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在早年发布了《孙中山立遗嘱特意强调“吾妻宋庆龄”?想多了,遗嘱并不是他写的》一文到“覃仕勇说史”上,主要讲述了孙中山先生和宋庆龄的爱情故事。
老覃还发布过《宋子安:宋氏家族的老六,和宋庆龄最要好,曾被蒋介石斥“幼稚”》一文,讲述了宋庆龄娘家的发迹史。
宋庆龄的父亲宋嘉树一开始并不姓宋,本姓韩,海南文昌县人,自幼家庭贫寒,流落到了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当学徒,在堂舅的帮助下,辗转到了美国波士顿,随了堂舅的姓,改姓宋,经商,生意一点点做大,成了个大富商。
也在美国,他结识了为革命奔走的孙中山,成了孙中山的忠实粉丝,不断注资金进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
必须说明,宋嘉树仅比孙中山年长两岁,属于同龄人。
那么,宋嘉树最初对女儿成为孙中山的妻子持什么样的态度,颇为耐人寻味。
现在,许多地摊文学,以及影视作品,不断对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婚姻进行生动演绎,但是,可依靠的史料并不多。
日本著名学术团体辛亥革命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的久保田文次教授,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收集孙中山的研究资料,并在2001年3月出版发行了《萱野长知·孙文关系史料集》,里面收集有三封由宋嘉树写给孙中山的英文函件,能从中窥知宋嘉树对女儿和孙中山婚姻的态度。
这三封信的产生时间,分别是1915年7月15日、8月3日、8月13日。
根据信中所述,可以推知,那一段时间,宋嘉树正在神户停留,孙中山蛰居于东京,宋庆龄则游走于上海。
这三封信产生的原因,皆缘于孙中山关于自己的婚事而向宋嘉树所发出的试探。
首先,孙中山在7月11日给宋嘉树写了一封信,大意是问宋何时赴美?罗莎蒙黛(笔者注:宋庆龄的英文名)是否随行?
宋嘉树在15日回信答:
“我将于12月1日或在此前后赴美。我不认为,罗莎蒙黛也将赴美,她必须陪伴母亲并帮助料理家务。”
孙中山得了这封回信后,便开始放大招,于7月20日再写了一封信给宋嘉树,说:种种迹象表明,罗莎蒙黛已经沉溺在爱河中,正在与一位已有妻室的“大叛逆者”热恋,很可能会成为“皇后”式的人,不知您是否知悉此事?且在知悉此事后,持何种态度?
再次声明,孙中山和宋嘉树之间的往来信件均用英文书写,对于这个所谓的“大叛逆者”,孙中山明显是自指。盖因为他是一位革命者,也就是旧社会、旧制度的叛逆者,即所用原文为“Archtraitor”,词义可以直接理解为“大叛逆者”。
但不明就里的人,也可以将此词解读来“大叛徒”、“大叛国者”、“大卖国贼”。
宋嘉树就属于不明就里的人,他读了孙中山的信,并没有把“Archtraitor”和孙中山联系到一起,而是把这个“Archtraitor”误解为袁世凯或袁世凯一类的人物。
因此,他表现得极其愤慨,在8月3日给孙中山写了回信,信中对“Archtraitor”大加挞伐,说这位“Archtraitor”是“我们大家永远的敌人”,“我们将上天下地,竭尽全力,防止任何此类事情发生。”
孙中山读到回信后,哭笑不得,只好给宋嘉树写了回信,直接向宋嘉树坦白,7月20日函所称“Archtraitor”就是他孙某人,随后,条理清晰地向未来的岳父讲明了自己将如何处理和原配卢夫人之间的既定关系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宋嘉树收到这封信后,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重了。
他在8月13日写了回信,信中讲了一大堆琐事,比如长女霭龄分娩在即,罗莎蒙黛在上海的一个家庭里教书,无法陪同母亲一起去看望姐姐,而自己的身体出现了状况,艰于行走,等等。却绝口不谈“Archtraitor”,及“Archtraitor”与罗莎蒙黛的婚姻问题。
信的结尾,才说要回上海和夫人倪桂珍以及女儿罗莎蒙黛会合。
种种迹象表明,宋嘉树并不反对女儿宋庆龄和孙中山结婚,他所需要做的,就是要去上海征求妻子倪桂珍的意见。
后来出现了宋庆龄跟随孙中山“夜奔”的情节,是因为遭到了倪桂珍的强烈反对。
《萱野长知·孙文关系史料集》也收录有孙中山的同乡朱卓文写给孙中山的几封信,可以佐证倪桂珍对这门亲事的反感。
因为,信中屡屡出现“避他母之疑眼”之类的字眼。
宋庆龄和孙中山逃到日本后,宋嘉树夫妇也拍马追赶到了日本。
宋嘉树敲开了孙中山寓所的大门后,突然跪在地上,连磕了三个头,说:“我的女儿就交付给你了,请你好好爱他。”
然后,就携着妻子的手,走了。
之后,宋嘉树仍和以前一样,不断给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注入资金。
可惜的是,三年之后,即于1918年,他不幸患病逝世,年仅5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