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推介:Environment&Health|2025年第1期

科创中国 2025-02-10 11:24:41

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美国化学会合作出版的高起点新刊Environment & Health(《环境与健康》)2025年第1期于1月17日正式上线,本期包含1篇Review文章和9篇Research文章,主题涵盖多个领域,欢迎大家阅读!

January 2025,Volume 3, Issue 1: Pages 1-110

REVIEW

Multiphase Radical Chemical Processes Induced by Air Pollutants and the Associated Health Effects

空气污染物引发的人体多相自由基化学过程与相关健康效应

北京大学陆克定教授团队以肺泡模拟液实验测定、动力学模型和体内生理研究为切入口,全面概述了空气污染物(PM2.5 和 O₃)在呼吸道上皮内衬液中破坏自由基稳态及产生大量活性氧物种(ROS)的多相化学反应。并综述发现ROS 通过全身循环可能介导大脑及心血管系统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研究进一步强调自由基化学在认识污染物健康危害机制中的重要作用,为深入探索其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Qineng Wang (王琪能),Huan Song (宋欢)*,Huabin Dong (董华斌),Song Guo (郭松),Maosheng Yao (要茂盛),Yi Wan (万祎),Keding Lu (陆克定)*

北京大学

ARTICLE

Doe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Use Modify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PM2.5 and Its Components?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Cohort Study (2007–2017)

非甾体抗炎药物使用对PM2.5及其组分所致全因和主要病因死亡风险的效应修饰作用:一项全国代表性队列研究

张路霞教授团队报道了长期暴露于大气细颗粒物 (PM2.5) 及其组分对全因和主要病因死亡的影响,以及非甾体抗炎药物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 的效应修饰作用。结果表明,NSAIDs中的布洛芬使用可能削弱PM2.5及其组分所致全因和主要病因死亡风险,这一初步发现尚需进一步科学证据来支持和明确其具体机制。

Wanzhou Wang (王万州)#, Chao Yang (杨超)#, Fulin Wang (王福琳),Jinwei Wang (王晋伟), Feifei Zhang (张斐斐), Pengfei Li (李鹏飞), Luxia Zhang (张路霞)*

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北京大学医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数智医学创新研究中心;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

ARTICLE

Indoor Environment and Health Effects: Protocol of an Exploratory Panel Study among Young Adults in China (China IEHE Study)

室内环境与健康:一项基于中国年轻个体的探索性定组研究

本研究详细介绍了China IEHE study的研究思路和细节。该研究针对真实的室内环境暴露情景,提出了“多暴露-多健康-多组学机制”的研究框架,通过较为全面地监测室内多种物理化学生物性暴露因素,检查多系统健康功能,收集多种类生物样品,以期实现从“室内环境因素-外暴露-内暴露-生物学机制-健康影响”这一完整的全链条探索,也为未来室内环境健康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参考。

Shan Liu (刘珊)△, Wanzhou Wang (王万州)△, Yetong Zhao (赵烨彤)△, Luyi Li (李陆一), Wenlou Zhang (张文楼), Xuezhao Ji (姬学朝), Di Yang (杨迪), Yahong Chen (陈亚红), Xinbiao Guo (郭新彪), Furong Deng (邓芙蓉)*

△共同第一作者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ARTICLE

Metallomic Classification of Pulmonary Nodules Using Blood by Deep-Learning-Boosted Synchrotron Radiation X-ray Fluorescence

利用血液区分良恶性肺结节: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的金属组学新方法

本研究发展了一种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和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的金属组学新方法,可利用静脉血区分良恶性肺结节。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相比,该法具有取样方便、分析速度快、预测准确率高等优点,可望快速区分良恶性肺结节,从而助力临床医生开展个性化治疗。

魏超杰 (Chaojie Wei), 李超 (Chao Li), 谢宏鑫 (Hongxin Xie), 王伟 (Wei Wang)*, 王欣 (Xin Wang)*, 陈栋梁 (Dongliang Chen), 李柏 (Bai Li), 李玉锋 (Yu-Feng Li)*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香港大学金属组学与健康和环境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同步辐射装置。

ARTICLE

Historically Polluted Area Increases Human Exposure Risks to Polychlorinated Naphthalenes through Waterfowl Egg Consumption

历史污染地区养殖水禽蛋增加人体多氯萘暴露风险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王培龙研究员团队报道了历史典型污染地区水禽养殖场多氯萘赋存水平和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该地水禽蛋中多氯萘赋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区域,养殖环境是水禽多氯萘暴露的重要途径,且该地样品中多氯萘与多氯联苯呈正相关。

Xingyi Wu (吴星仪)#, Jianxi Yi (易建希)#, Su Zhang (张苏), Jianing Xin (辛佳宁), Yaqun Fan (樊亚群), Han Yan (严寒), Jun Cao (曹军), Yun Zou (邹韵), Shujun Dong (董姝君)*, Peilong Wang (王培龙)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湖南省兽药饲料监察所,广西壮族自治区饲料监测所,比利时列日大学

