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唯行:試論中國畫之色彩

美术人王唯行 2024-12-27 09:16:55

中國畫之用色,迥異於西畫,蓋因古人不尚光影強弱、冷暖之變,所繪物象若恆處陰霾之中,既無明確光源,亦無投影之跡,全然散光之態。是故,國人所重,唯物體之固有色,而不究環境光色之影響。於觀念之中,色彩無須繁復,但求合於陰陽五行之色相,即金木水火土之象徵色也。

五行與色彩之對應,源於古之哲學五行之理,每一元素皆有其象徵之色。金為西方、秋季,象徵收穫、成熟與清潔,故色尚金、白;木為東方、春季,象徵生長、活力與起始,故色尚青、綠;水為北方、冬季,象徵寒冷、靜謐與潛在之力,故色尚黑、藍;火為南方、夏季,象徵熱情、光明與轉化,故色尚紅;土居中央,四季之交,象徵穩定、滋養與平衡,故色尚黃、棕。

由此,中國畫之常用色,不過五行之色系:白色系有金粉、銀粉、鉛粉、蛤粉等;青色系有空青、扁青、曾青、白青、沙青、花青等;綠色系有石綠、孔雀石、銅綠、沙綠、槐花等;赤色系有朱砂、朱標、銀朱、胭脂、紅花、赭石等;黃色系有石黃、雄黃、雌黃、土黃、藤黃、生梔子等。且國人用色,偏好原色,不喜調合之間色,即便用之,亦多通過罩染之法。所謂「隨類賦彩」,不過是將不同類別之物象,以有限之色彩予以區分而已,並非追求視覺之真實再現,難以做到所見即所得。

然觀中國畫之精妙,尤在色彩配置之合理。於統一色調之下,點綴各色,而非一味“隨類賦彩”。甚至有以朱砂繪綠竹,以墨色繪綠葉紅花者,全然背離“隨類賦彩”之原則。然文人墨客,猶嫌用色之俗,以其近生活,有煙火之氣。故減之又減,僅以赭石、花青二色,調和畫面陰陽。終至連此二色亦棄,單以墨色為之。他們認為,墨分五色,足以表現筆墨之陰陽五行關係,且更能彰顯筆墨功力。此即文人水墨畫之由來也。

文人畫者,追求筆墨精神之極致,倡“以書入畫”,重“筆法千古不易”。由此,水墨技法得以空前發展,產生無數經典之作。排斥世俗色彩之表現,與院體畫、工匠畫分道揚鑣,形成中國獨有之繪畫風貌。

材質:80年代紅星棉夾+80年代上墨榮寶齋定版

尺寸:六尺四開

0 阅读:0

美术人王唯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