次见面,与先前那次不同的是,张学良的心因她动容了。

她,指的自然是蒋士云,经过三年时光的打磨,她已成为一位气质出尘的成熟女性。论才气,她腹中有书,出口成章;论品性,她落落大方,八面玲珑。

如此,谁能不为她心动呢?

张学良和赵一荻

“自古英雄皆好色,若不好色非英雄。我虽不是英雄汉,却也好色似英雄。”

张学良曾这样自诩道,正好是他此刻见到蒋士云的心理写照。

不可否认,他惊讶和欣赏她的才貌,他想与她在一起。

至于蒋士云,自初见起,心中就一直都留有张学良的位置,或许感情不够强烈,但此时与张学良的重逢,于她而言,是真真实实的惊喜。

一个郎有情,一个妾有意,才子佳人的故事自然而然地在张学良和蒋士云两人的身上演绎,赴宴,交流,交流,赴宴,他们之间的接触越来越频繁,逐渐滋生出别样的情愫。

彼时张学良的家中已有贤妻于凤至,且二人育有几子,这在上流圈子里根本就不是秘密,而对于曾接受过巴黎浪漫文化的蒋士云来说,真心相爱,能够跨越一切。

于凤至

她知晓张学良非常喜欢英语与外国文化,便常用英语来与张学良交流,两人的感情也因此急速升温。

但是,蒋士云的学业还未完成,她必须得离开了,即使张学良想要她留下,也改变不了她的想法,她并不愿放弃。

蒋士云还是走了,远赴她国,继续进修深造。

年轻的蒋士云

从这以后,张学良与蒋士云的来往大多时间都是通过书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闲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当蒋士云收到张学良亲手抄写的这首宋朝诗人卢梅坡的《雪梅》时,或许心中是欢喜的,也愈发地重视这份感情。

但毕竟是异国之恋,由于种种原因,蒋士云与张学良两人间的书信来往越来越少,可这并不妨碍蒋士云对张学良的思念与日俱增。

终于,蒋士云忍不住了,她放弃了学业,打算回国与张学良在一起。

可惜,命运捉弄人,此时的张学良身边多了一位为他红袖添香的佳人——赵一荻,人称“赵四小姐”。

赵一荻

难道是巧合吗?

蒋士云与赵一荻同被称为“四小姐”,同样是“北京四美人之一”,且她们两人年纪相仿,又同样爱慕英俊多才的张学良,唯一的区别是赵一荻比蒋士云更“舍得”!

为了爱情,赵一荻不惜与家族决裂,不惜甘愿以秘书身份陪伴在张学良身边,蒋士云自认,她比不了。

在张学良与蒋士云的这场爱情的角逐中,蒋士云最终还是以失败黯然退场。

后来的一段时间里,蒋士云选择了出国,她与张学良之间失去了联系,彼此只有通过报纸才能了解到对方的消息。

1931年,蒋士云与贝祖贻在欧洲比利时相遇,一个是失恋的千金小姐,一个是丧妻的中央银行总裁,不同的遭遇,相同的心境,让两人快速地靠近。

蒋士云与贝祖贻

一年后,蒋士云与贝祖贻结婚,从此他们两人相濡以沫,相伴一生,直至贝祖贻死后,蒋士云对外介绍自己,都是以贝蒋士云为称,简称“贝夫人”。

“于凤至是最好的夫人,赵一荻是最患难的妻子,贝太太是最可爱的女友。我的最爱在纽约。”

1990年,张学良曾对留美学者唐德刚这样说道。

由此,不难发现,张学良口中的贝太太就是蒋士云。

或许,蒋士云是张学良青春里的遗憾,所以他才格外珍惜。

至于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张学良为什么一次也不主动去寻找蒋士云呢?

一是他不愿意去打扰蒋士云的生活,二是他无法去找蒋士云。

1932年,蒋士云与贝祖贻结婚的同年,张学良正遭遇着人生低谷,自“九·一八事变,不抵抗将军”事件后,他背负满身骂名。

没有哪个男人愿意在自己喜欢的女人面前承认自己是个失败的人,骄傲如张学良,他的内心更加挣扎,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意被他人知道,只能在她婚礼时默默地送上份贺礼。

1936年,为挽救民族危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同杨虎城毅然将蒋中正扣留,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这一年,也是张学良人生中难以忘记的一年。因为正是这年的决定,导致他之后在蒋中正的监视下度过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囚禁生活,但他不后悔。

于他的立场而言,有舍有得,他庆幸自己为抗日事业做出贡献,他也失落自己亲自护送蒋中正回家,结果换得来的是“笼中鸟的生活”,不过幸好,他早有心理准备。

囚禁中的张学良

哪个乱世里的英雄没有遭受过苦难呢?

