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亲美派默茨赢得大选,上台就变脸,呼吁欧洲摆脱美国争取独立

星揽史说 2025-03-01 16:26:42

德国大选尘埃落定,默茨当选新总理。

此话一出,不到24小时,中方代表团已然启程前往德国。

此前一直“对华强硬”的默茨,为何刚上台就变了态度?

默茨对美态度大反转

2月23日,德国联邦议院选举的帷幕终于缓缓落下。

默茨领导的联盟党以微弱优势击败了执政党社民党,赢得了组阁权。

默茨的当选,并非偶然,作为联盟党的领袖,他长期被视为默克尔的接班人,备受党内外的期望。

在赢得大选后,竟然迅速调整了对美国的态度,犹如换了一个人般。

默茨毫不避讳地疏离美国,呼吁德国乃至整个欧洲要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尤其是在核武器保护的问题上。

他甚至公开质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认为欧洲应该建立起独立的防务体系,自主掌控自己的命运。

这一言论,显然与他过去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瞬间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默茨对美态度,发生了如此戏剧性的转变呢?

归根结底,这源于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对美国单边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和愤慨。

近年来,美国在诸多国际事务上,尤其是在乌克兰问题上,经常绕开欧洲,直接与俄罗斯谈判。

让身为利益攸关方的欧洲国家深感不安和失望,美国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对它们利益的一种漠视和伤害

更令德国愤怒的是,美国还频频对欧盟征收惩罚性关税,德国引以为傲的汽车工业首当其冲,遭受重创。

这无疑是在德国经济的心脏上狠狠地捅了一刀,让德国人倍感屈辱和愤慨。

在此情况下,默茨敏锐地意识到,过去那种以美国马首是瞻的跨大西洋关系,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

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桎梏,束缚了欧洲的手脚,限制了欧洲的发展。

为了打破这个桎梏,默茨计划联手法国,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强化欧洲的自主性。

他希望欧洲能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博弈中,谋求独立自主的地位,不再受制于人。

然而,能否真正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实现欧洲的战略自主,仍然存在诸多变数和挑战。

毕竟,美国在安全防务和能源供应等关键领域,仍然是欧洲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

欧洲要在这些问题上实现自主,绝非一蹴而就,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

默茨的对美政策,恐怕很难一刀切,更多的将是在平衡中前行,在博弈中寻求突破。

默茨执政下的中德关系

与此同时,这位新任德国总理对中国的态度,可谓复杂而微妙。

一方面,默茨似乎对中德经贸合作持积极态度,认为这是大势所趋,互利共赢。

在他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会面中,默茨表达了发展对华关系的强烈意愿。

他甚至特意提到,德国联盟党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非常感兴趣。

愿意与中方携手并肩,推动德中合作迈上新的台阶,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默茨还特别强调,德国支持深化德中、欧中合作,愿意为化解欧中摩擦发挥建设性作用,充当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这些表态,无疑给人以积极的信号:德国新政府对于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持开放和欢迎的态度。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就在默茨当选后不到24小,中国贸促会就火速组织代表团访问德国,推动双方工商界的交流合作。

这无疑是中方对默茨当选后,中德关系发展前景的一种积极回应。

然而,另一方面,默茨对华态度中,似乎也存在着一些消极的因素,犹如一根刺,隐隐扎在中德关系的心头。

他甚至主张要减少关键领域对中国的依赖,提高德国经济的独立性。

这种言论,显然与默茨当选后表达的合作意愿形成了一定的反差。

究其原因,这既与默茨所属的保守派政治立场有关,也反映出德国国内不同政治势力对华看法的分歧。

而另一些重视经济发展的势力,则更看重与中国合作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把中国视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伙伴。

当然,我们也要意识到,中德关系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

两国在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等方面存在着客观差异。

这些差异有时会导致一些误解和摩擦,成为阻碍双边关系发展的绊脚石。

随着默茨的执政大幕拉开,德国内外政策走向何方,中德关系又将迎来怎样的新局面,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然而,默茨执政之路绝非坦途,他面临的内政外交难题,恰似一道道艰巨的考卷,等待这位新科总理去谨慎应对。

默茨执政面临的难题

默茨执政之路,首当其冲的便是组阁难题。

尽管默茨领导的联盟党在大选中力挫群雄,成为第一大党,但并未获得绝对多数。

这意味着他们无法单独执政,必须与其他政党联合组阁。

这个看似华丽的联盟,内部却隐藏着深刻的利益分歧和意识形态鸿沟,犹如一个五味杂陈的大杂烩。

执政初期,默茨恐怕将疲于协调各方,调和不同政党之间的矛盾。

难以在短时间内推出高效的政策,这无疑会影响到德国的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

更棘手的是,德国国内的难民问题和社会稳定风险,如同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

大选期间,默茨曾信誓旦旦地承诺要强硬处理难民问题。

这为他赢得了不少选票,特别是对难民问题不满的保守派选民。

倘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引发社会动荡,激化矛盾,也将动摇联合政府的根基,甚至可能导致政府倒台。

在对外关系上,默茨誓言要带领德国摆脱对美国的依赖,重新赢得欧洲的主导权。

但是,这一目标能否真正实现,尚存在很大的变数和不确定性。

美国总统特朗普虽然祝贺默茨当选,但话里话外,都在特意强调:

这或许是在委婉地牵制默茨疏远美国的政策取向,提醒默茨不要忘记美国的重要性。

对于中国而言,默茨上台后的对华政策走向,同样需要审慎判断。

要知道,默茨对华态度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德国自身利益的考量,中国是最佳选择之一。

但这并不意味着,默茨会在所有问题上都与中国保持一致。

相反,在人权、意识形态等问题上,默茨可能会延续此前德国政府的一些做法,对中国保持批评和施压。

结语

默茨上台后,就想着让欧洲自己当家,可这事儿做起来并不容易。对待中国,他的态度也是忽冷忽热,让人捉摸不透。在国内,他要忙着组建政府,还要处理难民这些麻烦事,在国际上,美国那边也不好对付。以后德国会往哪儿走,中德关系又会怎么发展,这就需要时间来检验了。

参考文献:

1.极目新闻-2025.2.24-《赢得德国大选 默茨发声:欧洲应摆脱对美依赖》

2.上观新闻-2025.2.24-《德国胜选政党领导人默茨:吁欧洲“团结”,争取欧洲防务“独立”》

3.观察者网-2025.2.25-《伍慧萍:默茨非常亲美,但德国被特朗普逼着强调“独立”》

0 阅读:0