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签订《马关条约》时,日本代表说出此话,后来却成为中国名言

历史可以很好看 2018-01-22 12:23:44

19世纪后半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发力,迅速成为了崛起中的亚洲列强,地小人多土地贫瘠的日本,扩张侵略邻国成了其不二选择的国策。通过在朝鲜和黄海战场上,对垂暮之年的满清帝国予以沉重打击,迫使这个沧桑的帝国第一次被做了上千年“小弟”的日本逼到了谈判桌上。

日本虽然打了胜仗,但其在战争中消耗了巨大的资源,可以说是倾举国之力才险胜满清的,因此日本抓住这次在马关进行的议和谈判而向满清最大化的争取利益。《马关条约》清方的谈判大臣是满清的谈判常客李鸿章,他刚开始一贯抵制割地,不断的进行外交公关,拜会各国使节企图利用他们的势力对日本进行有力量的干涉,可没一个国家的使者愿意答应他的诉求。日本的代表首相伊藤博文气焰十分嚣张,强势要求满清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尤其对台湾“志在必得”。

此时日本方面以“若不割地,战争将不会停止!”为谈判筹码,满清当局吓得直哆嗦,因为当时日本陆军已经打到旅顺,海军直抵塘沽。此时,满清皇族为了保全自己在北京城的利益,下令答应日本提出的割地要求。通过5次正式谈判的《马关条约》,日本最终“艰难”的从满清手里割走了台湾和辽东半岛。

条约签订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舒了一口气,有点好奇的问到满清代表,“之前俄国跟贵国打仗,远没有此次战争对贵国造成的影响大,为何他们一提出索要外东北大片的领土,你们立马就答应了?”只见满清代表不以为意的回复道,“那地方不过是一片不毛之地。“”祖宗之地,当寸土必争!“伊藤博文走时撂下了这么一句话。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对手的这句话似乎成为了我们保家卫国的至理名言。从中印反击战,对越作战,珍宝岛抗击苏联,西沙岛礁驱逐越南······中国的全体官兵,全国上下无一不是在应验那句话!“祖宗之地,寸土必争”,现在的中国再也不会重蹈满清的覆辙!

1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