无疑,囚禁的生活对于张学良这位英雄来说是种精神上的折磨,可此时的他抵抗不了,亦无法反击。

“我的人生活在了三十六岁,此后的日子都是虚度光阴。”

回顾被监视的那段时光,张学良情不自禁地有感而发。

也许,在刚刚被囚禁的那几天里,张学良还能够放得下心态,坦然接受,像度假一样,不用工作,享受生活。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是重复的日子让张学良产生了厌倦,甚至让他感觉到了生活没有乐趣,没有价值,只有看不到尽头的监视和囚禁。

囚禁中的张学良(中)与赵一荻(左一)

所幸,在这无边的黑暗之中,还有光明,感到内心空虚的张学良身边还有精心照顾他的情人赵一荻,以及在外边想发设法营救他的原配夫人于凤至和贝太太蒋士云。

是的,当时已经成为他人之妻的蒋士云也参与了张学良的营救行动,付出了大量心血,即使失败了,也从未放弃。

在过往的交情面前,蒋士云哪里还管得了世俗的流言蜚语,只要那人平安就好。

老年张学良与赵一荻

1937年3月13日,蒋士云通过贝祖贻的关系,在其朋友戴笠的运作下,成功与张学良见面。

那时,张学良被蒋中正关押在浙江奉化雪窦山,与其鼎盛时期的门庭若市不同,他此刻的门头冷冷清清,来看望他的人一双手都数得过来。

所以,对于蒋士云此次的看望,张学良十分地感动,也十分地感激,有人还愿意来看望他这位落难的朋友,对于张学良来说,实在是弥足珍贵。

据说,张学良见到蒋士云的时候紧紧地拉着她的手,久久地说不出话来,泪水还在眼眶中打转。

世间真情,也大抵如此了吧。

张学良与赵一荻

所谓,凡是有第一次,就一定有第二次。

“我和汉卿奉化一别,再见就是台湾了。”

没错,蒋士云又一次想方设法地去看望了被囚禁的张学良。

时值1979年,张学良被转移到台北囚禁,心情不佳,为此蒋士云发动人脉资源,再次疏通关系,特意搭乘飞机,从美国飞往台北,在一家餐馆中与张学良见面。

他们一起吃了顿饭,聊了很多事情,大多时候是蒋士云在安慰张学良。

没有人知道他们之间说了什么,但是,自这回以后,蒋士云再也没来看望张学良。

也许是有事情牵绊了蒋士云的脚步,也许是张学良要求蒋士云不要再来看望他,也许是没有蒋士云已经失去了看望张学良的机会,社会上,众说纷纭,真相却只有当事人知道。

晚年张学良与赵一荻

“我认为,张将军是很够朋友的那种英雄,我很佩服他这个人,也很珍惜和他的友谊。”

当贝夫人(蒋士云)说出这段话的时候,已经时过境迁,或许就连她自己都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还能与好友张学良见面,甚至是生活在一起。

1990年,被蒋家父子囚禁长达五十四年的张学良,正式恢复了自由身。

半个世纪,外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熬死了许多人——他的敌人、他的朋友,甚至是他的亲人。

但不管如何,此刻的他是开心的,像只挣脱了束缚的鸟儿,不,应该说是只回归自然的雄鹰,迈出精致的牢笼那一步,他就鼓足了力气去翱翔于空。

外边的世界,连气息都充满自由。

为了不让自己留下余生的遗憾,同时也不想因为自己回到大陆扰乱了时局,张学良选择变卖家产,去美国定居,也为了去拜访昔日的老友。

张学良与赵一荻(前一、二)

1991年,已是耄耋之年的张学良在妻子赵一荻的陪同下来到美国旧金山,开启拜访老友之行。

但,仅仅四天,张学良就以赵一荻身体不舒服为由,将赵一荻托付给自己的子女照顾,而他,则是独自前往纽约,弥补他青春的遗憾。

“我想一个人到纽约去会会朋友。”

这个朋友,就是贝夫人,本名蒋士云。

兴许,那日阳光灿烂,有位老人精心打扮,穿着整洁的衣裳,戴着一顶黑色的帽子,敲响了蒋士云的家门。

蒋士云打开门的那瞬间,吃惊地捂着嘴巴,眼神欣喜极了,不敢相信自己还能见到张学良。

他们一起坐在沙发上,彼此诉说过去的故事,或是平静,或是激动,或是兴奋,或是悲伤,或是感慨。

晚年张学良

往后的三个月里,蒋士云把张学良的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张学良亦是信任蒋士云,将生活全权交给了她来安排。

蒋士云知晓张学良爱热闹,爱玩,所以她尽自己最大所能,给予张学良欢乐,试图寻找到他们年轻时候的样子。

白天,蒋士云会带着张学良会见朋友、接受采访、参加宴会,有时又会带他去看电影、球赛、美丽的风光;傍晚,蒋士云则会带着他打麻将、看京剧,生活,一切都惬意极了......

张学良在看电影

“在纽约度过的三个月,是我这一辈子里最自由的时光,任何时候都不能比。”

当晚年的张学良面对记者的采访时,他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平静而又幸福地说道。

这一段跨越了大半个世纪的友谊终究随着两人的逝世落下了帷幕,而更多关于张学良与蒋士云的故事仍旧在岁月的流转里口口相传,只愿这世上有情人,不要留下太多遗憾。

0 阅读:7

烨烁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