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撬门点灯:发的是倡议书,干的是强制活

曼柔说趣事社会 2025-02-07 03:14:35

山西一街道要求商家春节 24 小时开灯。

商家拒后竟然被强行开锁进店开灯。

说是为了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

营造春节年味氛围。

第一次听说春节的年味。

是要靠一片灯光营造出来的。

01

最近,山西大同鼓楼东街的岳先生遇到了一桩糟心事。

2月3日晚。

他闭店回家后接到了一个电话。

让他回到店里来把灯打开。

岳先生表示闭店了,便拒绝对方要求。

谁知对方态度强硬。

说你不营业了也得开灯。

还说是全市统一规定。

如果不来开的话。

就会进去开。

以为是恐吓的一句狠话。

没想到过了 10 分钟。

岳先生查看店内的监控。

竟然有几名身穿反光制服工作人员撬开了门。

并开了灯。

动作粗暴。

大门上的锁给剪断,第二道门的地锁被损坏。

门板也已经被撬得变了形。

岳先生马上报了警。

但之后没有了反馈。

02

后来岳先生在网上曝光了此事。

引发网友讨论。

很多网友觉得这个规定毫无意义。

并且觉得工作人员的做法非常不妥。

典型的滥用职权。

随着舆论的发酵。

当地街道回应说。

确实有亮灯要求。

之前就下发倡议书。

要求商家从除夕到正月十五的 17 天内。

每晚 18 点到次日凌晨 6 点。

商铺屋内屋外都要留灯。

目的是为了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

为了让整体亮起来给游客看。

额......

那竟然明明是倡议,怎么变成了强制执行?

况且,凌晨三四点还有多少游客在街头欣赏商铺店内亮灯呢?

不仅增加商户的成本,也毫无实际意义。

这种面子工程到底是在取悦谁呢?

在空无一人的店铺长时间开灯。

万一发生火灾安全呢?

能理解大过年,山西大同文旅想给游客留下个好的印象。

但明明可以选择用更文明的方式要求商户开灯。

比如:给商户报销电费。

然而,他们却选择了最野蛮的方式。

这种命令式亮灯背后的思维逻辑。

折射出了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

为了完成指标,营造视觉上的繁华。

不惜强制商户执行。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今年小品《花架子》。

03

《花架子》围绕着新任雷镇长和秘书访谈百姓而发生一桩桩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其中有一幕。

为了迎接检查。

餐馆内的规定更是荒谬至极。

灶间不能有明火、不能冒烟。

于是热气腾腾的饭菜被方便面取代。

你看,像不像极了山西大同的撬门点灯事件。

只重形式、不顾实质的做法。

艺术来源于生活。

生活又比艺术更精彩!

最后,希望某些权威的管理者。

应该要像小品说的台词一样。

「多和百姓在一起,多听听基层真实声音,多自己动动手,不要老是一张嘴,才是真正了解天机!」

小品结尾,饭店老板开心说道「咱以后踏踏实实开火做饭。」

结局圆满。

希望现实的老百姓们也能被关注。

安安心心开门做生意。

注:文章图片素材皆来源于网络,有侵删

0 阅读:0

曼柔说趣事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