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大学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这两所高校均为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其中,中国民航大学坐落于天津市,是天津市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同时也是天津市“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及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高校。而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地处四川省,拥有德阳与成都两个校区,属于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高校以及四川省高水平大学。这两所院校在航空领域皆实力不凡,堪称佼佼者。中国民航大学简称中航大,素有“中国民航人才的摇篮”之美誉;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简称中飞院,被称作“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在民航界皆颇具影响力。那么,当把这两所大学放在一起比较时,究竟哪所大学的实力更为强劲呢?
办学实力对比机构排名:部分网友对机构排名存在质疑,认为排行榜上的名次是大学花钱买来的,这种观点过于片面。实际上,无论哪家排名机构,都注重自身的权威性与长远发展,并非一锤子买卖。他们在对大学进行排名时,会参考各大学的相关数据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最终才得出排名结果。国内有两家颇具声誉的排名机构,分别是校友会和软科。在软科排名榜单上,中国民航大学位列第282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位居第421名;在校友会排名榜单中,中国民航大学排在第379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则处于第409名。从排名顺序来看,中国民航大学的位次相对更靠前。办学规模:中航大校区占地面积达2969亩,全日制在校生约2.9万余人。该校拥有东丽、宁河两个校区,以及辽宁朝阳、内蒙古呼伦贝尔、新疆石河子三个主飞行训练基地,配备110余架各类飞行教学训练飞机和20多架机务维修实习飞机。中飞院占地面积广袤,达19000多亩,全日制在校学生约2.8万余人。其设有德阳广汉、成都天府两个校区,建有5个飞行训练分院、5个训练基地,管理运营着5个通用和运输机场,拥有20种型号共计383架初、中、高级教练机,40台飞行模拟机和练习器,以及500多台各型航空发动机。由此可见,就办学规模而言,中飞院更为庞大。硕博点数:中航大拥有14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以及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而中飞院尚无博士点,仅有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硕士点和博士点数量方面,中航大占据绝对优势。优势学科:中航大的飞行器运维工程、航空安防管理是民航特色且全国独一无二的本科专业,此外,安全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数学等学科均为其优势学科。中飞院的交通运输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入选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王牌专业:中航大拥有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及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别为交通运输、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技术;中飞院有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即飞行技术、交通运输。校友会对这两所大学的专业评估结果显示,中飞院有1个专业被评为七星级,即飞行技术,8个专业被评为六星级,包括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信息与计算科学、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适航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飞行器制造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中航大则有2个专业被评为五星级,分别是飞行技术、交通运输,8个专业被评为四星级。校友会给出的这一专业评估结果着实令人意外,中航大的专业实力看似不如中飞院。
就业质量对比两所大学均毫无保留地向社会公开了就业信息,中飞院甚至连2024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都已公开,而中航大尚未发布2024届的就业信息。中航大:该校在校生涵盖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以及专科生。2023届毕业生总计7158人,其中研究生毕业生991人,本科毕业生4588人,专科毕业生1579人。本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约为92%,其中博士研究生为100%,硕士研究生为96%,本科毕业生为90%,专科毕业生为92%。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形式为签协议/合同就业,占比66.91%,境内外升学占比23.81%。