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务员考试的持续升温,热门专业的评判标准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今,那些不利于报考公务员的专业,很难再被视作优质专业。在就业领域,文科专业相较于理工科专业,往往处于劣势。张雪峰老师曾建议,有意向考公务员的文科生,可以考虑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或者法学类专业。因为在历年公务员考试中,这两个专业的录取人数相当可观。正因如此,汉语言文学和法学这两个专业的价值大幅提升,甚至被人们称作“汉皇法帝”。然而,现实总是充满变数。4年前,那些为了考公务员而坚定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今年准备参加国考时,却遭遇了沉重打击。他们发现,可报考的岗位数量远不及预期。在近4万个岗位中,部分学生经过筛选后,竟找不到一个能报考的岗位。
“汉皇法帝”已然成为历史?2025年国考热门专业排名出炉,汉语言文学仅位列第四。公务员考试中,每个岗位都有着明确的报考条件,只有完全符合标准的考生才有资格报考。只要有一丝不符合要求,就会被淘汰。就算在资格审查阶段侥幸过关,政审环节也会原形毕露。当下,考生们最为头疼的便是专业限制,此时此刻,他们才真切地体会到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
在今年的国考中,汉语言文学和计算机这两大曾经的热门专业,都不再是最受青睐的。经济学类专业以压倒性的优势独占鳌头,招录人数多达1.5万。证监局、发改委以及财务系统等部门,都对经济学类专业的学生求贤若渴。会计学类专业紧随其后,排名第二,总计划招录人数也超过了8000。该专业的学生可以报考税务局、审计局以及各地财政局。对于没有背景的普通学生而言,进入银行、证券部门或许并不容易,但今年考公务员却极具优势。
既能处理技术问题又能应对理论知识的计算机类专业,今年在国考中只能屈居第三,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招录情况相差无几,总招录人数都在7000人左右。不过,不同地区的招录规模差异极大,有些地区甚至几乎不招聘该专业的学生。法学专业也并非如想象中那般热门,招聘规模在6800左右,排名第五。此外,招聘规模相对较大的专业还有金融学、统计学、工商管理类、电子信息类和数学类专业。考生们纷纷感慨,看来选择专业不能只着眼于当下,还得结合自身兴趣和优势,以不变应万变。毕竟形势变化莫测,谁也说不准四年后哪些专业又会成为热门。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不必灰心,省考才是你们大展身手的主要舞台。计算机、法学等专业的学生即便无法参加国考,还能通过校招获得广阔的就业机会。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则不同,如果不能考上公务员,就业机会将会大幅减少。除了考取教师资格证成为语文老师,就只能选择考研,或者从事文员、编辑、助理等基层岗位工作,很难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实际上,公务员考试除了国考,还有省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报考方向是“文字综合岗”,该岗位在国考中招录人数较少,而在省考中优势才会得以彰显。考生可以先选择符合条件的岗位报考,积累考试经验,等到省考时再全力冲刺也来得及。如果实在没有符合条件的岗位,也可以考虑三不限岗位。今年国考的三不限岗位仅有22个,共提供25个名额,但报考人数却数以万计,竞争异常激烈。只要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就不建议报考三不限岗位,除非别无他法,才值得放手一搏。
国考报名时,认真填写资料是提高报名成功率的关键。在国考报名期间,不少考生因为资料填写错误而未能通过资格审查。有些考生反复修改,结果仍然不合格,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每年都有因为不了解报名流程、不会选择岗位而被淘汰的学生,实在令人惋惜。
报考的首要步骤是下载岗位信息,然后筛选出自己能够报考的岗位。除了地域和学历因素外,专业才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有些岗位对专业范围有着严格的限定,只有特定的几个专业可以报考;而有些岗位则只规定了专业大类,该大类下的所有专业都具备报名资格。考生不能仅仅局限于本专业,还应关注专业大类,这样或许能发现更多可报考的岗位。此外,务必牢记,学生所学专业与公告中要求的专业必须完全一致,一个字都不能有差错。如果对此存在疑问,可以向辅导员或者招考部门咨询,切不可不懂装懂,随意填写。
公务员考试竞争异常激烈,学生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应当全力以赴,切不可抱着无所谓的心态“试试看”。这样不仅浪费报名费,还会耽误宝贵的时间,错过更为重要的秋招或考研机会。今日话题:对于国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缩招的现象,你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如果你喜爱这篇文章,欢迎分享与收藏!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