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人最掉价的行为,不是抽烟喝酒,不是兜里没钱,而是不负责

亦乔读书娱乐 2025-04-15 04:59:10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挥手,作别西边的云彩。” 这句诗至今广为流传,它出自民国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的奠基人之一,是作家,是散文家,也是民国最有名的“渣男”之一。 他到底有多渣?为了爱情,他不惜抛妻弃子、抢夺人妻。 徐志摩年少成名,一生诗意浪漫,却饱受争议。 据说,他的表弟金庸多次在小说中暗讽他,如《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倚天屠龙记》里的卫璧,都被认为是渣男“表哥”的影子。 徐志摩的种种行为,恰恰是一个男人最掉价的表现:逃避责任、胆小怯弱、毫无底线。 1、逃避责任,自私冷漠伤害他人 1915年,徐志摩在父母的安排下,与门当户对的张幼仪结为夫妻。 张幼仪出身显赫,但仅上过3年学。 而徐志摩自幼才华横溢,眼中早已将她视作 “乡 下土 包 子”。 新婚之夜,他竟不肯圆房,两人在沉默中度过了一晚。 此后,他与周围的人谈笑风生,唯独对张幼仪冷若冰霜,数日不和她说一句话。 他们依然维持着婚姻的形式,但比陌生人还冷漠。 张幼仪怀孕后,徐志摩面露喜色,但并非出自即将为人父的喜悦,而是觉得传宗接代的任务已完成,因此毫不犹豫地前往英国留学。 这一去,便是3年。 在这期间,徐志摩仿佛完全忘记了张幼仪和孩子。 直到父母担心他在英国无人照顾,让张幼仪前往英国陪读,夫妻二人再次聚到一起。 可此时的徐志摩正追求林徽因,他对此事缄默不言,却又让张幼仪再次怀孕。 得知消息时,他无动于衷地要求张幼仪去流掉孩子。 面对张幼仪的拒绝,徐志摩竟然一走了之,连续半年多音讯全无。 怀着孕的张幼仪孤零零地留在英国,无人问津。 刘易斯在《巴比特》写过: “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 徐志摩最掉价的行为就是,既不离婚,又不承担责任。 他娶张幼仪是父命难违,传宗接代也是责任所在。 可在英国,他一边追求林徽因,一边让张幼仪再次怀孕,之后逼她打胎、离婚、玩失踪。 这种行为,绝非苦衷,而是逃避责任。 夫妻之间最深的伤害,往往不是歇斯底里的争吵,而是一方全心付出,而一方只顾自己。 2、胆小怯弱,依赖他人不敢担当 怀孕的张幼仪在英国孕吐严重,举目无亲,无依无靠。 而徐志摩却只委托人来提离婚的要求,连面都没露。 整整6个多月,张幼仪挺着大肚子,独自强忍着身体不适的折磨。 孩子出生后,张幼仪全身水肿,疼痛难忍,根本无力照顾一个婴儿。 当她好不容易出了院,却收到了徐志摩的信。 原来,他没勇气当面和她谈离婚,只好用一封信来掩盖自己在妻子怀孕生子期间的自私行为。 信中,他轻描淡写地告诉她,自己无法忍受没有爱情的婚姻。 既然如此,他为什么又要让她再次怀孕呢? 离婚签字时,徐志摩还邀请了四个朋友来壮胆。 正在坐月子的张幼仪只提出一个请求,就是让她先征求父母的同意。 可徐志摩连短短的几天都不愿意等,非要立刻马上离婚,甚至情急之下还说漏了嘴,因为林徽因马上就要回国了。 那一刻,张幼仪终于心灰意冷,她果断地同意了离婚。 《箴言集》里有句话: “怯懦者只有撒腿就跑的本事。” 遇事只会逃避的男人,撑不起一个家。 他们要么对问题视而不见,要么沉默不语,能把人气到崩溃。 关系出问题时,他们只知索取,一味拖延,幻想问题会自行消失。 但感情需要的是互相付出,而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3、毫无底线,纵容放任无限原谅 冰心说: “徐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的好处就得不着,女人的坏处就使他牺牲了。” 这句话,就是对徐志摩爱情悲剧的最好诠释。 徐志摩的好友王赓长期出差,将怀孕的妻子陆小曼托付给他照顾。 然而,徐志摩却迷恋上了陆小曼,疯狂追求她。 他甚至动用文坛好友劝说王赓离婚,以“君子有成人之美”来道德绑架。 最终,陆小曼打掉了孩子,徐志摩成功娶她为妻。 讽刺的是,婚后没多久,两人的生活就变成了一地鸡毛。 陆小曼奢侈挥霍,染上了大烟,还交了男朋友翁端午。 徐志摩却默许了这一切,甚至三个人共睡一张床。 为了支撑陆小曼的高额花销,徐志摩身兼数职,四处借钱,甚至为朋友介绍房产赚取佣金,但依然入不敷出,连出差时也只能坐免费飞机。 即便如此,他在家中的地位却日渐低下。 徐父为他送来人参补身,陆小曼却交代佣人将这些人参全留给翁端午。 徐父吃了冰箱里的火腿,陆小曼也大发脾气,说只有翁端午能吃。 徐父愤怒之下与徐志摩断绝关系,停止了经济支持。 胡适见状劝他离婚,但他深情依旧。 有一天,徐志摩与陆小曼吵架。 徐志摩的脸被她用烟竿砸伤,眼镜也被砸烂。 心情低落的徐志摩急匆匆赶往机场,乘坐免费的飞机参加林徽因的演讲。 然而,飞机不幸失事,年仅34岁的徐志摩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事发后,陆小曼不愿意去认领他的遗体,还是前妻张幼仪处理的后事。 面对不合适的感情,若懂得及时止损,或许就能避免悲剧。 《人间失格》里有句话: “若能避开猛烈的欢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 世间万物,皆有其度,倘若失度,则往往会过犹不及。 感情也是如此,一味纵容,毫无底线,只会伤了自己。 热情耗尽时,才发现,真心未必能换来回报,到头来,输得一败涂地。 写在最后 徐志摩最后的结局,就如他写的“轻轻地走了”。 他曾在《黄鹂》中写道: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 但它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他追求理想化的浪漫爱情,却在现实中伤人又伤己。 他将自己献给了诗歌与爱情,一边当渣男,一边当舔狗,彻底迷失了自我。 看完他的故事,只觉得惋惜不已。 他原本前途不可限量,却执着于小情小爱,在最好的年华里失去了生命。 他的人生,正如他诗中的黄鹂,短暂、美丽,飞过之后便消失不见,徒留回忆和遗憾。
0 阅读:5

亦乔读书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