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一些所谓专家在诟病中国防疫措施时,总是拿美国苹果公司举例,瞧瞧,苹果的生产线,都搬到印度去了。很多中国网友对此也深信不疑,特别是郑州的富士康出事儿之后。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每年9月,苹果都会在其充满未来感的硅谷园区发布新款手机。几周后,由苹果供应商雇佣的大批季节性工人组装的数以千万计的新型号手机,将从中国的工厂运送至世界各地的顾客手中。
美国科技巨头苹果通过天衣无缝地穿梭于世界两大经济体而成为全球化时代最赚钱的公司,从iPhone每年有条不紊地发布新手机,便能一窥究竟。最近,苹果位于中国中部城市郑州的iPhone工厂周边地区暴发疫情,促使当地官员上周下令封锁七天。因此,该公司最近表示,将无法生产足够的手机来满足假日季的市场需求。
近二十年来,中国一直是苹果公司的重要支柱。从2001年的iPod开始,中国的代工厂一直在为这家美国科技巨头生产着该公司90%以上的产品。而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也催生了中国庞大的中产阶级,从而为苹果产品提供了规模可观的消费群体。苹果营销收入的五分之一来自中国市场。
但是,中美两国间的贸易争端以及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让这种"两全其美的商业模式"渐渐失去风采,即以中国低廉的成本去生产美国设计的高科技产品。
其实,这不仅仅是疫情的原因,中国经济的转型,也正在改变这一切,那就是中国已经不希望依靠“血汗工厂”来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在中国沿海地带,工厂的生产成本,几年前就提高了。一些品牌的生产线转移到东南亚的新闻,早已经是旧闻了。
苹果产品的主要生产伙伴和硕、富士康最近宣布,为了顺应印度政府推出的激励计划,他们会将iPhone的一部分生产活动转移至印度。目前印度境内生产的iPhone只占总量的3%,不过这一比例很快就会提升至5%。
作为苹果的主要合作伙伴,和硕和富士康部分移往印度的举动被广泛视为企业界对中国防疫政策的预案。目前,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危害较小,各国都在逐步恢复正常的经济生活。
现在,中国也正在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宽松防疫政策,那么苹果的生产线,也只能是部分迁到印度。技术研究公司“康特波因特研究”的分析师杰夫·菲尔德哈克表示,放松对新冠的防控措施,可以让苹果填补部分供应短缺,并满足部分需求,但该公司在这个假日季的销售仍将受到影响。
印度能从中受益吗?最近,郭明錤预测明年富士康在印度生产的iPhone数量将实现同比增长150%,而中长期目标是 "印度造iPhone的全球占比将达到40-45%"。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高级分析师 Ivan Lam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鉴于中国拥有庞大的配套供应链体系,将苹果生产线移往印度和越南,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些供应链不仅涉及制造商,也涉及零部件供应商。如果你附近没有零部件供应商,那么在印度建立苹果生产线就很困难。富士康今后仍需要向印度运送零部件,因此在当地扩大生产规模可能并不划算。
Ivan Lam还表示,印度还需要掌握生产iPhone等高科技产品的专业技能。富士康在中国拥有数以百万计的熟练劳工,而印度只有数万人,更何况富士康还在中国的设备更新方面投入了大笔资金。
苹果很难摆脱与中国的关系。该公司花了20年时间与制造伙伴合作,依靠该国庞大的供应商网络建立了巨大的工厂。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产品中添加了更多来自中国的零部件,并因为低廉的价格受益。
因此,印度能从中受益的说法,只能是西方媒体的一种臆想。
地缘政治的影响中国的防疫政策,并不是导致苹果改变其在华经营战略的唯一原因。毕竟,现在中国的防疫政策正在根据最新的情况而改变。
中美之间旷日持久的贸易战,都令苹果公司不得不对其生产基地的选择进行重新考虑。但是,即将到来的中美高峰会晤,又给两国关系带来转机。
上个月,美国商业部实际上叫停了苹果公司同中国存储芯片制造商长江存储科技公司的原配件供货协定。这明显是美国政府在敲打苹果公司。
苹果公司已经意识到,是地缘政治在决定商业模式,而不是商业模式决定地缘政治。供应链中暗藏的诸多风险因素已经给企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这就是美国的做派,为了政治目的,不惜损害企业的利益,以及中美经贸合作带来的美好前景。
中美不可能脱钩,苹果也离不开中国美国银行苹果分析师莫汉认为,苹果不会在短期内同中国"脱钩"。
他说,苹果间接给中国带来了很多工作岗位,并且同地方及中央政府关系密切,因此我们认为,在中美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苹果仍会逆流而上,毕竟过去几年当中,苹果也在逆境中取得了成功。
苹果公司只是中美经贸交流的一个缩影。
由此也看得出来,中美不可能脱钩,苹果也离不开中国。
这也是拜登团队急于促成中美高峰会晤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