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杨得志参加老红军聚会,未落座先说:咋敢,我在外面站一会儿

纪录暖冷人生 2024-11-05 09:54:05

1991年平凡的一天,北京举办了一场相当不平凡的聚会。

参加聚会的人都是新中国的开国功臣,曾担任过国防部长的,开国上将杨得志虽然那段时间身体状况不太好,但为与老战友们团聚,仍撑起身子前往赴约。

然而就在众人准备入席之际,杨得志却迟迟不肯坐下:“老师长还没来,我怎么敢坐呢!”

这位如此令他挂念与尊敬的老师长是谁?

杨得志生于1911年的一个普通铁匠家庭,自幼跟着父亲学习打铁。那时的他,以为自己今生今世都要与这滚烫铁水为伴。

后来打铁的生意难以为继,杨得志为谋生路,成为了一名煤矿工人。

那时正处国家危机存亡之秋,国内局势风云变幻,各种思想交相辉映,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如新生朝阳照亮全国。

一直心系家国的杨得志,随着时代洪流滚滚向前,尽管只是一名普通工人,他也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他在共产党带来的曙光中看到了希望,于是义无反顾的加入了共产党的救亡图存运动中。

自此他几乎参加遍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每一场战争,拉开了光辉人生的序幕。

井冈山上,他跟随工农革命军点燃星星之火;大渡河上,他奋勇前拼随红军完成长征的伟大历程;抗日战争中,他屡立奇功打跑日本侵略者;解放战争里,他身任司令员所向披靡将解放区连成一片。

就连建国以后的抗美援朝战争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都有杨得志的身影。

而在这么多年的戎马生涯里,最令杨得志难忘的要数他作为,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的场景。那位令他至晚年仍时刻挂念的老师长,便是他在那一时期结识的。

1935年5月,渡过金沙江来到四川会理附近的红军刚喘了口气,便又遭遇蒋介石派出的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这里地势复杂,地理状况复杂多变,唯一的生路便是渡过那水流湍急的大渡河。

然而那时正值河流汛期,水上无船,好不容易找来船工开船也只有小小的几只容量极其有限的船得以航行。

若是一上来就走桥更是行不通,因为大渡桥已经被敌人拆的,只剩下两条光秃秃的锁链,河对岸还有敌人修筑的阻击工事。

面对如此困境,负责指挥的师长李聚奎当机立断,命身任红一团团长的杨得志首先率先锋部队夺取安顺场,接着趁夜乘船强渡大渡河,打敌人个措手不及,打掉对岸敌人的防御工事,为后方队伍争取下过河时机。

事实证明,李聚奎的决策相当明智。

组建急先锋部队的消息一出,每个战士都争先恐后要作为敢死队员为后方队伍杀出一条血路。杨得志挑选了十七名家中牵挂少的青壮年组成“奋勇队”,是为名动三军的大渡河十七勇士。

河水流速飞快情势艰险,浪花裹挟着摇摇晃晃的小船艰难前行,船上的勇士随之摇摇晃晃,衣角都被打湿,但他们的心从未有过一丝动摇。

那一夜,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对岸的敌人根本就没想到红军竟真的敢在如此险境下强行过河,纷纷愣了神,当他们反应过来时,杨得志一行勇士已经渡了大半的路程。

在敌人把注意力放在勇士们身上,向他们射来枪林弹雨之时,李聚奎命神炮手赵章成直接将他们修建的防御工事给轰的粉碎。

有了后方火力作掩护,杨得志一行勇士势如破竹坚不可摧,直接跳上对岸将苟延残喘的敌人打的抱头鼠窜。紧接着,后方红军得以前行,这十七勇士为革命火种的延续立下一桩奇功。

后来大渡河十七勇士的英勇精神为世人传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敢于直面艰险勇往直前。

不过在勇士们背后做出,正确决策和科学部署的李聚奎却鲜有人提及。作为奋勇队队长的杨得志在回忆这场战斗时曾提到:“是战士们不怕死的牺牲精神促成了胜利,但李聚奎师长的英明指挥也是关键,他更是功不可没。”

杨得志敬佩李聚奎,虽然最后他的上将军衔被授予的更早,但李聚奎在他心中永远是值得尊敬的长辈,是指引他前行的榜样。

因为李聚奎的一生,同样充满光辉。

他比杨得志大了六岁,家中本是湖南安化的农民。在那个人人自危朝不保夕的年代里,身处底层的农民日子过得尤为辛苦。

他们受尽世间万种压迫,一年到头勤勤恳恳却仍食不果腹,过着难有尊严的艰苦生活。

李聚奎家世代务农,日子一年比一年辛苦,一年比一年难吃上饱饭。但家里人仍是咬紧牙关砸锅卖铁,将李聚奎送往私塾学习文化知识。

要摆脱贫穷,就要走出这一亩三分地,而于他而言要想走出这一亩三分地,增添学问是唯一能想到的途径。

在那段时间里,懂事的李聚奎整日寒窗苦读,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了书本上。同时为了减轻家人为他交学费的负担,他也会出去打零工,做庄稼活。

不过他并不是完全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于国家正面临的大变局,对于破碎的山河和人民的苦难,李聚奎时常陷入沉思。读书的确有用,但对于当下国家的危急局势而言成效太慢,他已经长大成人,实在不想继续这样苟安于一隅。

所以李聚奎并没有把读书这条路走到底,与杨得志一样,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他选择了弃笔从戎投身于工农革命军的救亡图存运动中,为国家和人民挥洒鲜血。

1928年,李聚奎参加湖南平江起义,并在同年成功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随后,他跟随着党奋勇杀敌,也与杨得志一样几乎参加遍中国近代的每一场战争,并且都在其中屡立奇功,为党的胜利立下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李聚奎和杨得志,是在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时候相识的,二人信念一致,志趣相投,互相敬对方为英雄。李聚奎欣赏杨得志的勇猛精神,视其为麾下一员左膀右臂式的虎将。

杨得志敬佩李聚奎的领导头脑,视其为激励自己前行的领路恩师。

0 阅读: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