从就业地域分布来看,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北京市,占比16.04%,其次是广东省,占比15.03%,以及上海市,占比12.00%。从就业行业领域来看,中航大毕业生的就业行业特征显著,81%的毕业生流向民航相关单位,如航空公司、维修单位、机场、研发制造、民航局、空管局等,约19%的毕业生流向非民航相关单位。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企业是中航大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研究生毕业生中,45.54%流向国有企业,23.21%流向事业单位;本科毕业生中,60.24%流向国有企业,20.18%流向民营企业;专科毕业生中,66.18%流向国有企业,26.91%流向民营企业。毕业生流向的重点单位包含中国南方航空、中国国际航空、中国东方航空、海南航空、春秋航空、深圳航空、上海吉祥航空、中国商用飞机、山东航空、北京飞机维修工程、厦门航空、四川航空、浙江长龙航空、元翔国际航空港、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广州飞机维修工程、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新疆机场(集团)、深圳市机场、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等。在中国薪酬网发布的《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榜单上,中航大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9706元,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78位。中飞院:2023届毕业生中有硕士生、本科生和专科生。其中本科毕业生共4720人,就业人数为3681人,有176人选择攻读研究生,应届本科生的就业率为81.71%。在选择就业的毕业生中,超过8成的毕业生在航空业就业,其中近6成左右在航空公司就业,如川航、南航、国航、东航等,其次,7.65%的毕业生就业于空管局,如中南空管局、华东空管局、西南空管局、西北空管局等,7.15%就业于机场,分布在川、粤、沪、浙、京等地,3.69%就业于民航局直属单位,3.16%的毕业生在航空维修领域就业。此外,约15%的毕业生流向非航空领域就业。从地域流向来看,毕业生主要流向成都,占比约21%,其次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从行业分布来看,71.2%流向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单位性质来看,53.2%的毕业生流向国有企业;从职位来看,81.6%的毕业生从事工程技术人员或者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在中国薪酬网发布的《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榜单上,并未出现中飞院的名字,这表明中飞院毕业生的薪酬未进入全国高校200强。有人称中航大和中飞院的毕业生能100%就业,这种说法主要针对订单班学生。例如,中航大面向云南、四川、新疆设有订单班,这些班级的学生由当地航空公司委托学校定向培养,毕业即可就业,可谓一个萝卜一个坑,100%能落实工作。中飞院也存在类似的订单班。
录取分数对比这两所大学实力相当,然而在报考时往往只能二选一。接下来以山东省为例,看看山东的考生和家长是如何抉择的。两所大学的飞行技术专业属于提前批次录取专业,需经过专门且严格的招飞流程进行招生,在此暂不分析该专业,重点探讨其他普通类专业的录取情况。本科招生专业数量设置:2024年,中国民航大学在山东省设置了18个本科招生专业,而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在山东省设置的本科招生专业多达31个,数量是中航大的两倍有余。各分数段本科专业数量- 录取分数线超过590分的专业,中航大有1个,中飞院同样有1个。- 录取分数线超过580分的专业,中航大有8个,中飞院仅有1个。- 录取分数线超过570分的专业,中航大有17个,中飞院有2个。- 录取分数线超过560分的专业,中航大的18个专业(占比100%)均在此列,中飞院仅有6个,占比19.35%。考生报考热度最高的10个专业中航大:工科试 验班(中外合作办学,中欧航空工程师)594分、飞行器运维工程585分、工科试验 班(智能与计算机)582分、工科试验 班(智慧空中交通管制)581分、信息安全581分、统计学(民航大数据)581分、航空安防管理580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580分、应用气象学(航空气象)579分、信息与计算科学578分。中飞院:公共事业管理(二次志愿)590分、应用气象学(机场气象预报、航空公司气象分析)574分、工商管理(二次志愿)565分、交通运输(空中交通管制、飞行签派、航行情报)563分、大气科学561分、导航工程(导航应用与规划、空管保障设施)560分、交通工程(机场管理与工程)559分、交通管理(机场运行管理)556分、飞行器动力工程(飞机发动机维修)556分、航空航天工程(直升机维修工程)556分。考生报考热度最低的5个专业中航大:工科试 验班(电子信息与电气自动化)574分、工商管理类(航空运输管理)573分、交通管理(飞行运行管理)572分、工科试验 班(航空航天)572分、工科试验 班(民航安全与应急类)569分。中飞院:网络空间安全532分、消防工程529分、公共事业管理527分、应用心理学525分、市场营销522分。
2024年山东省的特招线为521分,中航大和中飞院在山东的招生专业,录取分数线均超过了特招线(一本线),这表明山东省的考生和家长对这两所民航大学颇为青睐。不能简单地认为哪一所大学存在“捡漏”机会。毕竟民航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以及无数乘客的人身安全,无论是飞行员、乘务员,还是机场维修员、数据统计员等,其工作都至关重要,容不得丝毫马虎与懈怠。不过,高考成绩能够超过特招线(一本线)的考生,智力水平通常较高,在大学学习专业技能时也具备一定能力,所以我们可以放心乘坐航班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