ARTICLE

Unveiling the Origin of Copper Accumulation in Plasma with Aging

揭示衰老过程中的铜累积机制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倩研究员团队针对衰老过程中的铜累积机制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高龄小鼠可能因营养感知失调,对铜的摄入需求异常增加,导致肠道中铜还原酶和铜转运蛋白的表达水平上升,从而促进外源铜的吸收。

Weichao Wang (王伟超), Dawei Lu (陆达伟), Hang Yang (杨航), Zigu Chen (陈子谷), Weibo Ling (令伟博), Shanjun Song (宋善军), Linyi Peng (彭琳一), Qian Liu (刘倩)*, Guibin Jiang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汉大学环境与健康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环境学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ARTICLE

Long-Term Grazing and Nitrogen Management Impacted Methane Emission Potential and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in Grazing Pastures

长期草牧和氮肥管理对牧场草地甲烷排放潜能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泰勒分校生物学系余日清副教授团队报道了“超过50年长期不同的畜牧牧食强度与草地氮肥施放方式处理对美国德克萨斯州东部牧场草地的甲烷排放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的牧食强度(载畜量)显著地提高了草地甲烷的排放量并增加了土壤内产甲烷古细菌丰度。具固氮能力的苜蓿草地(未施肥)比季度性施氮肥的黑麦草草地释放更高的甲烷。最低数量的产甲烷古细菌和最少的甲烷排放量出现在施氮肥,仅有低载畜量的黑麦草草地。

Maura Purcell, Jesse DuPont, Anil Somenahally*, Javid F. McLawrence, Cara L. Case, Prasanna Gowda, Nevada King, Monte Jr. Rouquette, Ri-Qing Yu*

University of Texas at Tyler, USA;Grazinglands Research Laboratory, USDA-ARS, USA;Texas A&M AgriLife Research Center, USA

ARTICLE

Associations of Ozone Exposure with Serum Biomarker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in Taiyuan, China: The Mediating Role of Metabolites

太原市臭氧暴露对急性心梗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影响研究:代谢物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首次探讨了不同滞后期O₃暴露对AMI患者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识别O₃暴露对AMI影响的特征生物标志物,并揭示其对心血管健康的潜在损伤机制;通过测量AMI患者的系统性炎症指标、凝血生物标志物等相关指标,评估O₃暴露对血液生物标志物的影响。最后通过中介分析探讨血清代谢物是否在O₃暴露对血液生物标志物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

Hong Cheng (成宏), Shengchun Wang (王晟春), Jiyuan Shao (邵纪元), Huiyu Gao (高慧瑀), Ying Wang (王颖), Furong Deng (邓芙蓉), Hui Du (杜惠), Jingyi Liu (刘静祎), Xia Du (杜霞)*, Xin Zhang (张昕)*

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康复科;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

ARTICLE

Burnt Plastic (Pyroplastic) from the M/V X-Press Pearl Ship Fire and Plastic Spill Contain Compounds That Activate Endocrine and Metabolism-Related Human and Fish Transcription Factors

M/V X-Press Pearl轮船火灾和塑料泄漏中烧焦的塑料含有激活人类和鱼类内分泌和代谢相关转录因子的化合物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海洋化学与地球化学系Bryan D. James助理教授等人通过对X-Press Pearl轮船附近海滩的烧焦塑料提取物的生物活性进行研究,发现烧焦塑料提取物能够显著激活人类和鱼类内分泌或代谢相关受体。这项工作揭示了不同物种对与烧焦塑料有关化学物质的特异敏感性。以上发现为指导长期监测工作、对泄露物质的危害评估以及对新兴全球污染物烧焦塑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Bryan D. James*, Alexander V. Medvedev, Lyubov A. Medvedeva, Elena Martsen, Kristen L. Gorman, Benjamin Lin, Sergei S. Makarov, Lihini I. Aluwihare, Asha de Vos, Christopher M. Reddy, Mark E. Hahn

Department of Marine Chemistry and Geochemistry, 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USA

ARTICLE

Association between Ambient Ultrafine Particles and Neurodevelopmental Delay in Preschoolers in Shanghai, China

环境超细颗粒物暴露与中国上海学龄前儿童神经发育迟缓间的关联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蔡婧副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赵岩副研究员联合同济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花静研究员团队报道了大气超细颗粒物暴露对学龄前儿童神经发育的影响。研究发现,超细颗粒物暴露与学龄前儿童神经发育迟缓的发生存在显著的关联,尤其是粗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的发育迟缓。

Mengxun Rong (戎梦寻), Yang Shen (沈洋), Yihui Ge (葛懿辉), Wenchong Du (杜雯翀), Haidong Kan (阚海东), Jing Cai (蔡婧)*, Yan Zhao (赵岩)* , Jing Hua (花静)*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0 阅读:1

科创中国

简介: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